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二级督导工作探析

2017-03-09王如荣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督导员院系督导

王如荣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高职院校二级督导工作探析

王如荣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教学督导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监控和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二级院系督导是适应学校内涵建设新形势下督导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是对校级督导工作的补充和延伸;构建和完善二级督导工作机制有利于落实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主体责任,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以从学科业务的角度,对教师教学进行督察、评价和指导;但当前的高职院校二级督导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难以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结合作者管理督导工作体会及对类院校的了解,指出院系督导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从二级督导体制建立、队伍建设及作用发挥等方面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高职院校; 二级督导; 存在不足; 改进策略

继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4]19号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后,教育部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中既肯定了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成就,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质量有待提高;要求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督导工作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相对于领导检查的行政压力、同行评价的勾心斗角、学生评价的个人喜好,教学督导评价更为客观公正,督导员能够毫无利益约束和个人顾虑,结合自身从教多年的丰富经验,从业务知识和教学技能等方面精准地给予指导、帮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本文将结合作者管理督导工作体会及同类学校的情况,讨论院系督导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从二级督导体制建立、督导队伍建设及作用发挥等方面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一、二级督导界定及定位

二级督导是由各二级院系按照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有关要求建立的督导队伍,成员一般应由二级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构成。二级督导职责与侧重全校性教学督查和专项环节调查分析的校级督导不一样,其是在二级院系的领导下,以督教为核心,兼顾督学、督管,深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全面监督院系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风、学风,积极向院系反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应坚持“以督促导、根本在导”的原则,多与教师交流,提出中肯建议,帮助教师成长,达到“督查严格、指导科学、帮助诚恳、评价中肯”的要求。因此,二级督导工作是二级院系落实教学质量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

二、二级督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多数学校的二级院系建立了二级督导队伍,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开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但通过分析其工作开展情况及效果,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 二级院系重视不够

受传统办学模式影响,二级学院领导质量意识不强,落实办学主体责任还不够。表现在院系教学工作还停留在完成学校教务处下达的教学任务安排上应付教学检查的现象。因此,尽管院系建立了二级督导队伍,但由于领导重视不够,认为教学督导是学校的事情,二级院系不愿意花人力、精力去做,造成二级督导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工作敷衍了事。督导员对自己的工作更是难以定位,工作难以把握,听课完全是走过场、逢高兴,有些督导甚至未深入课堂听课,把听课表交教师自己填写。

(二) 人员配置不足

部分院系由于新进教师多,去除担任校级督导员及参与领导干部听课的干部外,剩余能担任二级督导的人员数量较少;有的院系由于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技能竞赛及质量工程建设等任务繁重,院系领导重心在这些出成绩的任务上,主观上不愿意把骨干教师抽出来担任二级督导。这样一来院系二级督导配置不足,实现全覆盖听课、人才培养全过程监控的难度大,造成一些教学环节监控缺失,形成教学监控盲区,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 业务水平与高职教育教学要求脱节

一些院系聘请了“半退休状态”教师担任二级督导员。所谓“半退休状态”就是业务无提升打算,感觉职称无上升可能,便放弃业务钻研,安于现状,等待退休。这些人员虽然有责任心、能按要求认真做事,但由于“半退休”的状态使得他们不愿意紧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也不愿意钻研教育教学方法,教学上还是老一套,甚至不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就更不要说参加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了,造成其自身教育教学方法及知识储备与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严重脱节。这样的督导员参加督导工作,不仅难以给予教师精准指导,往往所讲的话还容易留下诟病。

(四) 作用发挥不够

二级督导的职能更侧重于对教师的业务指导、多与教师交流、帮助教师成长,评价相对次要,其工作要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环节。事实上,很多二级督导工作还是传统模式,只进行日常听课,课堂上教师教学包检查也比较马虎,督导工作流于形式,不乏有走过场现象。恰恰忽略了对实验实训环节、毕业设计环节、定岗实习环节及学生学习效果等人才培养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检查、指导。

工作方式简单,督导员未能融入教师中,没有以同行或兄长的身份从关心帮扶的角度,诚恳地与教师交流、探讨,不能精准地指出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及提出中肯的建议。这样造成教师不愿意与督导交流,更不愿意听取建议,产生抵触心里,严重削弱了督导的作用。

三、构建完善二级督导的对策

院系二级督导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二级督导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建立和完善二级督导制度

制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二级督导工作面临着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二级督导工作制度,引导、约束及规范二级督导工作,切实发挥二级督导在教育教学中监控作用,使得人才培养各环节有监控、有改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PDCA循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建立和完善二级督导工作制度,院系要在学校质量管理部门出台的《校级督导管理办法》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二级督导管理办法,明确二级督导队伍规模、职责、待遇及考核办法,规范二级督导工作程序,引导二级督导员自觉坚持“以督促导、根本在导”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其次,学校质量管理部门要制定《二级督导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强化对二级督导工作的量化考核或等级评定。再次学校将二级督导工作的缺失纳入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办法》中进行追究;对二级督导员发生的教学事故,连带追求相应院系管理人员及领导的责任性教学事故。同时,对二级督导工作好的院系也要有建立明确的奖励措施,在学校对院系的目标考核中,给予一定加分。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约束院系自觉组织开展好二级督导工作,使得院系和督导员不光要重视二级督导工作,还要清楚二级督导工作的考核方法,更要知道工作失误或者未完成会有相对应的教学事故认定,做到奖惩分明。

(二) 建成一支能力强的专兼职督导队伍

二级院系把二级督导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建成一支能力强专兼职结合的二级督导队伍。院系积极动员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参与二级督导工作,作为兼职督导员;同时聘请院系退二线领导、刚退休教学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专职督导成员,他们对教育事业和学校充满热情,有充裕的时间来开展工作。院系加强对二级督导的组织领导,由二级院系一把手或分管教学领导担任二级督导组长,把松散的成员变成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一支队伍。

院系自觉执行二级督导管理办法,并按照有关制度加强督导员工作考核,结合工作业绩,设置与业绩相适应的分档课时单价,兑现待遇,充分体现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督导员的工作既要表彰又要惩罚,对工作好的督导员要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或有失误的督导员要多提醒,仍然不改进的,要按制度进行问责,否则影响的是整个院系的督导工作。

(三) 扎实开展二级督导的学习交流

院系积极搭建学习机会,促进督导员业务知识更新。一方面可以采取把督导人员按其专业分配到各教研室,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确保他们业务水平能够胜任督导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邀请督导员参与院系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及实验室建设研讨,甚至具体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等环节,既可以为督导员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也可以发挥他们的才智,听取他们对工作建议,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此外,院系积极组织督导员参加院系内有关教学工作的会议,使得督导们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他们在督导工作中,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效果。

(四) 创新方式发挥二级督导作用

督导工作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院系要制定全覆盖的教学督导工作计划,以日常听课和配套教学资料及教学条件检查为主,兼顾毕业设计、定岗实习及期末试卷等环节的专项检查,做到不留监控盲区。日常听课既要听理论课也要听一定数量的实验、实训课程,让教学督导工作覆盖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全面检查、收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督导员要转变工作方式,承担起指导责任。二级督导员本身业务水平比较高,与院系教师的专业相近,既能发现教师授课中存在问题,又能给予精准的指导。二级督导员必须转变工作方式,少批评、多交流,提出合理化、专业化的建议,倾听教师的心声,帮教师把建议、意见带上来,真正达到“督查严格、指导科学、帮助诚恳、评价中肯”的要求。必要时,院系可以聘请督导员与教师结队,采取一对一、全过程的帮扶措施,促进教师的业务进步。

建立督导信息反馈机制,注重教改联动。院系要把教学督导工作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建立督导信息反馈机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院系一把手要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存基础”的理念,定期召开督导会议,听取建议意见,分析问题根源,狠抓整改落实,在院系内实现教改联动,构建教学质量提升的PDCA循环。

总之,高职院校办学要坚守“质量是生命线”的原则,认清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要常抓不懈、落细、落小、落实。二级院系应自觉承担起教学质量的主体责任,要以抓铁有痕的决心抓质量;要深刻认识到二级督导是院系抓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二级督导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因此,院系要建立健全督导工作制度、信息反馈及教改联动机制,着力解决工作不实、效果不好的问题,创新举措,引导教学督导工作深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一个高效、完善的督导体制,必将造就一支高效的督导队伍,必将为院系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提供坚强的保障。

[1] 李慧.试论高校教学督导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14):41-42.

[2] 刘文锦.浅论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二级教学督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30(3):369-371.

[3] 徐丽.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基于二级教学管理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31):85-88.

[4] 彭东黎.探析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层面教学督导机制的构建与运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6):52-55.

[5] 胡善菊.刍议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制度构建的关键环节[J].教学评论,2015(3):23-25.

G717

A

1671-4733(2017)06-0060-03

2017-07-18

王如荣(1980-) 男,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从事督导工作,电话:15652870582。

猜你喜欢

督导员院系督导
感染防控督导员长效管理机制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社区督导员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南宁市基层结核病督导员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及耐多药结核病管理态度调查
山东肥城:建立机关党建联络督导员制度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