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评价助力小组学习变革

2017-03-09李峰

江苏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小组学习变革评价

【摘 要】小组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然而,由于评价的个体性,使得小组学习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用评价变革推动小组学习的落实,发挥好评价在小组管理中应有的功能,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帮助学生在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兴趣,优化学习过程,取得教学的成功。

【关键词】评价;变革;小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52-02

【作者简介】李峰,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26)校长,高级教师。

一、小组化学习与个体性评价的两歧

本文的“小组”是特指在班级内部,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互助学习的基本单位。所谓“组间同质”,是指一个班级划分成的若干个小组间总体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水平大致相当,处于“同质”状态。“组内异质”是指小组内部成员在上述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处于“异质”状态。这样的小组构成有利于组内成员积极地相互支持、开展学生之间的“师徒结对”,使得小组成员间知识、能力、情感实现互通,促进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小组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或是单兵作战,自我中心,自我进取;或是结对闲聊,不思进步,共同后退;甚至后进生自暴自弃,乃至影响他人……出现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调动优秀生的积极性,没有建立互帮互助的评价机制。评价只是注重了个体的表现而忽视了集体的合作,注重了个体的进步而忽视了集体的成长,注重了优秀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后进生的滞后。评价仍然是个体性的评价,小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换个“座位”的传统教学。小组化的学习和个体性的评价出现了两歧。

二、小组学习与小组评价的有机统一

班级建立小组互助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小组学习,必须采用合适有效的评价,以评价“指挥”小组学习,达到学习和评价的统一。

教师在进行小组评价时,应对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情感投入、小组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小组成员的表现作为集体的评价内容,侧重于评价团队的发展和每个成员的进步。但由于小组评价中涉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情感态度等,而且有的是内隐的个人品质,很难直接进行评价。若简单地对某一个人在某时的某种表现用一个分数来评价,这是不准确的,而且无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提升。只有采用多元的全方位的评价,充分考虑到小组各个成员的具体情况,做到“四个结合”,实现评价与学习的有机统一,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反思,促进成长。

(一)小组和个体评价结合

小组评价其实质是一种捆绑式的考评机制,它以小组内个体成员的表现得失作为小组整体的情况加以评价。这样的评价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对于发动集体的力量,促进小组学习,帮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小组是由一个个的个人组成的,小组评价是建立在单个个体评价基础上的。因此,个体评价就成了小组评价的有益补充,能帮助和促进小组学习的深化和持久。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形成个体评价之后,其本人就会感到某个方面受到某种威胁与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会自定目标,加倍努力,充分利用小组便于交流、学习的优势,寻求威胁的解除,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同时也保证了集体的发展。

(二)静态和动态评价结合

小组评价关注的是小组成员在每节课内的情况,它基本不考虑小组成员原有的基础状态和发展趋势,只考虑评价对象在当下这节课上的现实状况,即对小组成员静态情况下实施评价。它有利于促进合作机制的落实,推动整体发展,大面积地缩小差生面,有利于强化竞争机制,推动组间的竞争。当前的小组内,由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意志品质等的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各不相同,仅仅以“当下”的情况作为评价依据无疑有失偏颇。因此,小组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对评价对象的动态发展过程加以评价。评价的目的、内容、标准、方式也应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动静结合的评价,把过程和结果有效的结合,有利于激发小组每个成员的进取精神。

(三)定量和定性评价结合

小组评价中,一般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即通过收集小组成员具体的数据资料,采取统计处理手段进行。定量评价在一般的小组评价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运用,真实反映了小组每个成员的基本学习情况,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但是,数量化的方法并不是评价的唯一方法,教育本身有很多方面是无法用数量来衡量的,过分强调了数量评价往往就会忽视学生主观方面的能动性。况且在实际评价中把教育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时,尽管采用了数量化方法,但难免有主观的因素。如“预习”情况,以完成了几道题目作为定量考核的依据固然不错,但是不管什么学科,预习的完成情况绝不仅仅反映在“题目”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小组学习的情况。

(四)他人和自我评价结合

小组评价主要是教师评价学生,属于典型的他人评价,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的优点。教师作为评价人,从“教”的视野看学生,以一定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得失,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但不容否认的是,教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外在性。学生真正的学习进步情况,内心的所感所悟是教师无法快速有效给出评价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评价时,在适当的时间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达到让学生認清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自我评价一般可在小组评价结束之后进行,用以证实或者完善小组评价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自我评价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客观性不足,一般不独立使用。

三、小组评价的框架设计

小组评价在具体操作时,以小组成员在每一节课上的表现为评价依据,采用分数评价的办法,具体得分情况计入小组总得分,日结周评。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欲望、学习检测、自控能力、团队义务、遵章守纪等。由于每一个小组成员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在内容评价上,还要兼顾到每一个成员的动态发展,关注其个人的具体表现,包括交流、概括、分享能力的变化情况,道德品质变化情况,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等。

小组成员获得个人发展的某一方面进步时,因为小组评价,大家都共享了他进步的成果,他也因此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在评价的指挥棒下,为了避免组内某一个成员的掉队,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意识会得到更好的巩固。同时,评价又使得每一个小组成员积极承担起集体评价中个人应有的责任,不因为个人的失误给集体蒙受损失成了小组群体的基本要求。总之,恰当适度的评价变革,才能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它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品质、促进全体学生进步的作用。<\\Ysc01\d\江苏教育\2016年\2016江苏教育管理\管理12\KT1.TIF>

猜你喜欢

小组学习变革评价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新高考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新探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