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转型期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发展的若干思考及分析

2017-03-08马诒平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对策

马诒平

摘要:世界金融危机过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调整经济政策,进入经济转型期。金融业作为各国经济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农业人口,因此,农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向和经济转型的成败。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理念落后和管理水平低等原因,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查找分析转型期内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思考和研究相关对策,以期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在经济转型期内抓住机遇,全面提升效益,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困境,纷纷调整自身经济政策,力图有所突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相继进入经济转型期。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有着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准确的市场定位且更加贴近农业、农村和农民实际等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复苏升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政策,如对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条件适当放宽,全力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注入等。这些措施使农村机构服务网点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资本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宽,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起步较晚、发展理念与经营水平有限等原因,转型期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效益提高和服务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细致的查摆,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期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在转型期这一关键节点做大做强,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一、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实际目标与发展初衷不一致,服务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指服务于农业及广大农村、农民的金融机构,其中以村镇两级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从其分布区域分析,这些机构基本建立在地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而在广大偏远和落后的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较少。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特点是由其追逐经济利益的本质决定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效益,但这与国家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初衷是不一致的,远远不能满足于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三农”发展的需要。从其实际经营来看,多数农村金融机构过于重视短期的实际经济利益,对迫切需要金融服务的“三农”方面的发展不够重视和关心,发展重心多数向县城甚至更高的层级转移,背离了其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自身实力较弱,发展环境堪忧

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起步较晚,原始积累水平不高,同时受到政策、制度、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普遍存在着自身实力多,社会认同度低、业务量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业务的开展和对经营风险的把控能力。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一些注册资金极低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的业务开展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金融发展措施,积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些政策的落实并不十分到位。受经济发展条件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各地政府对政策的把握尺度松紧不一,很多政策并未能使广大农村金融机构受益,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有序、快速发展。

(三)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经营风险加剧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较晚,经营理念较为落后,普遍存在规模与经济实力弱小、不注重风险管控等弊端,加之服务面对的农村和农民市场稳定性较差,经营风险加剧。同时,广大农民仍然抱有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观念,简单的将农村金融机构等同于政府部门,使农村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进一步恶化。

(四)金融人才匮乏,产品与服务结构不合理

中国有句俗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农村金融机构由于所处的位置,很难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管理人才的加入,多数员工由金融机构所在地招录,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普遍偏低,且缺乏后续培养机制。由于缺乏更专业的技能,造成业务人员经营理念落后,只专注于传统的信贷经营模式,不注重也没有能力对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创新发展,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益。

二、经济转型期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发展对策

(一)立足实际,准确定位,大力拓宽服务领域。农村金融机构从创设之初便已经打上了“三农”的印记,同时也担负起了助力“三农”发展的历史性责任。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当立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个广阔的市场,树立服务基层的企业文化和理念。事实上,“三农”是国家的基础,市场十分巨大,农村金融机构立足于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全面分析政府利好政策,使自身发展策略能够与之相结合,以政府政策指导企业发展。同时,应利用好这些政策带来的优越发展环境和契机,积极开拓服务领域和业务范围,下大力气挖掘市场潜力,开发服务对象,力求改变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产品结构单一的现象。對于种植养殖大户、乡镇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应尤为关注,应适时开发适合特殊群体的金融产品。要通过发展客户人群和创新服务水平的手段全力做大做强。

(二)调整配套政策结构,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除了盈利性特点外,农村金融业还具备推动“三农”发展的公益性特点。也就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除了金融市场外,还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正确认识农村金融机构对于推动“三农”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合理利用政府服务行为、财政税收杠杆等手段不断等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改善农村金融机构外部条件,如完善金融机构及各经营节点间的支付渠道,完善数据通讯,加强各金融机构间数据交流与共享;二是推广涉农贷款贴息制度,并对与此有关的金融服务给予适当补贴,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等支持手段,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涉农服务的积极性;三是在税收方面试点实施减退税政策;四是对偏远落后地区、不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差别政策,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税收、人才引进等政策。

(三)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提升风险预判和控制能力

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这一广大的服务市场和服务对象,而农业的发展受到多不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时刻保持对风险的预判和控制能力,建立健全自身风险管控体系。具体而言,要以保证资产质量和提高收益率为前提,对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区域内的各类风险因素统一识别分析,一是要对风险管理有明确的思路,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定位,制定科学有效的预判与防范机制;二是实行风险控制互助,农村金融机构在提高自身风险数据收集能力的同时,要注重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加强行业间信息的交流,共同抵御经营运作风险;三是要建立专业的风险防控队伍,通过培养专业化人员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

(四)注重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员工能力培养

金融业中,从业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水平和能力。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因所处地域和服务对象的原因,在引进人才方面不具备天然优势,导致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口严重。因此,必须根据融机构实际,对现行的人才引进关系体系予以重新调整和构建,建立有效的人才输入渠道。除传统的调高薪酬待遇等措施外,具体还需做到:一是打造企业文化品牌,以特有优势或企业人文环境吸引人才加入,加强对人才的人文关怀;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与约束机制,以科学完善的制度吸引人才,促使人才加入;三是加强从业的后续培养,全面培养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要努力拓宽培训思路和视野,科学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实现全员素质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现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而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笔者认为,农村金融机构面对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应当科学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业务范围的有效拓展、科学合理的运用扶持政策以及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等措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全力提升自身素质,做大做强,以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三农”事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