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初探

2017-03-09邵明颖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心理学校园文化院校

邵明颖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6)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初探

邵明颖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6)

在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体制中,高等职业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方法和路径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课题;随着高职生源的变化,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急需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与之相适应;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积极心理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办法,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积极心理学; 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 心理体验

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新常态的特殊时期,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技术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对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人都会进入到一线的技术产业当中。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这就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不仅需要从学生的能力出发,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给予高度的关注,因此,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是一个新的视角,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新的领域发掘新的方法,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走向科学化、系统化、人性化。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在最近几年当中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其出现之后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00年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在这篇论文当中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对幸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同时在研究的过程当中采用的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与流程,并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同时对人类所存在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必要的研究,着眼于人们的综合发展。在上个世纪30年代所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实就是积极心理学的前身,并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相关的研究几乎被完全中断,而在战争结束之后,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都集中在精神类疾病的治疗以及战争创伤的治疗,人们对于积极性的研究机会被逐渐遗忘。在进入到新世纪之后,由于经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火热开展起来,从而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而对人性的积极性具有更高的了解,因此,心理学家逐渐开始对人的积极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在积极心理学当中积极情绪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二、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从目前阶段我国社会的基本情况来看,发展是社会的主流趋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到社会当中必然需要进行不断的发展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与社会进步的需求[2]。因此,在学生在校期间,就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增强学生应对各种发展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可以获得不断进步的发展。

(一) 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积极心理学当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同时强调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的对自己的潜能进行挖掘,从而使得自己所具备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使得幸福感得到有效的增强。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在进行学生管理之前必须要做到的一点就在于“目中有人”,需要确立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理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建立起师生平等对话的重要机制,从而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反思,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不断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二) 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在积极心理学当中个体的积极心理体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倡导个体需要对心理活动当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必要的探索,同时还需要对积极心理的形成规律进行必要的研究,从而使得自我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可以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前进。目前阶段的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基本模式,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在心理体验方面的发展,在引导学生的过程当中需要采用一种潜在的方式,同时还需要注意实践的艺术性,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必要的影响,让学生乐于参与到相关的活动当中去,最终使得学生可以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3]。

(三) 关注学生潜力的挖掘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个体具有较大的潜力,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需要以一个积极的视野去对个体的心理活动或者行为进行探索,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固有的强大潜力,并最终促进学生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如果不能有效的对自我的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与激发,则无法实现有效的成长[4]。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即将面临着从学生向社会的转变,大部分的学生可能并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转变,因此就需要采取一种非强制的措施,使得学生从中可以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的应对各种挑战,并掌握解决自我问题的具体方法。

三、现阶段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对学生成长目标的关注程度不够

目前阶段大部分的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当中,往往都是从问题出发,制定出具体的管理措施,这种管理措施往往具有强制性,对学生进行较为严格的约束。许多学校都加大德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强调在学生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以规章制度为依据,并对细节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还会采用处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制管理,从短期来看这种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并没有对学生的成长给与高度的关注,与现阶段的学生培养要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5]。如果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当中采用完全相同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管理,不从学生的个性以及综合发展的角度出发,则无法有效的将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有效的调动出来,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 对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不够,学生活动倾向于程序化

在学校当中学生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重要方式,而在活动的过程当中愉悦感与快乐是最基本的积极心理体验,在学生活动当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当中领悟到一些积极的心理与思想。目前阶段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当中都会开展一些学生活动,但是大部分的学生活动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都是遵照德育工作的具体标准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开展的,从而有利于德育工作的考核,在进行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学校并没有积极的倡导学生成为真正的体验者,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也无法有效的体验出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因此,对于学生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 对学生评价具有单一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强

当前阶段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当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都是采用较为单一的形式,即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虽然目前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实现了评价方式的改革,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纳入到学生的考核范畴当中,但是这种考核方式本质上还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考察,同时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也存在着较大的漏洞[6]。而且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的过程当中也重点关注于学生所获得的证书,而对于职业素养的关注程度相对较少,这就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生管理策略研究

(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目前阶段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采用寄宿制,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而校园文化则是校园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建立以鼓励为主,惩罚为辅的管理制度。校园制度是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校园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管理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人性化发展,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当中,需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尽量采用一些鼓励制度,而少用惩罚制度,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我价值,从而发挥积极心理的作用。

第二,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学校的精神文化一般在校训当中都具有明确的体现,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校训的力量,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并将这种校园文化积极的覆盖到校园生活的全方位当中,从而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感知这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实现积极的成长。

第三,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衔接。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衔接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为了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衔接,可以在专业实践中引进企业文化,或者让学生积极的走进企业当中进行实习,感受到企业文化[7]。

(二) 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挖掘自身优势

在积极心理学当中,自我评价强调了学生需要从客观上公正的看待自我,这也是促进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基础,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有效的对自我的优势进行挖掘。

第一,通过积极的自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所谓的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在任务或者工作的某些特征而产生的一种较为积极的行为倾向。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高考当中曾经受到过一定的挫折,同时在学习能力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相对较为懒散。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管理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团委、学生会、学生处的力量举办各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调动起来,让学生可以真正的深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同时在校园生活当中还可以利用宣传栏、教室的公共区或者校园网进行榜样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动机。

第二,通过学生的自我调节强化自我成长的意识。所谓的自我调节是指个体可以通过某些防御措施或者采用特定的应对策略,使得自我的主观幸福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建议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关注于学生的实际技能,同时还需要关注于学生的核心素质,并为学生构建一种高度较高,但是可以达到的目标体系,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三) 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成长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需要不断的进行经验的积累,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发挥积极的情绪并发挥自我潜力,但是人际关系会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因此,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是寄宿,但是寒暑假基本都是在家度过的,同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关系对于学生的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需要高度关注家长教育,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QQ群等方式形成家校联合教育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家庭关系。而在校园生活当中学校需要引导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在日常的课堂当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得到尊重。平时的日常管理中,学生管理工作者还需要积极的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去,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另一方面对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进行必要的关注,解决矛盾。最后,学校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建构起自己的社会关系,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必要的锻炼,对于其未来全面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面对新时代新特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要更新理念,开拓新的路径和办法。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从主客体两个层面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从积极的个体心理到积极的外在环境充分肯定了积极心理学在学生工作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论文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最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三个方面研究了积极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希望能对现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1] 崔元慧.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56-59.

[2] 周燕.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途径——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6):59-61.

[3] 赵辰欣.浅谈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心理建设——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11):43-46.

[4] 李亚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由治未病KY3H理论说开去[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33-36.

[5] 李自维,张维贵.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探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调查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6):119-121.

[6] 李群,岳晓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8):13-17.

[7] 刘四军,陈霖,陈其煌,等.利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6):543-545.

G717

A

1671-4733(2017)06-0052-03

2017-05-09

邵明颖(1981-),女,江苏徐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电话13585396891。

猜你喜欢

心理学校园文化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