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2017-03-07董丰路朱麟王翼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交锁髓内动力

董丰路,朱麟,王翼

肥城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山东肥城 271600

下肢骨折是长管状骨中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其具有创面大、创伤重等特点。在临床治疗的中方法有多种,而最为常见的便是交锁髓内钉治疗[1]。但这种治疗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引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动力化治疗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下肢骨折的临床治疗当中[2]。该次研究了112例下肢骨折患者,分析了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该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2例下肢骨折患者,以此来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6例患者中,男患者31例,女患者25例,患者年龄22~67 岁,平均(40.61±6.75)岁;对照组 56 例患者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26例,患者年龄23~70岁,平均(41.42±6.5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①弧形切口作与患者骨折处中央外侧位置,进行麻醉后,牵引复位骨折处再扩髓,根据术前患者资料,选取直径与长度合适的髓内钉,并备好相邻型号的备用髓内钉;②在患者下肢骨折结节上缘处作切口,切开患者皮肤组织,使其骨折端完全暴露,牵引复位骨折后选取正确的插置点进行扩髓,并固定连接器与髓内钉。瞄准器放置锁钉2枚;③放置远端锁钉设备,由内而外进行锁钉,轻敲髓内钉,避免入钉分离骨折端。待远端骨折入钉后于近端安置锁定设备后,锁定近端骨折后清洁术野,切口缝合;④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动力化治疗。即术后6周取出近端锁钉,换用动力固定,同时监测患者骨痂部位。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骨折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整体治疗效果评估分为以下几项:①优:患者能够正常行走,且日常生活为受到影响;②良:患者恢复基本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恢复达50%以上;③可:患者术后行走功能受到轻微阻碍,关节活动恢复度在50%以下;④差:患者无法正常行走,且存在着明显的关节受限[3]。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描述,计量资料以(±s)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治疗效果对比

56例实验组患者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6.43%(54/56);56例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治疗优良率为76.79%(43/56);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56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9%;5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下肢骨折主要包含了两种类型,胫骨骨折与股骨骨折,在临床的治疗中有多种方式,其中以交锁髓内钉最为常见。而交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够显著,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动力化治疗则是一种控制骨折治愈不佳的有效手段,在交锁髓内钉治疗中联合动力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通常,动力化治疗应在患者术后6周时进行,避免早期使用所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还需要严格掌控治疗的时间,避免因为治疗时间过晚而出现骨质硬化的现象。此外,有临床研究认为[5],通常骨折发生与治疗后,使较多的血清因子进入到骨折的愈合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功能,血清BGP、IGF-1、EGF以及OPG水平均为骨折愈合的重要指标,其能够对成骨蛋白的活跃程度起到较为优质的影响作用,同时还能够调节骨折的代谢活动,极大的提高了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BGP、EGF以及OPG是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而IGF-1则能够有效的反映出骨代谢与骨质形成的情况,体现出骨折治疗过程中,骨愈合的活跃程度。在此次研究中:56例实验组患者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6.43%(54/56);56例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治疗优良率为76.79%(43/56);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9%,远低于对照组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陈华伟,蔡延禄,林冬杰,等.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5,28(3):13-15.

[2]王晓飞,吕长虹.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1):4405-4406.

[3]闵竞,何盛江,郑华,等.交锁髓内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J].重庆医学,2015,42(25):2988-2990.

[4]杨尚远.下肢骨折患者行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临床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8(166):128-129.

[5]向自力.早期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1):7-9.

猜你喜欢

交锁髓内动力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高原地区交锁髓内钉配合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48例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有限扩髓静态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中医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伤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