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前肉羊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7-03-09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2期
关键词:养羊业养羊肉羊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长、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目前肉羊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张英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长、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肉羊市场总体疲软

我国是养羊历史悠久的国家,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养羊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但是,从2014年初出现小反刍兽疫开始,连续两年多市场疲软,活羊价格下降,羊肉价格降低,造成饲养繁育羊赔钱。虽然目前活羊价格有所上升,但大多数肉羊场还是艰难度日。

我国肉羊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是主要生产区域从牧区转向农区。1980年,排在羊肉产量前五位的是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和甘肃五大牧区省份,其羊肉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9%,2015年已下降到30%。目前,除新疆和内蒙古的羊肉产量在国内仍位居前列以外,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黑龙江等几大农区省份的羊肉生产均已大幅度增加。

二是养殖方式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以往我国传统牧区养羊主要是以草原放牧为主,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廉,但随着草地载畜量的逐年增加,很容易对草地资源造成破坏,随着人们对羊肉的需求增加,牧区已不能满足。舍饲既是发展优质高档羊肉的有效措施,也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快肉羊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是千家万户分散饲养正在向相对集中方向转变。在农村特别是在中原和东北,羊的饲养规模已经出现了逐步增大的趋势,饲养规模在百头以上的养殖户和养殖小区的数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万只甚至几万只的规模化羊场。

四是绵羊、山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

五是草场单位面积畜产品产值较低。我国的天然草地资源辽阔,天然草场和草山草坡仍然是我国饲养绵羊、山羊的主要放牧地。过去由于长期超载,加上滥垦、乱挖和鼠、虫害的严重破坏,草原沙化严重。近些年由于禁牧舍饲政策的实施,草场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但随之也带来了养羊成本的增加和草场质量的变化。

六是饲养管理体系还不完善。牧区大多处于靠天养畜状态,冬春季饲草缺乏在很多地方还很严重。农区饲料单一,饲养成本高。不合理的营养状况严重地阻碍了羔羊育肥产业,致使营养代谢病不断增多,也极大地影响了羊肉的产量和品质。

七是科学研究相对滞后。科学研究滞后于生产,阻碍了该产业全面、稳定的发展。就目前情况看,羊相关研究如羊品种培育,杂交技术体系,繁育技术,饲喂技术,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技术明显滞后,没有起到科技先行之目的,影响了羊产业化的发展。

八是养羊投资增加。由于养羊业有广阔的投资前景、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产业基础,近几年一些大型国内外企业和资本市场给予关注,并大量投资进行养羊业生产,这些企业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高,发展目标明确,资金雄厚,发展速度很快。部分企业延伸了产业链,从饲草饲料的种植直至产品精深加工和熟食研发,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但大部分企业受市场和技术等的影响,进一步发展的思路还很迷茫。

九是部分假羊肉充实市场,羊肉知名品牌未能占领消费市场。虽然企业在养羊行业内已成为知名品牌并树立了典型和值得推广的发展模式,但缺乏与终端消费市场的对接和合作,优质的产品不能快捷高效地走入主流商超、餐饮系统,消费者也难从鱼龙混杂的产品中找寻知名品牌企业的优质产品,导致很多优质品牌和产品不能占领市场,难以实现优质优价。假羊肉的生产也影响到羊肉市场的消费。

十是进口羊肉价格优势明显,影响国内市场价格。2015年我国进口羊肉的到港价格约为30元/千克,而我国自主生产的羊肉批发价格为50元/千克,可见进口羊肉的价格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市场流通环节,进口肉与本土生产的羊肉没有明显区分,市场价格混乱,对国内养殖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也影响了我国羊肉的市场价格。

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策略

一是加快发展肉羊和肉毛兼用羊。为顺应日益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很多国家的绵羊业生产方向已由过去的单纯的毛用改为肉毛兼用或完全肉用。在我国多数地区的生态经济条件下,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适应世界养羊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市场对羊肉日益增长的要求,大力发展我国的肉用羊或肉毛兼用羊。可引用国内外优良的肉羊品种公羊(绵羊、山羊)与当地绵羊和山羊进行经济杂交或轮回杂交,利用杂种优势生产肉羊,积极推广羔羊育肥技术。在生态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和单位,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选育,培育出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生态条件的早熟、高产、多胎和抗逆的专门化肉羊新品种。

二是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羊。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羊,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确保我国养羊业的持续发展。在条件较好的农村牧区,在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支持农牧户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养羊业,特别是走集约化、标准化发展肉羊业的道路,生产无害化产品,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

三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目前我国虽然在肉羊良繁工作上取得一定进展,但对全国肉羊生产来讲,肉羊的良种繁育体系尚未形成,因此,今后我们工作的重点仍应放在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上。根据我国现阶段肉羊生产现状和联合育种技术的需要,良种繁育体系应重点抓好原种场、种羊繁育场的建设,并结合杂交改良,积极推广羊人工授精技术,加快羊人工授精站的建设,大力推广优秀种公羊的使用面。

四是积极开展饲草、饲料的加工利用。舍饲养羊要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在满足羊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饲料成本。应充分利用好国家粮改饲政策,科学利用全株玉米青贮等。

五是加强疫病的防治。在提高饲养繁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增加单产量的同时,应加强和完善疫病防治工作,加大对常见疫病的预防治疗,尤其要把养羊业中的常见和季节性疫病预防作为重点工作,以保障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六是加强品牌意识,打造国内知名羊肉品牌。我国羊肉需求量巨大,但至今为止市场上让消费者熟知的羊肉品牌仍寥寥无几,目前规模化企业通过逐渐打造全产业链生产和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等多重方式从源头保障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因此产销链条要高效地进行对接,通过不断培养企业品牌意识,打造终端市场中的知名品牌可以使产品得到优质优价和更好的市场空间。

七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紧紧围绕肉羊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研究利益机制,鼓励企业、实体组织牵头发展农合组织。可以以龙头企业或养殖大户为核心组建成立。在形式上,可以是养殖型的,也可以是加工型的,还可以是流通型的。目的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八是确保羊肉安全生产。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羊肉生产上必须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确保上市羊肉安全可靠,万无一失。应研究肉羊产业安全生产的各项配套技术,建立肉羊生产和肉产品的相关标准,确保生产符合标准的优质高档羊肉产品。严禁有害添加剂的研究与使用。

九是争取国家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肉羊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像对奶牛和生猪一样给予重视,为肉羊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调动养殖肉羊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养羊业养羊肉羊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肉羊养殖新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
河南省养羊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湖北省农村养羊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