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ESP教学实践研究
——以“学术英语”课程为例

2017-03-07

关键词:学术英语英语课程学术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大学英语ESP教学实践研究
——以“学术英语”课程为例

刘晓阳,许宗瑞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近年来,国内关于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探讨越来越深入,但教学实践案例较少。本文对“学术英语”教学实践进行了描述分析,包括课程属性、教学目标与内容、教材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对大学英语ESP教学的启示,并针对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文章旨在通过教学实例分析来解决ESP教学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并为同类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

大学英语;ESP教学实践;学术英语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自2002年以来,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和创新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不仅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日益走向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道路,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新的变化。近年来,不少学者专家提议将ESP(English for Specific/Special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当中,并对大学英语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的梳理和界定。例如,《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把大学英语分为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专门用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包括职场英语和学术英语,而学术英语又进一步细分为通用学术英语和专门学术英语(文秋芳,2014)。这种概念的厘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大学英语教学所涵盖的内容,从而能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其中,大学英语ESP课程的建设尤其成为了专家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

二、ESP研究与大学英语教学

国外的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不断地拓展和细化,已经涵盖了ESP分类、教学方法、需求分析、教材设计、师资培训、语料库研究和评估测试等多个层面(谷志忠,2010),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国内的ESP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对于ESP的介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以对国外文献和理论进行介绍和探讨为主。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个行业领域的对外交流逐渐增多,社会上对于既精通英语又懂得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量增加,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围绕大学英语究竟应该走传统的EGP道路还是迈向ESP方向各抒己见。蔡基刚(2004)曾经明确指出,随着我国中小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通用英语,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向ESP教学的道路。而王守仁(2013)则认为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英语能力依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大学阶段的通用英语学习比中小学阶段更具复杂性,它体现的是高等教育的特点,因此大学阶段的通用英语学习应该保留。在此争论的基础上,文秋芳(2014)提出ESP并不能完全取代EGP,两者之间应该互为补充,并存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之中。从教学内容上看,EGP围绕文化交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ESP则以学术交流为中心,培养学生在学术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

然而,以上争论基本上是在理论层面上的探讨,笔者认为各高校应该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找到一种适合本校学生的行之有效的课程设置模式,使两类课程互为补充,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善和提高。这种课程设置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能够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

三、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术英语”课程实践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省属农林院校,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英语水平低于少数来自经济较发达地的学生。近几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学生的整体水平较以往有所提升,全校大学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在80%左右。我校大学英语课程以通用英语为主,分为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两个部分。学生入学即进入基础阶段的学习,一年之后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进入提高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拓展类课程,例如跨文化交际类课程或者是高级大学英语课程等。近年来,在我校国际化办学方针的引导下,各学科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学生对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逐渐增强。在针对不同学院的学生和部分教师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我们在二年级拓展类课程中开设了“学术英语”。这里所说的“学术英语”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教授的是跨学科的共核语言技能。我们期望该课程能够在通用英语课程和专门学术英语之间形成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地从EGP的学习过渡到到ESP的学习阶段。同时,也期望能从实践教学当中发现问题,并得到一些启示,为今后同类课程的开设提供案例和依据。

(一)“学术英语”课程概述

1.课程属性

“学术英语”课程由“学术英语阅读”和“学术英语视听说”两个部分组成,分别开设在大学英语第三和第四学期,每学期4个学分,属于提高阶段的拓展类课程,也是大学英语的必修课程。学生在完成第一、二学期的通用英语课程的学习并且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后,即可选修该课程。

2.教学目标与内容

“学术英语阅读”主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有效的阅读技巧来理解学术语篇,分析段落和句子的结构,学习相关学术词汇,并训练学生进行类似文本的写作,事实上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在了一起。“学术英语视听说”主要培养学生听懂学术讲座、了解学术讲座的常见结构、在听的过程中做笔记和进行口头汇报的能力,同时也会进行针对性的听力技巧的训练和跨学科常见学术词汇的讲解。

3.主要教材

“学术英语阅读”与“学术英语视听说”分别采用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编著的《学术英语阅读》与《学术英语听力》为主要教材。其中《学术英语听力》这本教材所呈现的一些学术讲座,是以雷丁大学真实的学术讲座为脚本录制的,这些讲座的授课对象是修读学位课程的英国本土学生和国际学生,语料真实自然。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自主编写了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讲义,并从国外网站以及一些知名大学的网页上收集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材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4.教学模式

以上两门课程均采用了传统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每个学期60个学时中有12个学时由学生在自主学习教室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教师负责在线上答疑解惑、布置、检查作业或者组织在线考试。此外,个别教师还利用手机建立微信课堂,上传一些学习资料,其中既包括重难点的讲解,也有自编习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启示与建议

“学术英语”课程在我校2015级学生中开设已有近一年的时间,选修的学生来自全校十几个专业。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的满意程度较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对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从不同角度获得了一些启示并对大学英语ESP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大学英语ESP课程的设置要科学合理

2007年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曾经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教育部新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大学英语ESP课程的设置也要体现这一原则,既要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大学英语ESP的内涵。蔡基刚(2013)指出ESP应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注重的是不同学科中的共性的语言技能,即学术交流能力。ESP和各学校开设的化工英语、土木工程英语、法律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是不同的,后者一般是以翻译和词汇教学为主的双语或全英语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我校这类专业英语课程一般都由各院系自主开设,主要由相关专业课教师来承担授课任务。该课程一般在学生入校后的第五或第六学期开设,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我们在开设“学术英语”课程之前,充分考虑到它与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以及通用英语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把学术英语课程放置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拓展阶段,使之成为通用英语课程的延伸,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与各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相辅相成,和谐一致的。除此之外,针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也是ESP课程设置的关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升学的需求密不可分,同时也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紧密相关。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诉求,才能科学合理地解决课程属性、开设时间、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从而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2.根据课程需求编写高质量的ESP教材

教材的编写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ESP教学,尤其是学术英语教学,传授的是“专业领域内进行学习、研究和工作的共性东西,即语言交流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蔡基刚,2013:59)。具体说来,这种能力包括文献搜索、批判分析学术信息、描述实验研究、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学术论文、以及与他人进行学术讨论等各个方面。教材的编写应该以培养上述能力为指导思想,提供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语篇供师生从词汇、语法、语篇和语域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讨,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事实上,我们在选择“学术英语”教材时,发现目前国内教材的编写和开发与课程的实际需要有一些脱节,可供选用的范围很窄。有些教材选用的阅读文章较为过时,有的缺乏配套的练习,还有一些教材前后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最终选用了引进版的国外教材。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了解国内ESP教学的发展现状,积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和讨论教材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编写出高质量的ESP教材,以供广大师生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另外,各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需求,编写具有本校特点的ESP教材。

3.利用“慕课”等资源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伴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逐渐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走向了多样化。有些教师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来提升教学效果。尤其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逐渐兴起为ESP教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王守宏 刘金玲 付文平,2015)。学生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听取世界一流名校的的教授针对本专业课程所做的讲座。这样以来,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用英语和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既是学习ESP的过程,也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当然,这也要求学生要有比较扎实的学术英语的基础,能够听懂常用术语、了解学术规范并能够在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提升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重要性。此外,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展示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以翻译和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也可以制作微课,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来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我校“学术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充分利用了校内外网络平台包括手机的微信功能,采用了上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4.加强ESP教师的培养

目前国内ESP教学主要由英语教师或者其它专业教师来承担,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师资都存在各自的问题。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不足,在教学上往往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而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不够精深,课堂教学经常局限于英汉互译,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随着大学英语ESP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着教授ESP课程的紧迫任务。尽管有些专家指出,大学英语ESP所要教授的是跨学科的共性的学术英语知识与技能,并不需要教师在某个专业领域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但它与通用英语依然存在差异。因此,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ESP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和相关部门可以邀请国内外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多做教师的需求调查(夏继梅,2012)。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委派教师到具有先进经验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获得较为直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我校在“学术英语”课程开设前期,曾派教师参加了有关学术英语课程设置与评估的研讨会。之后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开阔教师视野、提升学术英语教学能力十分有益。

四、结语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关于大学英语ESP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探讨越来越深入,但具体的实践教学案例并不多见(余樟亚,2011)。通过我校大学英语ESP教学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ESP教学应该综合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开发优质教材、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师资培养也是促进ESP课程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1]文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1-8.

[2]谷志忠.高校ESP教学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 [J].外语电化教学,2010,(5):25-29.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4]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观[J].外语界,2013,(6):9-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1):56-60.

[7]王守宏,刘金玲,付文平.“慕课”背景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 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97-101.

[8]夏季梅.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难点与出路[J].外语教学理论与研究,2012,(2):6-8.

[9]余樟亚.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实践研究与启示[J].外语界2011,(5):56-61.

刘晓阳(1971-),女,安徽巢湖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许宗瑞(1981- ),男,安徽滁州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翻译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学术英语英语课程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EA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转型刍议
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探究
研究生英语基础与EAP能力培养之关系探讨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