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2017-03-07张会林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理念新课程素质教育

张会林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新课改的目的是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这就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要创新。只有创新教育,才能造就出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创新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措施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文化的多元化,强调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发展的联系,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学观念和教材都进行了较大的更新,体现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要创新。因此,创新教育在信息化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与素质教育是自然融合的、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特定内容。那么,怎样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呢?

一、转变教育理念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以及精神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的变化,无不取决于教育理念的变化。新课改给课程提出了新的标准,而新课标又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观决定新的教学观,而新的教学观又决定新的教学行为及其深度和广度。

教育理念一旦确定,就会成为相对比较稳定的精神,也会影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怎样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类矛盾。具有比较明确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一名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想适应新课改,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汲取新的教学思想,摒弃传统教学中的面面俱到,如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由教学中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要在教学中由“教师”变为“导师”。因此,如果教师没有对新课程理念深入理解,很难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特点;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二、营造生动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实现创新的基础

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集體氛围对于孕育、催化创新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双向的教学活动,教与学是教师在师生交流的背景下进行的,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创新的基础。当然,创新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慢慢培养。所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三、改革教学方法是实现创新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智能方面的唤醒、激发以及提升,这是促进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的技能、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更加和谐的发展。因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是实现创新的动力

“创新”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以及智慧作为基础,但是,我们不可低估情感对于知识以及智慧的重要作用,积极的情感为有效的机能作用和创造提供了背景动机,消极的情感则反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树立信心,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提问,“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即使是标新立异也没关系,一旦学生提问或发表意见,无论提问的质量如何,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做出比较合理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带着更多的问题意识来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敢疑、敢为的精神。牛顿正是从苹果落地现象生疑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当然,“疑”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是从不同的方位看问题。在创新的道路上,挫折可能多于成功,因此,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参考文献:

[1]张楠.高中新课改理念下创新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以广元市部分高中教师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南纪稳.创新型教师素质及其培养模式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猜你喜欢

理念新课程素质教育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用心处事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