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研组建设的思考

2017-03-08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永兴小学陈维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9期
关键词:教研组跨学科教研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永兴小学 陈维英 许 章

叶圣陶先生说:“若要问我语文怎么教,我也不知道!”他的话十分坦诚,透露出一种意思:我们的教育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拿来就能用的教学模式,更不存在全天下都可以用的标准。因而学科教研组建设如果没有抓住实质性的东西,盲目采用别人的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严重缺乏创新。每一位教师在教研组的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也无法得到正常发挥。因此学科教研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有的放矢,现思考如下:

一、学科教研组建设中存在的共同问题

1.教师参与消极,缺乏凝聚力

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但许多学校还是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特别是以语文和数学的教学质量为重中之重。学校的许多考核方案都偏向语文和数学,让部分优秀的其他学科教师不得不兼职,一边从事其他学科教学,一边从事语文或数学教学。农村学校最为严重,甚至根本没有专职其他学科教师。

2.教研研究氛围不够,流于形式

许多学校的教师都是按年级办公,很少有按学科来办公的,很自然地音乐、美术、科学、综合类教师就被分散的七零八落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各自为战,成员之间的感情沟通,思想交流也显得不够默契,很难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且教研内容单调,大多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准备教研资料,应付学校检查。

3.缺少动力机制,管理不到位

几乎每一个教研组每学期都有教研工作计划,由于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缺乏具体落实措施,教研工作无法得到保障,无效劳动比较多,许多时间都是准备检查资料,处理学校的一些应急工作。对教研组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奖励机制,尚需健全。

二、创新教研,让学生参与

1.参与课堂的评价,提高师生

学生曾经是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活动的主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带上听课本坐在后面与老师一起参与教研。角色的变换能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调动他们参加评价,评同学,评教师,大胆发表独特见解,打破传统教研。同时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他们的课堂,促进他们以后更好地改变自己。

2.学会倾听,给予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参与教研中的听课,评课,教研组应像对待教师一样给足参与评价的时间。教研活动时提倡“百家争鸣”式的争论,允许共识与个性并存,保证学生有自主发言权,敢评议教师的表现、敢评价教师的优点、敢指出教师的不足之处。他们的发言,他们的意见可能就是我们老师间教研无法发现的地方,值得反思。

3.参与教研活动,教研更精彩

学生参与教研的方式多种多样。部分教研活动设计,师生可以商讨制定,体现教研活动不仅是为提高教师服务,也是为提高学生服务的思想;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沙龙活动,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教师、对学校、对作业……想法,师生一起商量,开个圆桌会议;高年级学生,还可以自已根据课本,查阅资料,制作课件,上教研课,课后让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进行评课,完成一次与众不同的教研活动。

三、打破壁垒,跨学科、跨学段教研

1.提供空间,促进交流

多学科教师在一起讨论问题,往往是多角度的分析,思维方式也是多样性,避免了单一学科的思维定式,容易打开思路,开放思想,促进深入细致交流。

2.改变机制,跨学科拓展教研空间

学校方面应积极健全教研组研究制度,及时改变评价机制,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加强教师的互相协作,搭建跨学科跨学段教研交流平台,各取所长,优势互补。教研组建设中增设与其他学科共同的教研计划,提倡开放的教研教学研究。

3.大胆尝试,跨学科教研

跨学科教研不是几个教研组的简单叠加,更不是几个教研组的平分秋色,平均用力,而是以一个教研组为中心,其他教研组与它相融的一种整合教研。教研中的融合课程,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最重要把握融合的度,找准融合的点,强调立足本学科,以融为本,融其他学科的内容,突出核心,整合实施。

4.多元整合

跨学科教研不仅是课本的需要,也是学校活动、各种比赛的需要。

5.跨学段教研,促进学段衔接

通过跨学段教研,各学段的老师都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学校听教研公开课,而且通过教研的形式,幼儿园和小学、小学初中教师坐在一起教学研讨,多了沟通,少了误会,各取所长,优势互补。跨学段教研可以两种形式进行:一是同学科教研,二是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教研。

四、制定基本策略——教研与教学的融合

第一,教研组建设要从效果上要追求研究的问题、解决的问题。

第二,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研究成果。不能让“教研组研究”得不到持续发展。

第三,教研与教学相融合,实践是关键。

五、营造教研组文化,注重反思积累

学校部分领导只关心教研组做了多少工作,每一个学科的成绩怎么样,来评定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成败。往往使教研组的活动开展陷入困境,出现种种矛盾。其实真正的成败在于“教研组用心做了多少工作;反思总结了多少经验和教训;整理积累了多少资源;充满了什么底蕴和文化”。教研组的成长就是反思积累。不注重反思积累,就是不注重自己的成果;没有了反思积累,教研组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文化;有了反思积累,才可能积淀底蕴,形成良好的教研组文化。

我们在教研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研组文化,保留住每个成员在教研教程中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观、道行为规范……这是教研组不断延续、发展、永保持久生命力的源泉。

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是个“高大上”的概念,也没有“白富美”那么耀眼,也不是把常规的工作做好、落实到位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同心协力,制度到位,平等对等所有教师,考核跟进,多方面配合,形成了良好的教研组文化,教研组建设才算起步。教研组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而且相互感染、相互激励、相互影响,才能促进教研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组跨学科教研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