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2017-03-08吴红梅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会化图书馆服务

吴红梅

(黄冈师范学院 图书馆,湖北 黄冈 438000)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吴红梅

(黄冈师范学院 图书馆,湖北 黄冈 438000)

目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面临着诸多困境,但从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来说,实行开放的社会化服务是很有必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图书馆起主要作用,但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多方协作,采取有效措施:高校图书馆要着眼大局,充分认识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争取政府为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政策支持;要创新服务模式,实行会员式管理;整合资源,建立图书馆联盟,开展社会化服务;错峰开放,构建激励机制,促进图书馆更好地实现社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困境与对策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已30多年了。时至今日,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程度还很低,服务方式和内容等都很有限。总体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开放社会服务问题上表现出十分谨慎的态度,据调查,全国1600余所高校图书馆中,有276所不同程度地面向社会读者开放,只占总数的16.74%[1]。在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的为数不多的高校图书馆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限制服务对象、要求提供担保、相对较小的权限和办证限额等诸多限制性条款。分析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面临的困境,寻求解决对策,对于促进高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刚性规定,社会化服务动力不足

高校图书馆要不要对社会公众开放服务,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能够找到的唯一依据是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其中的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2]在这个“规程”中,并没有明确要求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对社会公众开放。因此,高校图书馆是否要向社会开放就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十分明确:“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3],高校图书馆是否尽到自己的职责,关键看有没有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而开放社会服务并不作为图书馆的职责范围。其次,“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表述也存在着较大的理解空间,是否具备为社会开放服务的条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时,即便是具备了开放社会服务的条件,也只是要求“尽可能”向社会开放,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向社会开放服务。

由于缺乏刚性约束,社会化服务既不是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职责,也不是对图书馆进行工作考核的依据。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开放社会服务问题上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二)担心资源分散,影响正常教学和科研

高校图书馆在开放社会服务问题上之所以持谨慎态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管理者担心由此会影响为本校师生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质量。当然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高校图书馆是严格按照学校师生规模进行资源配置、人员配备的。图书馆馆舍容量、电子图书查阅终端、馆藏资源搜索终端等基础设施也是按照师生规模设计的,开放社会服务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本校师生争资源的矛盾,势必会引起师生的不满。如果对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产生实际影响的话,可能还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领导者一般是不愿冒着被追责的风险,而往往采取谨慎的观望态度,他们要么干脆只字不提开放社会服务的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本来就不是份内之事;要么做做样子,开放部分服务,但是要附加较多的限制性规定。

(三)社会读者来源复杂,难以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本校教师、职工和学生,管理工作比较单纯、便捷,而开放社会服务以后,图书馆面对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素质的普通民众,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客观上也增加了图书馆领导和职工的工作量。

社会读者千差万别,因开放社会服务引发的问题也多种多样。有的会要求超越权限借阅图书资料;有的遗失或损坏图书资料而拒绝承担责任赔偿损失;有的借阅图书长期不还影响正常的图书周转;有的无视图书馆规定给正常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等等。因为这些读者与学校没有任何利益利害关系,所以图书馆方面在处理的时候就显得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校图书馆做出的第一反应,要么关闭社会服务业务,要么在开放社会服务业务时设置多种障碍以尽可能减少麻烦。

(四)增加工作量,职工积极性不高

图书馆是整个社会、全体公民共同享有、共同使用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教育性[4]。高校图书馆开放社会服务业务是履行其社会责任和实现其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然而高校图书馆毕竟不是社会公共图书情报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开放社会公共服务势必加大图书馆领导和职工的工作量。如果专辟社会服务窗口,还要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而这些人员的工作就要分摊到所有职工身上。假期开放社会服务,还会影响图书馆职工正常的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安排。因此,高校图书馆领导和职工对开放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五)存在本位意识,师生对开放社会服务持抵制态度

高校图书馆开放社会服务业务的一个主要障碍是本校的教职员工,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对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持抵制和反对态度。在他们看来,学校图书馆尽管是公有的,但它是“小公”,而不是“大公”,不能像社会上的公共图书馆那样,公民可以随意借阅享用。学校图书馆是专为学校的教学科研设立的,其设立的目的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只能是本校的师生员工。学校图书馆开放社会服务业务,在图书周转、时间安排、场馆空间等方面,往往与师生员工相冲突,因而引起师生的怨言。比如教师去借一种图书,如果这种图书全部被本校读者借阅尚未归还,他就会认为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其中一本被社会读者借阅的话,他就会认为是社会化服务抢占了资源,就会对图书馆工作产生抱怨,进而迫使图书馆减少或关闭社会化服务业务。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对策

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和社区居民开展服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美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向社会读者开放,日本有80%的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学校图书馆,也在尝试着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开放。目前,社会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呼吁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信息服务。可见,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眼大局,充分认识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主要障碍就是思想意识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应该从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大局出发,认识高校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重视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工作,积极承担领导责任,指导高校图书馆转变观念[6]91。高校管理者要突破本位主义,从内心深处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开放教育资源也是高校应尽的社会责任,把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鼓励、支持图书馆服务社会、服务民众。高校图书馆要向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宣传社会化服务的意义,让广大师生员工了解到,开放社会服务也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二)建章立制,为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政策支持

高校图书馆开放社会服务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要有一系列制度作保障。在美国,一些州政府通过立法强制要求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例如,1988年,夏威夷州颁布《电信与信息法案》,其中就包括针对夏威夷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对外服务条例》,该条例要求图书馆面向商业机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等服务[7]。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均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得益于美国有健全的图书馆法律、法规与政策作保障。日本也有一整套健全的图书馆法制体系[8]。

在我国,除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以外,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涉及到高校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问题,这就意味着高校图书馆开放社会服务将面临着风险,一些收费服务项目可能因为缺乏政策依据而难以开展。例如,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利用大学生使用电子阅览室的低峰时段或假期向社会开放,收取一定的设备维修费,则时常受到工商税务部门的调查。由于河南省教育收费项目中无此项内容,高校图书馆只好停止了对外服务[6]90。

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要协调本地区发改、科技、财政、文化、工商、税务等部门,根据高校实际,制定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针对性政策,督促高校尽其所能为社会开放图书信息等教育资源。

(三)创新服务模式,实行会员式管理

社会读者来源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因不受学校纪律、规矩的约束,管理起来比较困难,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不够积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社会服务实践中,要根据本校和本地实际,选择合适的社会服务模式。

目前,我国有些高校图书馆出现了自主自建、共建共享等社会服务模式。自主自建模式是高校图书馆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比较典型的有福州大学图书馆成立的“信息服务中心”、重庆大学图书馆成立的“现代信息服务中心”、宁波大学图书馆成立的“宁波大学科技信息事务所”。共建共享模式是高校图书馆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共享的经营方式,双方优势互补,实现共赢。一般是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机关单位提供资费保障。如聊城大学图书馆、广州大学图书馆等[9]。有的高校图书馆还开展了借阅服务、专题服务、知识服务等服务模式,为社会读者提供服务。

借鉴商业营销模式,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亦可采用会员制服务模式。会员制服务模式是指高校图书馆成立读者协会,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获得合法资格,社会读者申请入会并缴纳一定数额会费后,成为会员。会员分为普通会员、银牌会员、金牌会员三个档次。加入协会即获得普通会员资格,普通会员享受最低层次阅览权限,信用记录好的一年后可以晋升银牌会员,享受高一层次的阅览权限,优秀会员可以晋升金牌会员,享受最高层次阅览权限。图书馆通过读者协会开展学术报告、学习咨询、学习交流等活动。

(四)整合资源,建立图书馆联盟,开展社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等资源一般是根据本校专业状况配置的,具有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特点,而社会读者更多地是需要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因此,任何单独一所大学的图书馆很难满足众多社会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同时,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本校教职员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光靠一所大学或几所大学去承担社会化服务的任务,必然加重这些高校图书馆的负担。鉴于这种情况,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各高校图书馆,成立同城高校图书馆联盟,建立信息传输和检索网络,把分散的信息资源集中组织起来,形成同城多家高校图书馆联合的协作网,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联盟强调的是互助合作,既可以实现馆际互借,也可以实现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互补共存。

(五)错峰开放,构建激励机制

为缓解图书馆法定工作日正常业务工作的压力,减少校内读者和校外社会读者的借阅时间冲突和矛盾,高校图书馆宜错开高峰期,选择低峰值的周末、节假日向社会读者开放服务。这样,不仅能够使本校读者感觉到开放社会服务并没有对自己有很大影响,而且也提高了社会读者阅览、借阅的效率。

在工作日以外的时间开放社会服务,挤占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学校要通过构建激励机制,调动图书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图书馆开放社会服务工作的长期性。对于在周末和节假日为社会读者服务的职工,学校要采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方式发放加班补贴,经费来源可以是社会读者使用电子阅览室收取的设备维修费和学术咨询收取的咨询费。要防止职工利用为社会读者服务的时机乱收费用,谋取利益。

[1]王玉林,曾咏梅,崔然,裴毅.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现状调查[J].图书与情报,2011(6):27.

[2][3]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200202/221.html[Z].

[4][5]李梅军.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Z].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交流论文

[6]刘勇敏,孙海双.政府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的责任[J].图书馆建设,2012(7):91.

[7]黄宗炎.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社区拓展服务[J].公共图书馆,2012(3):69-73.

[8]肖烨.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启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4):90.

[9]刘桂锋.多种模式共存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0):65-66.

[责任编辑:郭杏芳]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Library's Social Service

Wu Hongmei

(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Huanggang438000Hubei)

At present, the social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confront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but from the general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the open social service.The university library plays a major role to solve the problem, but we also need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focus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fully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brary social service; try to make the government provide policy support for social service; innovate service models and apply membership management;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establish library alliance to develop social service; open the library in appropriate time and establish incentive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library to better achieve social service.

University library; Social servic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2017-05-10

黄冈师范学院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15017903)。

吴红梅,女,安徽六安人,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和社会服务。

G258.6

A

1672-1047(2017)03-0071-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7.03.19

猜你喜欢

社会化图书馆服务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