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我国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现状

2017-03-08金太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4期
关键词:性病流动人口公共卫生

金太明

(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卫生院,吉林 吉林 132214)

1 我国流动人口分布

我国不同地区的流动人口数量有明显的不同,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实力的不一样,流动人口的数量有明显地域差别[1]。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流动人口数量最大,其次中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数量也较多,我国社会流动人口数量最少的地区是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空气干燥等原因流动人口数量较少。

2 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大门大幅打开,涌现了一大批的社会人员远离家乡外出工作,主要分布在当时经济贸易繁荣的区域[2]。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流动人口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增,在2016年的我国社会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已经多达将近2.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六分之一。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未来十几年的流动人口还会急剧增加,但可能和现在的流动人口呈明显的地区差别,未来十几年西部地区的流动人口数量可能会增加,因为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很多西部地区的经济能力增长迅速,大大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的差异。

3 流动人口的组成

首先是性别的不一样,30年以前主要是家庭成员中的男性外出工作,女性大多数留守在家中料理家乡的各种事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眼界也开阔了很多,很多女性为了家庭团聚,选择和其丈夫一同外出工作,不但可以有自己的职业,还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其次就是年龄层次的不同,以前外出工作者主要是男性青壮年,流动人口的组成也主要是青年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了外出工作的大军,我国的流动人口也以青年人为主转为青年老年差距不那么悬殊[3]。

4 我国流动人口的卫生状况

4.1 结核病的控制情况

由于流动人口居住地复杂,环境普遍杂乱,人员混杂,卫生人群占比高,因而比其他人群患结核病的概率大。以前对结核病的重视程度不高,而流动人群又处在一个巨大的人员环境中,因而使得流动人口成为肺结核的巨大易感人群[4]。随着国家对结核病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流动人口患结核病的重视,国家在对于结核病的治理花了巨大的心血,现在终于能把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患病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4.2 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情况

主要是由泌尿系统及生殖道系统感染的性病,由于我国的流动人口组成主要是20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普遍缺乏对各种性病的认识,对于性病的危害很少能重视起来,并且这个年龄层的人群普遍是躁动的,因而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几率较大[5]。经过几年国家大力宣传性病的危害,不少的年轻人已经相对重视起来,但仍有一部分人群放纵自我,不但自己感染疾病无所知,还会成为传染源继续感染其他人,对于这部分的流动人群,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情况不佳。

4.3 流动人口HIV的控制情况

流动人群感染HIV主要是由于缺乏对HIV的了解,由于HIV的发现较晚,人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深,因而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疾病。还有少数人群只贪图一时之乐,抱有侥幸心理,结果也大大的增加了感染HIV的几率。目前对于HIV的控制主要是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认识HIV的危害及感染途径,做好自身的防护才能减少HIV的传播。

4.4 流动人口肠道疾病的控制情况

流动人口由于生活环境不卫生,饮食条件差,容易发生各种肠道性疾病,发生急慢性肠炎的几率高。目前由于社会成员各种饮食卫生良莠不齐,流动人群的数量又庞大,发生肠道炎的概率仍较高,控制情况不容乐观。

5 总 结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巨大,占全国总人口数的六分之一,对于流动人口的卫生状况不容忽视。流动人口由于居住环境复杂,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几率非常高,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对流动人口结核病、性病、肠道疾病的治疗与管理,大力宣传HIV的危害与控制途径,但主要还是要依靠流动人群自身的努力去控制疾病的传播,流动人群应加强自身卫生的管理,做好居住环境的清洁,共同抵抗疾病的传播。

[1] 郭 静,邵 飞,范 慧,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8)∶75-82.

[2] 陈 泽,梅志强.流动人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续一”[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6)∶769-772.

[3] 陈 泽,梅志强.流动人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续二”[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7)∶929-931.

[4] 陈栏心,梁 浩,杨晓波,等.健康教育对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99-105.

[5] 杨 洋,张 聪,邱培媛,等.流动人口社会经济差异对其预防保健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区隔融合”理论的视角[J].卫生软科学,2014,5(10)∶640-643.

猜你喜欢

性病流动人口公共卫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