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急性荨麻疹经消风散加减治疗的疗效

2017-03-07米双双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消风组胺荨麻疹

米双双

灵武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宁夏银川 750400

荨麻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皮肤病,其病因比较复杂,并且大多数患者会频繁复发,临床表现为患者皮肤会出现红色小点或肿状物,瘙痒,甚至出现风团[1]。传统中医认为荨麻疹主要是由于外邪入侵,这主要是由于荨麻疹的病情不定,并且消退后没有痕迹。该次就消风散加减对于急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将该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临床检验,确诊为急性荨麻疹,无误诊或者漏诊情况。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①患者皮损呈现出大小和形状均不等的水肿性斑块,病情突然发作;②皮损发作时不定,消退后无痕迹,伴有剧烈瘙痒;③病程少于6周。中医诊断标准:患者风团鲜红并伴有灼热感和剧烈瘙痒感,遇热皮损加重,咽喉肿痛。舌苔呈现出薄白或者薄黄色。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中,男性96例,女性54例,年龄为 22~74 岁,平均年龄为(47.52±5.35)岁,病程为3~17 d,平均病程为(8.23±3.46)d;对照组中,男性 85例,女性65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年龄为(47.34±5.22)岁,病程为 2~15 d,平均病程为(7.52±2.63)d。 观察组基本资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消风散进行治疗,其配方为苍术、牛蒡子、苦参、生地、石膏、知母各 15 g,通草、荆芥、防风、蝉蜕、苦参、生地、当归、胡麻仁各10 g,甘草6 g。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调整配方,患者风热严重并且口渴,加入金银花和连翘;风团鲜红并伴有灼热感加入丹皮和赤芍;瘙痒过度加入地肤子、白藓皮以及白蒺黎。2次/d,每次250 mL。另服用依巴斯丁(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H20040119),1 次/d,10 mg/次。 对照组采用依巴斯丁进行治疗,1次/d,10 mg/次。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20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效果的评判标准具体为:显效:皮损消退70%~90%,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皮损消退大于30%(含),小于70%(不含),临床症状缓解明显;无效:皮损消退小于30%(不含),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加重。总体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做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情况

从表1中能够看出,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式治疗后,观察组出现了3例口干和恶心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出现了5例嗜睡、6例食欲不振、4例恶心、5例口干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荨麻疹主要是由于变态反应造成的,其致病因素比较多,并且病因不明确。临床治疗中仅有10%~25%的患者能够明确找出其致病因素,一些食物可能是造成急性荨麻疹的病源[3]。急性荨麻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当前西医认为造成荨麻疹的主要递质是患者由于肥大细胞所释放出的组胺,其起到的作用比较重要。而中医认为,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致使营卫不和,毛窍阻滞所致。在该次研究中运用到的依巴斯丁是一种三环类抗组胺药,能够阻断外周H1受体,改善过敏性鼻炎以及特发性的荨麻疹,其对患者细胞肥大释放出的组胺也有抑制作用,抗组胺作用比较显著[4]。虽然该药治疗过敏性疾病作用比较突出,但是该药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口干等负面影响,这对于患者的恢复和治疗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而消风散的主要成分为荆芥、防风、蝉退、苦参、生地、当归等中药药材,其消风清热和止痒作用比较突出,能够较大程度改善患者瘙痒等临床病症,降低患者瘙痒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5]。

在该次研究中,利用消风散和依巴斯丁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了3例口干和恶心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1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荨麻疹经消风散加减治疗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瘙痒等临床病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1]田庆均,周小勇,赵芬,等.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白细胞升高急性荨麻疹20例病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4):257-258.

[2]刘尚全,聂明攀,方际翠,等.消风散对急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的影响 [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6):1066-1068.

[3]徐浩.消风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湿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4):722-723.

[4]刘涛峰,白云飞,张虹亚,等.加减消风散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1):14-17.

[5]孙志荣.消风散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12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15.

猜你喜欢

消风组胺荨麻疹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粉中组胺的含量
荨麻疹253例病因探讨
消风散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