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2017-03-07王小娟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家乡美术资源

王小娟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实际感受地方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本土资源渗透,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强烈的共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美术课堂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本土资源;探索美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滁州自古是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和淮扬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在美术教学中渗透这些地域的特色文化资源,不仅有助于传承灿烂的本土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的发展更有重要意义。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美术课程价值体现的需要,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教师在教学中对本土人文资源进行挖掘与利用,让学生在深厚的乡土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感悟美术,加强审美体验,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和共鸣,同时也扩展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对家乡本土文化的了解,增进学生对家乡先贤的感佩之情。

一、新课程倡导教学资源的综合使用,挖掘与利用乡土资源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课堂是实施美育,形成学生美术素养的主渠道。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材一直被视为唯一的教学资源。但是单凭美术教材不能使学生深入学习本土文化,教材是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起中介和活跃教学的作用。教师不能简单地把教材当做教条,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点,运用好当地可挖掘和利用的教学资源,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补充,尽可能多地收集整理涉及主题的内容,可以拍摄录像、照片、收集和整理当地人文景观中的美术资料,弥补课本教程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不足。

例如,在三年级“留住秋天”教学中,笔者在课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节假日到琅琊山上观察秋天琅琊山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在观察中穿插游戏,学生会倍感亲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回到课堂学习课本教材时创作出的作品,质量明显高于平常作业。

二、创新课堂,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本土资源,对平时的常态化课堂进行创新,提升课堂的文化品位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滁州本土人文方面的内容,为美术课堂注入新的教学元素

例如,六年级“电脑美术”一课,要求学生以本土文化为主题,以本土文化基本知识为内容制作小报,并拍摄一些遗址和文物古迹的照片作为配图供学生选择,让学生欣赏了解家乡的优美风景。再如,教学三年级“线描外形”一课时,要求学生以“醉翁亭”等为内容进行创作。将熟悉的风景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学生倍感亲切,激活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创作质量明显提高。

2.教学形式的新颖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很大关系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家乡美”一课时,以放录像、图片展示、文字资料介绍等形式让学生欣赏了解家乡的优美风景——古清流关、琅琊山、韭山洞、白鹭岛……让学生感受滁州的美,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对家乡的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课堂作业也完成得相当轻松、精彩。

3.在教學手段上创新课堂

本土人文中既有抽象的事,也有具象的物,在课堂上渗透,需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笔者运用电脑软件画了几十幅以本土文化为主题的电脑画,供平常课堂教学使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课外延伸

本土资源的渗透不仅可以在课堂内进行,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滁州本土文化,如琅琊山不仅以其山水之美而著称于世,更有古清流关、唐代琅琊寺、宋代醉翁亭、丰乐亭、唐代画圣吴道子刻绘的观音像、宋代书法大家苏轼书“一代宗师”、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碑刻等丰富的人文景观等,更是美术教学极好的资源。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美术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到实地感受和欣赏现实版的艺术作品,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学生在亲身感受与体验中进一步了解了古建筑美学的基础知识和审美体验。到景点上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给予一定的任务,或写生,或摄影,或想像画创作,或小制作等。此外,近年来,滁州各方面发展迅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代表城市新形象的人民广场、龙蟠河公园、现代风格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新的审美元素正在不断增加。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本文化资源,不仅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只有师生共同努力,双方才会取得共同的进步。本土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教师只要不断摸索、学习,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素材来充实课堂,发挥本地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家乡的美、家乡的好,激发浓厚的爱乡情怀,推进小学美术课的深层次发展。

猜你喜欢

家乡美术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美术篇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