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民市食品微生物检验调查研究

2017-03-09刘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不合格率肉制品致病菌

刘静

辽宁省新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新民110300

新民市食品微生物检验调查研究

刘静

辽宁省新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新民110300

目的为提高食品安全、保障食品质量,避免食源性疾病,对市场、食品加工厂的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新民市各种类型食品进行抽样,并依照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测定该次所抽样的10 580件食品,对食品中菌群、菌落总数等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进行判断。结果食品微生物检查中肉制品、饮用水、冷冻产品、膨化食品检查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5.90%、80.39%、70.14%、73.93%;饮用水、冷冻产品、膨化食品菌落总数检查不合格率较高,分为11.81%、26.02%、16.69%;而大肠杆菌中肉制品、冷冻产品不合格率较高为10.01%、11.27%;同时致病菌中冷冻产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0.36%、肉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0.24%。结论通过对新民市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发现肉制品、饮用水、冷冻产品、膨化食品存在安全隐患较大,相关卫生监督机构需对这类食品尤为关注,同时因加强此类食品生产、加工的规范管理,从根本上避免感染。

微生物;致病菌;食品安全;菌群总数;检测

食物是人类获取营养的重要来源,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饮食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对家庭、国家以至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行业快速,食品种类日益丰富[1]。而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仅要有好的口味,同时对其营养价值、成分对人体是否有损越来越重视,但近几年食品问题不断出现,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苏丹红鸭蛋等都是影响比较恶劣的事件,食品安全已逐渐成为全民关注点[2]。微生物感染是食品污染主要发生因素,为避免食物中毒等安全问题出现,保障人民食品安全,新民市疾控中心对食品加工厂、市售的食品进行抽样微生物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新民市市区、城镇的农贸市场、食品加工厂、超市中,有代表性、适时性的食品进行随机抽样,其中包括21种类型的食物,如肉制品、乳制品、果蔬饮料、生食果蔬、水产品、婴幼儿食品、淀粉制品、食用油、膨化食品、饮用水、酒类产品、糕点以及保健食品等共获得10 580件样品,将所得样品送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微生物检验科对食品进行检查。

1.2 观察指标

对所抽取的样本中致病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其中致病菌包括有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该次检查所有过程均按照国家《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进行检测,对所得结果按《食品卫生国家标准》进行评估,所有检测者均为专业人员,经过岗前培训有操作经验,同时检测所用仪器、试剂、培养基均在检测之前进行检定为合格。同时在样品采集过程中所有采样人员均为经过培训且合格人员,微生物采样需为无菌操作,为避免二次污染所有样品采样后均放入保温箱中,后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食品微生物检查合格情况统计

在食品微生物检查中肉制品、饮用水、冷冻产品、膨化食品检查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5.90%(1 266/1 668)、80.39%(1 246/1 550)、70.14%(585/834)、73.93%(465/629),具体见表1。

表1 食品微生物检查合格情况统计

2.2 食品微生物检查菌群、大肠杆菌检查

其中饮用水、冷冻产品、膨化食品菌落总数检查不合格率较高,分为11.81%、26.02%、16.69%;而大肠杆菌中肉制品、冷冻产品不合格率较高为10.01%、11.27%,具体见表2。

表2 食品微生物检查菌群、大肠杆菌不合格

2.3 食品致病菌检出情况统计

该次抽样检查有3例冷冻产品中发现蜡样芽胞杆菌,所占比例为0.36%,4例肉制品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为0.24%。

3 讨论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工业迅速发展,食品安全关注程度以及其影响度越来越高,但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该次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新民市食品质量现状,通过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对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分析,为提高食品安全提供依据[3]。目前食品微生物检查多对食品中致病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进行检查,其中大肠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通过对其进行检测来评估食品是否有致肠道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判断食品被粪便污染程度[4]。而菌落总数则通过检测食品中所含细菌菌落个数,来判断食品安全性,若食品菌落总数较高,表示食品会加速腐败,同时近几年临床较为倾向于使用致病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

该次研究发现在食品微生物检查中肉制品、饮用水、冷冻产品、膨化食品检查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5.90%、80.39%、70.14%、73.93%;同时对食品菌群总数、大肠杆菌以及致病菌进行检测,发现饮用水、冷冻产品、膨化食品菌落总数检查不合格率较高,分为11.81%、26.02%、16.69%;而大肠杆菌中肉制品、冷冻产品不合格率较高为10.01%、11.27%;同时致病菌中冷冻产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0.36%、肉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0.24%。有结果可知饮用水、肉制品、冷冻产品、膨化食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可以推测这与当地食品生产厂家条件、设备、工艺流程以及包装、消毒等有关[5]。同时在对致病菌检测时发现肉制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此菌广泛存在与自然界中,人、动物排泄物,空气、水等中均可见,此菌若进入人体会导致肠毒素,从而出现食物中毒,同时此菌会破坏机体中白细胞、巨噬细胞,引发肠炎等疾病,我们推测可能由于生产、加工人员有局部化脓性感染、呼吸道疾病,或肉质来源有病变、化脓,以及肉制品高温杀菌不完全[6]。在该次检查中也发现存在蜡样芽胞杆菌,此菌为条件菌,其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且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均有感染可能性,此菌若大于103 CFU/g会造成机体中毒,引发腹泻、腹部痉挛、呕吐等。同时有研究表明食品一旦被此菌感染,一般不易在烹饪中被杀死,其在126℃条件下90 min内不会被破坏,因此在检测时需尤为注意[7]。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民市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发现肉制品、饮用水、冷冻产品、膨化食品存在安全隐患较大,相关卫生监督机构需对这类食品尤为关注,同时因加强此类食品生产、加工的规范管理,从根本上避免感染。

[1]范一灵,冯震,钟玮,等.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核心区微生物污染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事,2014,28(6):586-590.

[2]周蕊,邹建宏,白瑶,等.我国食品工业微生物菌种使用情况调查[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6):108-112.

[3]范文平,赵宏大,谢文,等.药品检验中微生物数据偏差的实验室调查[J].中国药师,2015,18(11):1974-1977.

[4]彭俊,杨淞,王珏,等.昆明市西山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26(1): 74-76.

[5]周虓,胡瑞林,邢丽萍,等.2011-2013年呼和浩特市售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4,8(7):422-423.

[6]王亚宾,王三虎,陈丽颖,等.动物性食品检验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31-58.

[7]巴哈提古丽·马那提拜,王艳萍,陈瑞花,等.乌鲁木齐市部分餐饮企业冬夏季餐饮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6):2565-2568.

R155

A

1672-5654(2017)01(c)-0052-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3.052

2016-10-29)

刘静(1970.12-),女,辽宁新民人,本科,主管检验师,从事微生物检验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不合格率肉制品致病菌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分析
苏丹将扩大牲畜和肉制品出口市场
低钠肉制品的开发研究进展
低温肉制品研发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烤肉制品的油脂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其过氧化值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