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越,然后回归

2017-03-09杨树亚

江苏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学习空间

【摘 要】域外考察,于校园之内审视教育行为,于校园之外联想教育之义。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可以成为开启教育思维的钥匙。规则是行走的保障,自由是行为的境界。教育者的视界打开,教育的世界才能绚丽。管理不能成为管束,解放与激活方能抵达美好的境界。

【关键词】美国教育;学习空间;教育思维

【中图分类号】G5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72-02

【作者简介】杨树亚,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南京,210019)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2016年5月3日到16日,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名师名校长考察团”赴美国纽约、华盛顿、洛杉矶进行教育考察。我们先后走进纽约州史蒂文森高中、洛杉矶波莫纳高中、克莱明森小学的校园及课堂,感受校园文化,近距离接触美国学生课堂;我们还进驻波莫纳加州理工大学校园一个星期,聆听专家教授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小组合作”“教师培训”“教育领导力”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半个月的所见所闻,是一次观察与体验,更是一次碰撞与荡涤。

校园内:世界与视界

先后走进美国的三所校园,不论是小学,还是高中,都有非常鲜明的感受:学校都没有高楼大厦,很不显眼的校园、教室满眼都是绚丽的色彩。校园内几乎所有的空间都被学生涂鸦了,教室内几乎每一个空间都呈现着学生的作品,几乎所有的教室里,都可以找到这个班级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印迹”。

加州克莱明森小学实在很普通,没有楼房,甚至都没有所谓的大门,校门口题字也很不起眼。但是,就是这所不起眼的小学,两件小事却刻在我的脑海之中。第一,为了保护儿童以防被猥亵,学生的厕所是专用的,任何成人都不得入内,包括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也被校长毫不客气地挡在学生厕所的门前。第二,在面积不大的图书室,一批家长志愿者正在帮助学生筹划即将开始的“校园书市”活动。询问得知,这是一年一度的校园大事,活动期间会推出一批崭新的“低价图书”——没有免费赠送,旨在让学生感知阅读是“有价的行为”。实行半价出售,旨在让有困难的学生和家庭也可以参与到阅读中来。

校园的空间就是学习的空间。在参观的每一所校园内,我们都能真切感受到“我的教室我做主,我的空间我自由”的概念:可观、可感,展示精彩,也不排斥拙劣。但是,比“可观感的空间成为学生学习的世界”更值得点赞的,是置身校园中的每一个成人的“视界”,包括校长、教师,还有义务参与的家长志愿者们。在他们的“視界”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不一样,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学生真的站在了学校的中央、课堂的中央、成人世界的中央。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保护孩子的身体,他们竭尽全力地支持孩子的学习,他们费尽心思地化解孩子的困难。在这儿,世界很绚丽,视界更美好!

课堂上:解放与激活

在波莫纳加州理工大学,我们先后聆听了七位专家的讲座,吸引我的不仅是讲座的内容,还有随讲座下发的文字稿,每页纸张的左边一栏是专家讲座的PPT,右边一栏是横线格,以方便听课者在相应处随时记录自己的感受。教授和翻译默契互补,教者和听者自由互动。语言已经不再成为障碍,空间也已不是距离。横跨太平洋的异域教育,在每一场讲座中都会有思想的流通、观点的碰撞。

我以为,下发的文字稿已经不只是在传递知识信息,更是在服务,在催生甚至逼迫每一位听者去自由思考、去自由笔记。精致之处有匠心!一边在下发的文字稿上记录自己的听课感受,一边想到了管理者这个角色。我们的许多管理行为已经成为一种“自卫”的方式,管理者为了自我保护,不断地设置铜墙铁壁似的制度屏障,看似牢不可摧,其实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管理的“桎梏”,这样的管理是“为了管理者”的管理,是越管越紧的管束。如果我们的管理者把视角转向“被管理者”,一切行为和制度的产生是“为了被管理者”,如校园中师生生命的成长,或许会出现另一种境界,管理是一种激活,而不是管束。波莫纳理工大学七位教授的讲座当然值得我们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但是会务组织者的“举手之劳”更足以给我们一种启迪:细节决定成败,好的管理,需要精细,甚至精致,需要解放,甚至激活!

这样的精细与精致、解放与激活在我们参访的校园中随处可见。纽约州史蒂文森高中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带有密码的橱柜。洛杉矶波莫纳高中为学生量体裁衣地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有阳春白雪式的乐队活动,也有下里巴人式的汽车修理等职业课程。在波莫纳高中,校长和管理者分六个小组带领我们全覆盖无死角地感受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克莱明森小学的每一个班级里,玩具、学具、教具琳琅满目,教室成为每一个孩子流连忘返的地方。

故事中:死亡与复活

考察中,导游先后给我们讲了几个故事。

一只“井底蛙”询问“海底蛙”,天到底有多大。海底蛙用种种比方表达自己所见到的天空之大,“井底蛙”徜徉在自己想象的天空之大中。终于有一天,“井底蛙”跳出井底,面对无垠的天空,面对白云蓝天,“井底蛙”终因事实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惊吓而亡。

另一青蛙,非常羡慕天鹅能在空中自由飞翔。天鹅说:“我们来帮你实现梦想吧!”于是,两只天鹅衔起一根木棍,让青蛙用自己的嘴巴咬住木棍的中间,然后两只天鹅并行飞起,青蛙享受着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感觉。

就在这时,一位仰望天空的路人发现了,惊呼道:“这是谁想出来的绝妙主意啊!”青蛙一听,大声回答:“这是我想出来的!”它的话还没说完,就从空中坠落而亡。

一个制鞋企业,想向一个区域开拓市场。前期调研报告表明,该地区的人从来不穿鞋子。管理层为此出现了意见分歧,一些管理者认为,向从不穿鞋子的地方去开拓市场,无异于缘木求鱼。另一批管理者则认为,正因为这儿的人从来不穿鞋子,如果给他们以观念上的改变,那么,这个地方的市场潜力将会十分巨大。后者占据了上风!几年后,这个区域的市场助力这个企业赢得更快发展,这个企业也改变了这个区域人的行走方式。

故事终究只是故事,但故事背后折射的道理却不容小觑。

美好的想象终究要照进现实之中。我们常说:想象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但是,世界毕竟是客观存在。世界有多大,必须去看看。教育的理想必须接轨现实的教育。否则,只存活于自己教育的“理想国”,或只埋头于自己教育的“小庭院”,既不能走远,更不能走长。

生死之间往往也只有一步之遥,贪欲可能致死,转身可获重生。生活如此,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教育需要把门打开,方可让风儿进来;教育需要引智借力,方可让我心飞翔;教育需要扬弃创生,方可在传承中不断抵达新的境界,不断开辟新的“市场”。

本次考察时间有限,路线固定,但在这“有限”与“固定”之中,所带来的教育冲击和思考却多维而又缤纷。外国的月亮别无它样,飞越彼岸终究要回归此岸,调整视角与步伐,改变方式与节奏,应该是每一名考察者回归以后最好的选择与姿态!<\\Ysc01\d\江苏教育\2016年\2016江苏教育管理\管理12\KT1.TIF>

猜你喜欢

学习空间
基于三屏显示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用户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构建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开放性学习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电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对数学素养培养的认识
学习空间的参与式设计研究
借助电化教学手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浅谈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圆的周长”的教学看“学习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