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天津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

2017-03-07杨亚东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5期
关键词:天津市能源经济

■ 杨亚东

浅析天津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

■ 杨亚东

本文主要分析了天津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应该从改变发展方式入手,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另外应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财政资金的投入,健全税收和财经政策体系,提高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从而使低碳经济在天津市顺利实施。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财政投入

实施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2016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频发,发生频度、持续时间和影响区域都较以前有所增加,严重的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采取多种方式予以防治。

近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已处于强大的发展态势,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从排放量来看,2013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80亿吨,已占到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6%,超过美国碳排放量50%左右,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根据 《中国低碳金融发展2014年度报告》对碳排放趋势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将达到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国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

从能源消耗来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差,单位能耗较大,已渐显畸形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所需能耗虽较以前有长足的进步,但快速的增长仍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消耗和浪费。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每l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为2.72万吨标准煤,是日本的3倍、德国的3.4倍、美国的2.2倍,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过高的能源消耗而取得的经济发展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仅给我国带来资源危机,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001-2010年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在90%以上。2013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总消费结构中的占比约为76%,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为67%,这还是创了历史新低。而同时期的世界平均水平约为30%左右。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市仅占国土面积约7.2%,却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单位面积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这种能源消费结构的不科学性造成我国对煤炭、石油等能源依赖性相当高。面对巨大的能源消耗,煤炭产量已近极限,大量的进口煤,不但给我国煤炭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带来了巨大的能源安全隐患。由此可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依赖,增加拥有广袤辽阔地域而蕴藏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的利用,走低碳经济之路,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2014年国务院制定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市作为国务院定位的 “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应如何发展,使我们处心积虑营造的高速增长不再承付极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风险,找寻一条有自我特色的发展道路。

天津市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阻力因素

(一)能源消费结构因素

天津市长期以来一次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2013年天津市煤炭消耗占一次能源比例40%,外购电比例只有20%左右,而北京市为20%和70%以上;天津市天然气年使用量为33亿立方米,而北京达105亿立方米。虽然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在能源消耗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但天津市作为直辖市,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且毗邻首都,其能源消费结构也亟待调整。

目前天津市也在逐步加大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利用地理和环境优势大力推广风能、地热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利用技术,居民采暖和部分工业生产以煤改燃,但受技术成熟度、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获取量等因素的制约,未来一段时间内,清洁能源利用量还难明显提升,以煤炭等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二)产业结构因素

天津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比例较高,生产总值比重约为50%;工业发展的重化特征还十分明显,重工业产值规模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80%。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偏低。随着空客A320、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大型重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工业能源消耗将持续增加,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比较困难。节能减排的任务对天津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将形成更为严峻挑战。

(三)刚性能耗需求增加因素

“十二五”期间是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随着天津市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市人口总量将持续增加,常住人口总量达到1600万;2015年底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85万辆,并仍保持增长势头;建筑规模持续扩大, “十二五”末城镇建筑存量突破4亿平方米,由此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四)财政投入资金投入因素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投入。2014年天津市成功入围财政部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争取国家18亿元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2015年天津市共投入节能减排项目资金275亿元,在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等方面加大建设和提升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从整体投资情况来看,财政投资仍显不足,其中重点项目中国家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等资金不足总投资的30%。

低碳经济发展建议和设想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多年来,天津市政府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耗能高污染大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整改和关停。但根据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已超过50%,天津市在这个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国务院为天津市的定位,天津市应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政策,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利用北方经济中心的城市地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金融产业,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激发 “双创”活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着力打造生态城市环境,大力发展服务业,利用政策机制削减和遏制高耗能和高环境污染产业,积极利用资金、税收、人才等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科技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建设和转向知识密集、高附加值、能耗低排放少的生产型企业给予鼓励,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构成绿色制造体系,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不断优化工业产品结构。

(二)推广低碳创新技术

创新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加大高效创新技术的投入力度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天津市应着力清洁煤利用技术的创新,如收集并存储碳分子技术等;通过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新技术的市场竞争力;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适时开发核能。同时加大对现有保留的钢铁、水泥、电力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低碳技术改造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领多种资本投入

低碳经济的起步和发展前期资金投入相当巨大、技术改造难度高,没有政府的强力的支持是难以实现的。2013年我国设立了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节能减排建设和改造项目。2014年天津市成功申请成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在此基础上可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政策,结合天津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大财政投入,并以此为投资导向带动社会资本进行低碳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如PPP等多种投资运行模式,带动私人投资、社会资本和银行资金进入节能和低碳技术领域。加快低碳经济建设。政府也可采取多种形式的优惠鼓励政策,如贷款贴息等,提高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

(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是关键问题。财政预算应考虑设立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新能源开发等科目,用于专门核算低碳改造和研发方面的收支情况。财政资金可通过多种方式对项目投入,比如政府采购、专项基金、贷款贴息等,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又可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

另外,在运行模式上可采取多样化形式,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以股权投资形式,参与企业的重大技术改造、节能及循环经济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推广等项目,在技术改造完成或企业形成规模效益后以股权交易、转让等方式退出,所得收益再用于投资其他项目,实现基金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

(五)增加人才引进和培养

低碳技术多为高精尖新技术。要想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大量前沿科技人才必不可少。以风电领域为例,近些年天津市利用东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设计、建造了多个风电项目,但风电产业技术人员比较欠缺,也缺乏完善的地方设计建设标准和规范。这就需要大量培养和引进人才,保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项目良好运行。

(六)通过财经政策改革鼓励能源消费结构转变

资源税和消费税是引导能源结构转变的重要税种,但由于税收面小,致使对节能设备和节能产品的生产推广收效不大。应根据当前形势,及时完善税收体系,调整范围和内容,制定新能源税种,奖优罚劣。鼓励企业开发研制和使用新技术、新能源,调整企业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的使用率。

同时,通过差别化电价政策、差别化水价政策、污染环境收费政策、节约和有效利用土地优惠政策等相关政策、规定,对节能环保行为进行奖励,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处罚。

综上,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习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说到,我们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天津市应该正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集思广益,扬长避短,采取多种方式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保持新模式的经济增长,稳步发展提供基础和保证。

参考资料

1.2015 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3.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4.2015 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

6.BP、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7.国际能源署(IEA)相关报告.

(作者单位: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责任编辑:陈秀丽

猜你喜欢

天津市能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