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六观”定义小学古诗教学目标
——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为例

2017-03-08重庆市九龙坡区华福小学校沈丽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9期
关键词:汪伦古诗意象

重庆市九龙坡区华福小学校 沈丽丽

一、提出背景

在很多语文课堂中,古诗教学仅仅局限在学习古诗的字词、意思,体会一下作者感情再背诵中,这是孩子自己都能解决的问题,又需要老师来做什么呢?小学的古诗教学到底要教给他们什么?是凝练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炼字?是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韵,认识平仄、对仗?让学生体会苍凉的送别之情、宏大的家国情怀、返璞归真的田园之意?不,这些都离小学生的世界太遥远了,就算让他们认识了概念,没有响应的认知结构体系也很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只能学到教师灌输给他们的观点,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教给孩子的本来就是他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我们想教的知识。那怎样的目标才是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古诗教学的重难点突破的呢?

二、“六观”来源

我从古诗的文本特点上得到答案。小学接触到的古诗其实是唐代以来的近体诗,主要是五言和七言的绝句跟律诗,讲究格律,即规范诗作包括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意象具体,意境深广。其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暗示着深刻的哲理,倾注着诗人的审美倾向,包孕着诗人的情感。诗中的形象常常是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极富美感的意象。诗歌中的“象”是通过语言体现诗人意志的实体,“象”随意变而变,语言富有节奏感、韵律美。这些听上去就难以理解的概念,就是古诗教学要突破的难点

针对以上的文体特点我将古诗的教学方法总结为“古诗六观”。

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三、教学案例应用

观位体。《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现在表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单元中,是李白非常有代表性的绝句作品,其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词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的离别意境十分具有美学价值,却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为在他们大约十岁的成长生涯中,应该从没遇到类似情景,而我们在二年级也刚好学过李白另外一首送别诗,《赠汪伦》的艺术价值远远没有这首这么高,却离孩子们的生活更近。按照以上“古诗六观”的学习目标,我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主,体会诗人感情为辅,加上理解诗歌写作特色为线索,通过朗读教学法进行了设计。

第一个环节观宫商,拍手跺脚读诗。《毛诗·大序》里说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学生在边拍手跺脚边读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节奏划分也让学生体会了诗歌的韵味,诗给人带来的手舞足蹈的感觉,让学生充分进入是个学习的状态中。

接着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读古诗,让他们知道,古诗的节奏不是固定的,是跟随着作者的心情而定,为进入诗人的心境做好准备,同时传统教学目标中的读通古诗也轻易的被完成了,记忆力好的孩子已经能够背诵古诗了。

第二个环节观置辞,通过学生提问,将学会引导到诗句的意思理解上去,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丰富每一句诗所描写的画面,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创设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对于江景壮阔给离别之思带来的冲淡意味有了了解,在自我情景的创建中,口头描述还原了当时的情景,这不仅仅是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这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想象能力的开发。但其中美学价值的体会还要结合下个环节事义的设计进行深一层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观事义和奇正,学生在情境之中就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每句诗的大意,重点词语的意思在老师提点以后,理解过程变得非常简单,学生明白了由叙事到抒情的写作方式,虽是离别,等待友人的已经是繁华之地,又有什么悲伤呢,心中就算有再多的离愁别绪,在这浩然的江景之前又算得了什么,那满腔的忧伤随着那天尽头的孤帆,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少,最后仅剩一点,景美意阔早就超过了依依惜别的情谊,虽然文字平淡,这份情怀不够奇妙吗,这份奇缘不也归在平常的景色之中了吗?

第四个环节再观宫商。古诗的音韵学生很难明白,但是可以感受,枯燥的平仄分析更会阻挡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用吟诵的办法,让学生跟着伴奏唱这首古诗,遍唱遍体会感情,以唱代思,以唱代悟,学生在音乐中对诗人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音乐本身就带有宫商的美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在前面内容与情感理解后,这个环节的观宫商与第一个环节有了很大的区别,学生在直观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的同时学会怎么去用自己吟诵的声音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第五个环节再观置辞,让学生用文中的意象为线索,自己幻想送别场景并表演出来,让言辞通过肢体进一步表达,这是学生理解诗歌后进行二次创作,融入的是每个学生不同的理解,对作者感情不同的演绎,培养学生从文字背后体会故事的故事性人格。

第六个环节观通变。出示以前学过的《赠汪伦》,让学生进行对比。汪伦其实和李白只是泛泛之交,孟浩然却是李白的挚友,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写作手法上都有很的大差距。“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直抒胸臆,只是简单用了一个比喻的手法,画面的美感也不足,相较于其它古诗将情感寄托于意象少了一份含蓄美,相较于李白的诗风,既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没有潇洒的意气,特别是两首古诗放在一起,跟汪伦的情谊是潭水,与孟浩然的就是奔向天边的长江,用词不同,意象不同,诗人表达的情感就是这样的千差万别。

四、结论

“古诗六观”其实是一种从文本分析出发去寻找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普通教学目标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六观”之后,学生的思辨思维、审美情趣、写作手法、想象力甚至人格都得到发展,在知识积累之外是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性开发和培养。

猜你喜欢

汪伦古诗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拟古诗”之我见
意象、形神
赠汪伦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赠汪伦
泪别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