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发收割机”的花样骗术

2017-03-09程盟超

畅谈 2017年2期
关键词:保健品骗子维权

程盟超

当任何一个与社会脱节者都可能成为图谋对象时,静静等待时间完成对一代老人的淘汰无疑是最残忍的,这意味着骗局稍一更新换代,就能让下一代人也陷入同样境地

95岁的山东老人李伟民每日固定服用29粒保健品,共計10种。每种都告诉他有明确“功效”:纳豆“治疗”心脏病,蜂胶针对糖尿病,虾青素则抵抗血栓。

他的家里有一间“药房”,整个房间被保健品的盒子塞得无处落脚。

2003年至今,他购买过196种保健品,花费近百万元。

他使用一张“保健品用量表”,提醒自己按时服用那些神奇的胶囊。“要是不列表,都记不清啥时候吃。”

2014年至今,山东济南的律师王新亮和他的同事已为7000多位老人提供过免费法律服务,服务对象是以各种方式吃亏上当的老人,也因此接触了千家万户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有老太太把留给孩子买房的90万元投入非法集资,一度想自杀;有半个村的老人被同一个骗子卷走了全部拆迁款。

2016年7月,王新亮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成立了老年人防诈骗维权服务中心。

“在骗子面前,老年人比鱼肉还容易宰割。”他对记者感慨。

“爱心团队”

行骗者宰割老人的主要道具,是“真心”和耐心。

曾有老人找王新亮维权。他们参与每天签到,听“幸福课”免费送礼的活动,

签到第7天,“幸福课”的美女主讲人宣布要送大家价值80元的营养品,但希望每人交80元钱“买真心”,次日再将钱退还,很快,十几个老人冲上台交钱,气氛随即活跃。第二天,老人们也真的收到了包着80元的红包。

200元,500元,1000元……此后,老人们交的“真心钱”水涨船高。有老人在主讲人的手机里看到她磕头的照片。她很“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前几天在济南的千佛山上磕了999个头,乞求叔叔阿姨健康长寿。不少老人当场掉了眼泪。

签到第57天,将要送出价值3980元的玉石锅。老人们掀起了一波交钱热潮,有的老太太带来老伴证件抢了两份,还有人因来得晚,央求工作人员再“施舍一份”遭婉拒。

活动最后,主讲人宣布次日是国庆节,团队要放长假,约定假期后再见。此后,“爱心团队”消失。玉石锅不过是网上售价100多元的大理石锅。

王新亮对这种案件非常头疼。因为“骗子越来越懂法了”,即使抓到骗子,对方也会坚称这是愿打愿挨的买卖。很多老人被骗签了颠倒黑白的合同,

有时候,许多老人是被一卷免费卫生纸、一斤免费鸡蛋骗进贼窝。很多时候,他们“占便宜”的热情超乎想象。

很多被骗老人难以得到同情,亲友、舆论给他们扣上“贪婪”的帽子,这让他们更难辩解。他见到,一些“破财”的老人患上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还有老人坚信“遇事找政府”,被骗后走上了上访路,变成了闹访者。

王新亮还发现,很多受害老人宁可咽下苦水,也不愿打费时费力的官司。防诈骗维权服务中心成立后,不少其他区县的被骗老人不惜坐20多站公交车赶来求助,而这些老人几乎都没在本辖区派出所报案。

甜蜜毒药

李伟民承认,自己是在脑血栓之后“怕出事”,才开始买保健品上瘾。

维权久了,王新亮发现,电信诈骗、集资诈骗的危害“没那么大”,老人最多被坑一两次就会长记性。真正的附骨之疽是名目繁多的不正规保健品。

“对死亡的巨大恐惧,让老人愿意为健康花钱。”王新亮说,配上天花乱坠的疗效以及伪科学原理,老年人很难不心动。

无良厂商甚至深度挖掘和利用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

有老人找到王新亮投诉,称一“香港公司”开发了验尿即可探查癌症先兆的仪器,邀请老人免费体检。结果,很多老人都查出了“癌症前兆”,不少人被当场吓哭。不过该公司当即表示,只需花6800元服用一疗程“特效药”,即可摆脱癌症。

将信将疑,这位被查出“癌症前兆”的老人购买了该药,却没有服用。一周之后去复查,工作人员对他说,“恭喜您,服药后,癌细胞已经被清除。”

王新亮发现,老人对神医、秘方的奇特迷信,恰好被非法保健品产业链所利用。

老人对保健品的固执也无形扩大了与子女的裂痕。李伟民的小儿子说,每次对父亲的劝阻都会变成一场争执。吵凶了,老爷子会喊:“你是不是就想我不花钱,死了以后好都是你的?”

李伟民内心也委屈,他说孩子整天为这些事“斗争”自己,让他特没面子。现在买了保健品只能偷偷藏起来吃。相比之下,那些卖保健品的后生虽然张口闭口就是“爹”“妈”,让他觉得肉麻,可说的话确实“挺顺气儿”。

维权艰难

2016年4月,74岁的济南老人李金玉向威海一家公司认缴了100万元众筹资金,时隔半年,美滋滋地去领连本带利的120万元,却发现关系“特别好”、叫她“妈妈”的那个人消失了。

她的合同里“巧妙”写着:甲方公司委托乙方个人经营,委托费用100万元。汇款记录则显示,李金玉将100万元汇给了一个陌生的女人。尽管她坚称对方是威海那家公司的员工,可从法律上讲,汇款给这家公司的事,已很难坐实。

“我都一个月没睡着觉了,”她额头冒汗,声音打颤询问律师:“不要利息也行,能收回来吗。”沉默了许久,王新亮委婉地告诉她,官司会帮她打,但胜算不大。

“免费公开课不要听,免费小便宜不要占,遇事多与人商量。”王新亮常向老人讲这三句口诀。

他的老年人防诈骗维权服务中心,重点工作是走进社区,向老人普及防诈骗知识。因为维权成功率太低,他希望预防为主,从源头挤压骗子的生存空间。

“打擦边球、钻空子。”王新亮说,很多保健品虚假宣传,只用嘴说,不印材料,不轻易留下证据。

历下区龙洞派出所副所长于秉强称,严格来讲,保健品虚假宣传等问题归属工商部门管理,只有引发中毒或治安事件,派出所才能介入。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问题,则一般要达到一定金额和一定人数才能立案。

老人“不急”

很多时候,上当者自己也不“急”。

“很多老人被骗后,害怕和纠结的情感远甚于愤怒。”江永峰总结,老人既担心儿女埋怨,又怕报案后给家人带来麻烦,甚至遭到报复。

胡延年称,他接触的集资诈骗受害者大都不爱报警。很多人相信,骗子在外面,还能慢慢赚钱还债,抓进去就真没希望了。

很难界定这种心态是愚昧还是善良。王新亮回忆,不止一位老人在诈骗公司跑路后,放弃了对拉单业务员的起诉,认为“他们也不容易”。

不少旁观者给被害者打上“活该”的标签,这让王新亮很担心。他反复强调:“不要把年轻人拥有的知识、视野当成理所当然,套用在老人身上。”

王新亮称,问题的本质是老年人和社会脱节了,“他们退休时,正是巨变的年代,可他们和外界的联系断了。”

他不赞成简单将受骗老人归结为“那代人没文化”,在他帮助过的老人中,有干部,有教师,也有科研工作者。

在2016年,曝光的一起著名电信诈骗案是,一位受骗者被骗走了1760万元。诈骗团伙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引导被骗者将钱打入“安全账号”。令人惊讶的是,受骗者是清华大学一名教师。

接触老人久了,王新亮更愿意相信,在一个飞速发展却又未富先老的社会里,每一代老人都可能变成落伍者。当任何一个与社会脱节者都可能成为图谋对象时,静静等待时间完成对一代老人的淘汰无疑是最残忍的,这意味着骗局稍一更新换代,就能让下一代人也陷入同样境地。

“这不仅是时代的问题,更是每一代人的问题。”王新亮说。

在保健品问题上,95岁的李伟民已经找到了下一代的“知音”。他的女儿前一段时间心脏病发作,此后也开始痴迷保健品,短短两月已花费数万元。

猜你喜欢

保健品骗子维权
“过程复杂”成维权痛点
热门调查
维权诉讼知多少
九旬老人砸200万元买保健品
3·15 维权特别活动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陈五:上钩吧,骗子
湖北移动12315消费者维权站创新维权方式
路遇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