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17-03-09崔红丽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混合素质

崔红丽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广州 511450)

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崔红丽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广州 511450)

在互联网时代,应对社会转型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核心,借助慕课平台,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混合教学模式线上学习灵活自主的特点、线下课堂教学师生角色的变化、学习中互动交流的过程、学习内容的及时针对性等都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素质培养; 慕课; 混合教学模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下,传统的高职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经济转型的需要。2015年10月教育部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计划》旨在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改革也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核心目标来推进。

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 “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成长成才已成为新常态。自2012 年起,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的全新教育理念与方式——慕课,开始席卷全球。从2013年起国内诸多知名高校纷纷加盟国际慕课平台。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开始借助慕课平台开展教学改革。慕课作为在线教育,和传统课堂相比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种种弊端如辍学率高、学生实际应用情况和效果也不乐观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则结合了传统教学与慕课教学的优势,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新常态下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 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

思政课传统教学课堂一般都是大班教学,主要以教师说教为主,现在的95后大学生对这种被动灌输式教学非常不感兴趣。他们生活在网络时代,资讯发达,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对传统说教式课堂从内心是非常抵触的,容易造成抬头率不高,往往埋首于手机之上,教学脱节。而且由于一般都是大班教学,人数太多,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往往很少。教师即使设计了互动教学的环节,由于参与人数少,学生的依赖心理严重,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动力。混合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说教内容主要在慕课上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自学。课堂上则主要是结合社会热点联系所学理论展开交流和探讨,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权和主动权,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二) 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不同于慕课

慕课作为近年来大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具有传统课堂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主要靠在线完成,具备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有翻转课堂可以在线下答疑解惑。学生完全可以靠自觉完成课程的学习。但是慕课也有一些弊端例如学习完全靠自觉,很多学生坚持不到底,有些时候只是随机播放完成进度,学生却没有真正在听。此外慕课主要由十分钟左右的微课组成,容易造成知识碎片化,学生很难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翻转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也只能解决少量学习困惑。混合教学模式则大大增加了翻转课堂的课时,基本上是与慕课学习同时进行的,这样有利于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

(三) 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综合了传统教学和慕课的优势

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实行每周线上学习2学时,线下课堂2学时相结合的形式,综合了传统教学和慕课学习的优势,同时又避免了传统教学和慕课学习存在的弊端,更符合学生学习需要,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自己的时间在线上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又能在线下课堂中在教师的带领下,及时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有的放矢地及时引导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并对慕课中的知识点存疑的部分再做进一步的深入讲解。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在线上互动中及时答疑解惑。

二、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素质的培养

基于慕课基础上的混合教学模式虽然还处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但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强大的优势,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符合教学改革的目标的。

(一) 线上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

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拥有的重要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根据需要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任何创新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线上学习方式相比课堂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95后”学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熟悉网络操作,而且身边都有移动智能上网设备,每天利用手机、电脑上网获取资讯、联络感情、享受休闲娱乐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方式,所以对于线上学习他们是非常习惯也很乐于接受的。特别是由于线上学习高度的灵活性,不受时空的限制,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让他们可以利用各种碎片、边角时间就能完成学习。线上学习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和接受能力,自主控制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完成学习任务和习题测试,有利于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更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克服大班额教学一刀切的弊病。

(二) 线下学习中教师学生角色地位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由于基本知识点都在线上学习中完成了,教师在线下课堂中就可以不用重复这一过程,而把主要时间和精力关注于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及研究理论与社会热点、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传统课堂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纯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混合教学模式的线下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最好在开始下一次课之前就提前布置学生准备或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所需的资料和信息。在课堂上可以采取案例分析、社会热点讨论、辩论,主题演讲、专题制作、社会调查、人物采访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活学活用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95后”学生大多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思维活跃,信息丰富,愿意在课堂活动中主动展现自己,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敢于对不同意见提出质疑,因而线下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三) 学习过程中的及时互动和观点碰撞,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线上学习完全是学生主导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讨论区随时提出,其他学生和老师都可以给予解答。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结合社会热点,不定期发布话题引发学生讨论。通过这种及时方便的线上交流方式,学生的问题意识会不断被激发,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新知识、新观念得以生成和传播,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在线下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变成他们阐述个人观点、展示个人才华和表达独特思想的主阵地。课堂上不再有死气沉沉的说教,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挑战去创新。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既从同学搜集制作的学习成果中学习,也能从同学们所展示出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中学习。平等包容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也能够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知识和大道理的重复讲解以及和社会现实学生实际的脱节是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的主要原因。实际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暴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来自老师的具体指导,需要有人为他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因为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理论,在线下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联系最新发生的社会热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探讨,逐步解决他们的困惑和疑问。教师需要及时追踪和注意搜集社会热点,结合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学会从纷繁庞杂的观点和声音中分辨主流和甄别真伪,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不再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关注现实的习惯,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不断激发他们独立自主解决自身问题的创新能力。

三、以慕课为基础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技术问题

线上学习依赖智能设备和网络速度,技术问题解决了,学生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方便有效。教师在开展混合模式教学中,遇到的最多问题是技术问题。有些学生视频看了五六遍还不能跳到下个视频,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自然心有不悦。有些同学在观看时有卡住现象,也容易影响学习的流畅和连贯。有些同学参加考试时考试不能弹出来,以至于没有及时参加考试等。这些技术问题有些通过更换浏览器得到解决,有些是通过更换电脑或询问老师同学帮助解决。技术问题需要学院不断优化改善网络设备和技术人员提供随时支持来解决,否则会影响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

(二) 学习的进度问题

教师根据上课进度有规律地发布线上课程、各章练习和测试,并及时告知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为线下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以学生学完线上内容为假设的。大部分同学非常自觉,能够有规律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但也总是有少数同学比较懒惰,习惯拖延毫无计划,有些甚至积压到期末才一起学习,这样的被动学习难免影响学习效果,使线上学习流于形式。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关注线上学生学习动态,适时提醒,及时督促,逐步引导,对个别同学甚至要特别关注,不断强化他们的自觉性,以便最终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 学习的效果问题

线上学习因为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在观看时很容易分神,需要教师在录制微课时尽量使内容丰富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请技术人员在后期制作中添加适当的视频和画面,来增加内容的可看性。学生线上学习时往往对学习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好,听过后印象不深刻,所以重要知识点就需要教师在线下课堂上,通过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线下课堂的教学活动也要注意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教学目的,不能流于各种活泼热闹的形式,而忽略了理论的提升和引导。课堂活动要注意发挥每个同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否则课堂很容易变成少数活跃学生的主战场,其他同学则乐得省事而只充当吃瓜群众的角色。

(四) 师生互动问题

在线上的讨论区教师可以发布话题及时了解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反馈。学生也可以随时就学习和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发起提问,这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师发布的话题切忌空泛,要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最好能和新近发生的社会事件联系起来,满足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和需求。对不同观点的碰撞,教师也不用直接表明态度,而应该尽可能发动其他学生,通过探讨而获得更清晰的认知。对学生的回答和遇到困惑,教师应该及时给予点评和解决,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关注和重视的,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提问的学生过多,逐个互动对教师也是一定挑战,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设置助教或请学生助手来帮忙。教师也可以把同类问题归纳后在线下课堂上予以回应,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是被看到和能够得到解决的,这样才不会影响学生主动思考和发声的积极性。

在网络信息时代,随着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基于慕课基础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尝试。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通过积极探索不断革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总结提炼更有利于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应该成为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1] 吴晓芳,陆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9-11.

[2] 王彦威.慕课模式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5(35):107-109.

[3] 徐岩.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6(3):56-59.

[4] 王晚英.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120-122.

[5] 郭巍巍.基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184-186.

[6] 丁翠娟.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探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79-83.

G434;G712

A

1671-4733(2017)06-0022-03

2017-07-12

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新常态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GDGZ15Y047)

崔红丽(1974-),女,河北冀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生科学、高校德育,电话:13392640239。

猜你喜欢

理论课混合素质
混合宅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混合所有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