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针法与常规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对比分析

2017-03-07陈燕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腰腿痛针法肩关节

陈燕

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湖北十堰 442000

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症状为肌肉关节疼痛导致活动障碍,其发病主要群体为老年人,常见病型有颈椎病、创伤性滑膜炎、关节周围炎等[1],该病治疗周期较长,难以痊愈,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常规针灸治疗往往难以抑制患者的疼痛感,在该次研究中,对该院12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颈肩腰腿痛患者临床诊疗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平衡针法与常规针灸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该次研究样本选取自该院12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参照《国际颈肩腰腿痛症诊断标准》进行明确诊断,基线资料:采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 24岁,年龄均值为(47.2±5.2)岁,其中颈椎病2例、肩关节周围炎28例、创伤性滑膜炎18例,其他1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 25岁,年龄均值为(49.1±4.2)岁,其中颈椎病 20例、肩关节周围炎25例、创伤性滑膜炎22例,其他3例,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肝肾功能不全、沟通意识障碍等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取穴膝痛穴、腰痛穴、肩痛穴、颈痛穴等穴位,常规消毒后,选取一次性无菌毫针实施针刺,采用一步到位针刺方法,1次/,10次为1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平衡针法治疗,取穴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并辅助穴位大椎穴、风池穴。①腰痛患者:取患者前额正中腰痛穴,采用交叉取穴法,进针方式为上下提插法,单侧腰痛患者则为平刺手法。②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取患者肩关节腋外线中点臀痛穴,针刺桡神经,局限性针感出现向肘关节、膝关节放射疼痛时针刺,采用上下提插法。若无反应则采用滞针手法。③颈部疼痛患者:取患者背部颈痛穴,采用交叉取穴法,上下提插,患者出现麻胀痛时收针。④腿痛患者:取患者曲池穴外膝痛穴,交叉取穴,上下提插,患者出现麻胀痛时收针。

1.3 观察标准

①参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疼痛评分,总分为10分,其中1~4分为无痛,5~6分为轻度疼痛,7分以上为重度疼痛;②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颈肩关节功能评分;③参照《国际颈肩腰腿痛症诊断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显效:患者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有效:患者主要症状消失,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无效:患者症状未消失,功能活动未改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颈肩关节功能评分[(±s),分]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颈肩关节功能评分[(±s),分]

组别 疼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颈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7.71±1.36 7.67±1.44 0.1277 0.8987 3.20±0.55 5.82±1.11 13.3762 0.0000 1.46±0.65 1.49±0.70 0.1986 0.8431 6.58±1.92 3.53±1.61 7.6984 0.0000

2.2 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资料

3 讨论

颈肩腰腿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受到外力作用或者由于软体组织长期受到牵拉,从而产生慢性损伤的积累,导致组织内部产生痉挛、粘连、水肿等症状,患者的外部症状则为疼痛。临床中医疗法一般采用针灸疗法,常规针灸治疗在取穴上存在着缺陷,而平衡针法从现代医学理论上说,平衡针法可充分发挥患者自身平衡系统对于疾病的调控作用,让患者依靠自身免疫机制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2]。

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平衡针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20±0.55)分,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5.82±1.11)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腰椎功能评分差异不构成统计学标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肩关节功能评分为(6.58±1.92)分,对照组患者颈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53±1.61)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在齐碧芳的[3]研究中,对60例患者采用不同针灸疗法,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平衡针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平衡针法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小患者疼痛感。

[1]韩笑,马文珠,王文远,等.平衡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针刺研究,2013,38(1):57-63.

[2]崔红卫.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513-514.

[3]齐碧芳.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3):85-86.

猜你喜欢

腰腿痛针法肩关节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针刺结合艾灸仪治疗寒湿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颈肩腰腿痛独特蜂疗 创造外敷治愈前列腺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