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恢复湿地守护绿色家园

2017-03-07○文/

绿色天府 2017年2期
关键词:黑颈鹤若尔盖泥炭

○文 / 德 科

恢复湿地守护绿色家园

○文 / 德 科

“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80多年前,革命的队伍历经生死考验,踏遍千山万水来到阿坝,将红色火种播撒。在这里,红军跨越了最艰苦卓越的草地——若尔盖湿地。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

若尔盖湿地之秋

位于若尔盖县境内的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6570.6公顷,1994年经若尔盖县政府批准建立,1998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被建设部列为“国家自然遗产”,2008年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保护区不仅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还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被誉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原始、没有受到人为破坏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

若尔盖湿地像一块晶莹无暇的碧玉,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祈佑着穿其而过的母亲河——黄河——拥纳众流东去,润泽着广袤的中原大地。

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

由于若尔盖地区有着平缓的地形、密集的河网、丰沛的降水、寒冷的气候和广泛发育的冻土,沼泽湿地在此得到很好的发育。若尔盖湿地也因其沼泽面积之大、分布范围之广、沼泽率之高,成为青藏高原地区面积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

若尔盖湿地不仅面积大、分布广且组成类型丰富。据研究,若尔盖湿地由六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的沼泽组成,各种沼泽类型在不同地貌部位上相互联结,形成许多巨大的复合沼泽体。沼泽地表常有季节性积水或临时性积水,沼泽下发育有季节性冻土,可达一米。且在湿地下埋藏着约19亿吨的泥炭,占全国泥炭总储量的38%,是我国最大的一片泥炭沼泽。

著名的中国黑颈鹤之乡

黑颈鹤,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亦是我国濒危物种。但这种珍贵的高原鹤尤其偏爱若尔盖湿地。每年3月下旬,水草还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从温暖的南方越冬而归的黑颈鹤便在这片美丽的沼泽湿地上开始准备繁殖。若尔盖湿地是黑颈鹤的集中繁殖区,这里的鹤种群数量达1500余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黑颈鹤之乡”。除了黑颈鹤,这里还有胡兀鹫、秃鹫、大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近40种,野生植物362种,脊椎动物196种。

由于若尔盖湿地地表生长着茂密的沼泽草甸,植被发育良好,生境极其复杂,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因此生物多样性丰富,成为众多动植物理想的家园。

沙化危机入侵湿地

作为青藏高原最大的沼泽湿地却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由于若尔盖地区兴起了长达3年的疏干沼泽,扩大牧场运动。开挖排水沟长达上百公里,致使许多沼泽被排干,湿地生态被破坏。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下,若尔盖沼泽湿地严重退化,水位下降,沼泽植物群落退化,野生动物数量减少,鼠害严重,沙化现象严重,沙化面积超过2万公顷。

全面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

为恢复和有效保护这一片珍贵的高寒沼泽湿地,面对湿地退化危机,保护区坚决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湿地修复工作。近年来,保护区采取“填沟还湿、限牧保湿、治沙保湿、灭鼠还湿、种草养湿”等措施,对退化的湿地进行修复,实施沟壑扎堵608处,恢复沼泽湿地面积2759 hm2;沙化土地治理1374.6 hm2;固体废弃物清理1200 hm2;鼠虫害治理3003 hm2;植被恢复99.6 hm2。同时积极探索湿地恢复模式,实施花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生态堤坝1740米,提高花湖湖泊水位52cm,湖泊面积由215 hm2扩大到650 hm2,扩湖面积达435 hm2,恢复花湖湿地及周边半湿沼泽干沼泽892 hm2,并对牧户兑现草场淹没补偿费244758元/年。按照《四川若尔盖湿地(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实施方案(2015年)》,对四川若尔盖湿地(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970410亩进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每亩4.75元,一次性补偿460.95万元;季节性禁牧还湿26000亩,每亩年补助80元,年限3年,每年度兑现208万元,3年共计补助624万元;禁牧还湿16000亩,每亩年补助90元,年限3年,每年度兑现144万元,3年共计补助432万元。

做好科研监测工作。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高寒湿地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校开展了保护区动植物本底调查、泥炭资源调查、地下水和补水河流水位监测等各类科研监测工作。

做好巡护工作。保护区临聘当地有威望的21名牧民为管护人员,以五个保护站划村分片有序开展日常巡护工作,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区资源管理、生态公益林管护和宣传教育能力。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若尔盖湿地管理局利用“世界湿地日”、县两会等活动发放藏汉双语编制的湿地保护宣传资料和宣传挂历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生态保护意识。

加强合作与交流。保护区与国际鹤类基金会合作,在若尔盖县三所试点学校开展环境教育项目,编制了适用于若尔盖各类中小学的双语版若尔盖湿地环境教育乡土教材《阿克琼拉》(试用本),已进入三所试点学校课堂。

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湿地生态保护举措,湿地生态系统得以不断恢复,最明显的便是湿地候鸟栖息地发生了变化。2016年若尔盖县境内鸟类种群较往年明显增多,中央电视台也播放了“侯鸟在迁飞,生态在变化”新闻报道,在国内引起了极大影响。

湿地保护任重道远,对湿地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块高原玉璧能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作者系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黄露霜

猜你喜欢

黑颈鹤若尔盖泥炭
增温与干旱双重变化对若尔盖泥炭CH4排放的影响
近3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污泥炭的制备及其在典型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泥炭发酵产生物甲烷的研究
归来吧!精灵(连载六)
归来吧!精灵(连载四)
神奇的黑颈鹤
泥炭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绿龟
在若尔盖草原(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