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17-03-07高秀云吕淑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常规

高秀云,吕淑华

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中心卫生院,山东胶州 266316

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卧床而缺少活动,致使下肢血流循环不畅所致,常见于骨折患者的治疗当中[1]。下肢静脉血栓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例如疼痛、肿胀,甚至是肺栓塞,对患者生命存在严重威胁。因此,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必须对护理方式的应用引起重视,有效控制下肢静脉血栓[2]。为了明确护理干预措施对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作者选取了2016年8月—2017年9月该院骨科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骨科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一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为护理组,另一组实施常规骨科护理措施,为常规组。护理组中包括24例男性患者和1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36.5±2.8)岁,其中左下肢骨折患者22例,右下肢骨折患者18例;常规组中包括23例男性患者和1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 19~77 岁,平均年龄(40.5±2.1)岁,其中左下肢骨折患者23例,右下肢骨折患者17例。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骨折,该次研究获得了全体患者及其家属的签字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普通的骨科护理方式,主要内容有:患肢固定;用药监督与护理;抗感染与抗菌护理;疼痛护理等等[3]。护理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骨折事发突然,通常属于意外受伤,加之其剧烈的疼痛感以及给患者带来的生活阻碍,致使很多患者在心理上都难以接受,因此,在患者入院后,要积极进行接诊,并引导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在手术前后,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感和焦虑情绪[4]。

1.2.2 饮食护理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饮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科学的饮食可以通过加强患者营养供给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5]。所以,在术后,需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高饮食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降低脂肪、胆固醇和盐摄入量,嘱咐患者多喝水,多食蔬菜与水果。

1.2.3 体位护理 骨折患者术后活动多有不便,为了避免对患者某一肢体造成长期的挤压而致血流不畅,需要定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卧床静养期间,可用枕头垫高患者下肢,促进血流循环,同时起到缓解肿胀的作用[6]。

1.2.4 术后锻炼 在患者恢复一定体力之后,可为患者制定床上的运动计划,加强肢体的锻炼,并定期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例如关节活动按摩、被动肌肉按摩等等,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和功能退化;嘱咐患者适当活动下肢远端,例如脚趾等;当患者恢复肌肉力量之后,可以进行一些主动的床下身体锻炼,比如体位交换、行走锻炼等等[7]。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采用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维度,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次试验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护理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5.0%(2例),常规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0.0%(8例),护理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χ2=4.224 3)。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36例),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2.5%(25例),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

3 讨论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当中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因此骨折患者需要卧床静养,减少活动,而实施上,长期卧床是不利于患者恢复的,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患者下肢会出现血流循环不畅、静脉壁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等问题,从而导致静脉血栓[8]。

因此,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需要通过心理护理、活动锻炼等方式加强患者对骨折的认识,掌握并了解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方式,提高其对护理的依从性。

在该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5.0%(2例),常规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0.0%(8例),护理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36例),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2.5%(25例),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率,保证患者病情的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可以在骨科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1]陈丽华.护理干预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5):1015.

[2]丁敏.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5):428-429.

[3]刘淑红.护理干预对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1):99-101.

[4]吴苗苗,施谧,胡飞虹,等.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762-1765.

[5]宋桂芹,王玉萍,苏红梅,等.骨折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2):77-78.

[6]旋律.骨折术后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2017,11(5中旬版):10.

[7]黎海燕.股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5(17):70-71.

[8]刘伟媚.预见性中医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0):93-94.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常规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常规之外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