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媒体统战工作

2017-03-07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王 维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刍议新媒体统战工作

王 维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从广义来说,新媒体统战是指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的统战工作,这也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主要特点。目前,新媒体统战工作在理论储备和实践积累方面尚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工作队伍、平台载体、内容形式、组织协调五个方面。做好新媒体统战工作,要提高认识,树立全局意识;选贤任能,设立专人专岗;整合资源,进行重点研发;改变文风,鼓励形式创新;减少层级,加强统筹协调。

新媒体;统一战线;现状;对策建议

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等传播途径,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终端等传播设备,向公众提供信息资讯的媒体传播形态[1]。新媒体技术和产业在中国出现时间不长,发展速度却很惊人。据CNNIC的报告,截止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7.31亿,手机网民 6.95亿,网站总数482万个,三成网民使用线上政务办事,超四成企业开展在线销售与采购[2]。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统战工作也成为统一战线领域近年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亟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以探索完善。

一、什么是新媒体统战工作

从狭义来说,新媒体统战就是指对“新媒体代表性人士”开展的统战工作,具体来讲,就是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即“搭台”的人)和“网络意见人士”(即“唱戏”的人)开展的统战工作。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据粗略估算,新媒体从业人员数量在1000万左右,包括新媒体企业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人普遍年纪轻、学历高、头脑活,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已经明确将其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一部分,纳入统战工作对象。网络意见人士则分布在各行各业、各类新媒体平台上,变动性强,人数更难估计,情况更难掌握。以微博为例,在微博上粉丝数100万以上的博主有16641人,粉丝数1000万以上的博主有572人[3],他们常常成为公共话题或集体行动的发起者、推动者,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关键作用,也是统战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

从广义来说,新媒体统战是指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的统战工作,这也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主要特点。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三次浪潮,我们正处在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信息化时代,这是人类文明史的新阶段。技术革命必会导致与之相应的独特社会状态,网上学习、网上办公、网上社交、网上购物、网上娱乐,等等,新媒体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参与形式。从这个意义上看,新媒体统战是把所有统战干部和统战对象都包含在内的,是覆盖了统一战线所有领域和环节的。仅以基督教和天主教为例,2001年互联网上涉及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中文网站、网页仅有7100多个,2009年8月发展到4667000个左右,到了2013年8月这个数字达到惊人的23894238个[4],可见新媒体统战工作形势之严峻。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新媒体对统一战线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平面的拓展,即统战工作领域和范围的扩大,而是立体的重塑,即统战工作的所有领域、各个环节都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变。本文中的“新媒体统战”即指广义上的“新媒体统战”。当然,在新媒体环境中开展统战工作主要依靠的是新媒体代表性人士,而教育、引导新媒体代表性人士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团结力量,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

二、新媒体统战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新媒体在中国兴起的时间不长,新媒体统战进入我们视野的时间就更短。党中央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继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后,2016年7月中央统战部正式组建八局专门负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2017年2月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俞正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突出加强网络统战工作。但新媒体统战在理论储备和实践积累方面尚有很多不足,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对新媒体统战的认识比较模糊,重视程度不足,认为“新媒体”只是“新阶层”的四类人之一,而“新阶层”又只是统战对象的十二类人之一,因而投入新媒体统战工作的精力极其有限,给予的关心支持不够。这些人没有意识到新媒体本身就是信息通道、网络节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许多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就是通过新媒体爆发的,也有许多集体行动是通过新媒体酝酿的,不抓好这个“牛鼻子”就做不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也有的领导干部因此视新媒体统战为“烫手山芋”,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生怕说得不对、拍照拍得不妥,被网民抓住“小辫子”,只想“敬而远之”、“息事宁人”。

(二)工作队伍问题。新媒体统战缺乏专门人才,通常由宣传处、综合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处等部门分管部分工作。但有的统战干部往往囿于繁忙的机关工作,精力有限、专业背景不对口,对新媒体领域缺乏深入研究和持续关注,对媒体运营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不多,对网络互动的特点、规律把握不够,一旦遇到问题常常束手无策,有的甚至采取激化矛盾的错误应对方法,没有前瞻性、预见性地开展工作,扩大影响。

(三)平台载体问题。目前,统一战线相关部门在新媒体上搭建了很多平台,中央和地方各级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都建设了网站,很多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像政协的手机APP系统、佛教协会的活佛查询系统等等各具特色的应用也有不少,但是形成品牌、影响力大的并不多。有的平台匆匆上马、匆匆开发,技术不成熟、用户体验不好;有的平台疏于维护,很长时间才更新一次内容,毫无新意。

(四)内容形式问题。在新媒体统战平台上,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从传统媒体上原封不动照搬过来的,缺少再创作、再加工,从段落安排到文字风格都不太符合新媒体阅读传播规律,“官气”和“书生气”太重;所采用的形式也大多是中规中矩,以新闻报道和政策宣讲为主,即时性、交互性、参与性不强,吸引不了广大统战对象持续关注、持续阅读。

(五)组织协调问题。新媒体具有突出的“去中心化”和“自组织”特征,传统的通过“准入”、“许可”、“审查”控制信息源的治理模式已经很难发挥作用。网络舆情的爆发往往是非常突然的,应对这些问题也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快速反应、步调一致,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高超的工作艺术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统一战线涉及到民族、宗教、港澳台等热点话题,责任尤其重大,但目前条块分割、层层审批、界限分明的传统工作方式显然难以满足形势变化的需要。

三、新媒体统战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逐渐展现出它改变社会互动模式乃至重新塑造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力量。如何对其进行团结引导,也成为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妥善解决的现实课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新媒体统战工作要积极尝试、勇于创新,在探索中求完善、求发展。

(一)提高认识,树立全局意识。行动需要思想的引领。做好新媒体统战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重视,站在“大统战”的高度认识新媒体统战工作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未来新媒体将成为人们获取资讯、表达政治看法和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据统计,腾讯新闻日活跃用户达8300万,今日头条日活跃用户超过6000万,微博月活跃人数达到2.97亿,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89亿。因此,新媒体统战不是“选修课”,不是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工作,而是每一个统战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必考题。我们习以为常的统战理论和工作方法都要置于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重新作答。

(二)选贤任能,设立专人专岗。新媒体工作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现在统战干部往往是兼职干、业余干,很难兼顾,可以考虑招聘熟悉新媒体领域的专门人才,设立专人专岗承担起相关工作。但设置专人管理并不意味着“摊大饼”、“铺摊子”,而是要集中力量、精准施策。新媒体从业人员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集中分布在知名大学附近的商业楼宇和产业园区内,网络意见人士则集中活跃在几个较大的网络综合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抓住这些重点区域、重点人物,设立工作组长期跟踪、长期对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整合资源,进行重点研发。新媒体是一个“烧钱”的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产品开发后还需要不断升级、维护。如果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建设,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方式不但增加了地方统战部门的负担,而且分散了力量,浪费了资源。以微信公众号为例,维持基本运营不难,但是要保证天天发布内容并且有内涵有新意,至少需要3-5人的团队。统战系统可以考虑“捏指成拳”,将现有资源整合起来进行重点研发,打造精品,再进行共享,充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整合。

(四)改变文风,鼓励形式创新。做新媒体统战工作,要善于推陈出新、主动学习、主动融入,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改进工作方法。要主动参与和融入到相关在线论坛、网上沙龙中,用青年的语言、网络的语言、时代的语言开展思想交流。例如,中央统战部的微信公众号“统战新语”,推出的文章问题意识鲜明、篇幅短小精悍、图文并茂、注意采用网络语言,适应了新媒体时代“浅阅读”、“数字化阅读”、“快餐式阅读”的特点,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未来统战领域要通过丰富内容、改变文风、创新形式,多打造一些这样有影响力的网络品牌。

(五)减少层级,加强统筹协调。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集体行动成本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从发生到引爆不足24小时。统一战线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既涉及到统战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也涉及到统战部门内部的协调分工,还涉及到不同统战对象之间的协调合作。要想做到快速应对、快速处置,将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一是要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做好应急预案,减少审批层级,提高反应速度。

总之,未来的统战工作必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的,必然要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必然要采用新媒体的表达方式,也必然要遵循新媒体社会的规律与特点,新媒体将贯穿、渗透于统战工作的所有领域、所有环节。我们必须树立“大统战”观念,注意提高媒介素养,切实做好新媒体统战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构建最大的“同心圆”。

[1]李伟权,刘新野.新媒体与政府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3.

[2]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

[3]李贞.霍金秒成微博“大V”[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4-15(09).

[4]赵冰.“网络宗教”活动在中国的发展及管理[EB/OL].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15/03/340445.html

责任编辑:温冠男

D613

A

1671-1262(2017)03-0028-03

2017-07-10

王维,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政党制度、统一战线与民主党派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