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这样和学生共读绘本的

2017-03-06胡昕

中国教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马蒂蜥蜴画板

胡昕

近年来,绘本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好的绘本画面精美、文字简洁、版式灵活,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审美等综合素养。目前,许多学校都把优质绘本引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绘本的教育价值。

就绘本阅读教学来看,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绘本有不同的教学选择;同一绘本因学生的年龄、阅读的目标不同,也有不同的教学选择。笔者试以小学四年级《艺术大魔法》绘本阅读课为例,谈谈教师在绘本教学中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一、让绘本成为课堂的主角

绘本是运用一组图画表达一个故事或一个主题 [1]。美国插画家大卫·威斯纳创作的绘本《艺术大魔法》,讲述的是性格形象迥异、对绘画的认识和理解完全不同两只蜥蜴,在各种碰撞后的互相融合,体现了艺术的无极限。这本书中的文字很少,仅有两个人物的对话。

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应该是绘本本身。阅读的开始活动是“10秒看封面”。学生凭借及时的记忆,注意到画面中人物的身份、造型、周围的环境等内容。可10秒的时间毕竟太短,还有一些细节未能细看。再次出现图画时,大家纷纷睁大眼睛边看边发言补充,把封面上人物的姿态、物件的色彩、背景中的细节以及画面中的作者、译者、出版社等信息都“一网打尽”,还有学生根据书名推测了故事的内容。这时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书本身成了学生最关注的对象。学生对这本绘本的阅读兴致被激发出来,始终带着好奇和探究的心情直面对绘本的内容,兴致勃勃地主动阅读。

让绘本成为课堂里的主角,教师要想办法点燃学生想要挑战阅读的“斗志”,让书本走到前台和儿童“坦诚相见”。

二、让儿童成为阅读的主人

儿童是绘本阅读的主人,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图读文,积极想象,理解世界。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要放下权威的身份,以一个共同的阅读者身份,聆听儿童的观察与思考,与他们平等讨论,从中更好地了解儿童、理解儿童,进而向儿童学习。

1.聆听每一个孩子的想法

故事的开始,小马蒂从远处飞奔到了正在绘画的达芬蜥的身旁,学生看到了小马蒂兴奋地想称赞蜥蜴大哥的画,却撞倒了画板,并估计画笔落下后会把画弄脏。学生观察图画细节的眼光非常敏锐,注意到画旁边的小模特,骄傲地摆出了蒙娜丽莎的造型。接着三张连续的画面以组图的方式安排在一页里,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

生1:我看到小蜥蜴把画板架到了仙人掌上。

生2:我看到大蜥蜴好像不愿意小蜥蜴画画,他怕太吵大蜥蜴,因为画家都需要一个宁静地画画。

生3:我看第二幅是小蜥蜴把大蜥蜴的画板拿走了,经过文字看,原来是大蜥蜴把画板借给了小蜥蜴。

生4:我觉得这三幅图放在一起就是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创新。你看,第一幅图大蜥蜴挺傲慢的,他不太想借小蜥蜴东西,就借一个画板,但是小蜥蜴并没有因为没有画架就气馁了、不画了,画家让我们要坚持,还有创新。

在学生个性化地解读图画内容时,教师全心全意地聆听,不插话、不打断、不评价,只做共情的呼应,让每一个孩子都安心、大方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体会。事实上,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的想象力,能把绘本中独立的画面连贯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也在阅读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搭建畅通交流的网络

教师悉心的倾听,会带动学生之间专注倾听,后面发言的同学往往是在个人理解和前面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做补充、完善或反对、质疑、提问。教师通过串联不同学生的发言,让学生之间互相对话、交流,搭建同伴间无障碍地畅通交流网络,引发思维的交锋碰撞,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

例如,在读到小马蒂把颜料画到了达芬蜥的身上这幅图时,

生1:我认为达芬蜥的意思是把他画到画纸上,小蜥蜴以为达芬蜥让颜料把他画到他的身上,然后画了他一身。

师:你觉得小蜥蜴有错吗?

生1:嗯……有錯。

师(追问):错在哪?

生1:没理解好。

师(面向全体):其他人有其他观 点 吗?

生2:我觉得小蜥蜴马蒂没有错。因为他以前没有画过画,而且达芬蜥说你画我好了,那小蜥蜴马蒂肯定会理解为在他的身上画画啊。

生3: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达芬蜥说的应该是语文的理解能力,不应该是画画的理解能力。你看画画,他肯定是在一张纸上画。然后,语文就是语言嘛,所以我觉得是马蒂语文没学好。

师(面向全体):你觉得马蒂有问题,对吗?有没有人要反驳他的观点?

生4:其实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他们两个理解的方式不同。

生5:马蒂有错也没错。没错是因为他没画过画,不知道应该画在哪儿;有错是语文没学好。

学生在互动中不仅能读懂这个故事,并且能感受到其中的节奏变化,对沟通、交往这样的话题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在编织这个交流网时,教师要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把全班同学看做一个完整的对话场域。当有学生说:“老师,您看。”教师要及时提醒:“你是要让大家明白你的想法。”这样其他同学就清楚,发言是面向全体同学发表观点,交流体会。这样,教师在共读的现场适当地点拨,在整个班级营造畅通的交流网络,使阅读活动分享丰富、多元、开放,在把学生的认识或讨论指向深入的同时,营造了和谐的交响。

3.链接真实的生活体验

打通阅读与真实生活体验的链接,把生活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融入阅读中,实现教育及生活,生活及教育。

故事中达芬蜥说的“画我”和马蒂理解的“画我”完全不一样,同一个词原来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这样的沟通问题,生活中不是也会遇到吗?小马蒂开始不被允许绘画时的沮丧,到得到允许后的欣喜,让学生体会到想做的事即使被拒绝、被看不起,但只要真心地想做,也许转机就会出现。

马蒂性格中的天真、乐观、不怕犯错、主动修正过错、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不自我设限、勇于追寻内心的想法等品质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很接近。当学生讨论故事中自己和谁比较像时,大家在马蒂身上或多或少都找到了相同之处,也有学生表示觉得自己有达芬蜥身上那份严谨和刻板。在这样的链接中,学生能感受到,其实读书就是认识生活、了解世界,也是在读懂自己。

4.组织创意的参与性活动

绘本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源泉。故事中的小马蒂玩转了多种绘画素材,而作者每一个画面的巧妙构思与引人入胜的表达方式,也给学生艺术的感染,激发了他们绘画创作的欲望。课堂上学生也用故事中涂抹、泼洒、滴、点等方式自由创作一幅抽象画,他们凭着自己的想象和直觉创作,在画布上肆意旋转,泼洒,把线条和色彩处理得层次鲜明,杂而不乱。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主张通过美育以养成健全的人格,认为:“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得创在及欣赏的知识,而普及与社会。”[2]学生在绘画活动中体验自由表达、创作的乐趣,让他们也把心中激荡的“魔法”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参与性活动受到艺术审美的熏陶。

三、融价值观教育于无痕

儿童的学习特点是无意识学习占优势,在无意识中获得丰富的认知经验。[3]在绘本阅读中,儿童通过阅读图画,慢慢接受各类知识,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养成各种能力,建构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故事中的达芬蜥由打破到重构、破茧新生,创作不再一板一眼、墨守陈规,大肆挥洒他的笔触和想象力,而马蒂像最初的达芬蜥那样认真画起了肖像。在这样的对比中,成人与儿童、严谨与活泼、繁复与简约、创意与胡闹……矛盾的两者之间的调和与和解,给学生带来关于“平等、友善、和谐、创新”的辩证认识与思考。

关于这是什么主题的绘本讨论,学生提到的关键词有艺术、创意、友谊、成长、变化等,这是一个立体、综合的过程。学生多元解读,内化对主题的再认识,建构价值观,获得思维和精神的双重成长。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要发展人的个性,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都有待我们去发掘。在绘本阅读课上,教师的注意力始终在学生身上,学生的注意力则在绘本的阅读与分享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创造有利于相互交流的共读氛围,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持或反馈,引导学生多读多发现。通过绘本阅读,学生可以获得一生受用的态度、习惯、方法和能力,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阅读、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最好平台。

參考文献:

[1]郝广才. 好绘本如何好[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2]蔡元培. 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郑荔. 绘本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家庭与家教,2008(4):37—39.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马蒂蜥蜴画板
匹诺曹蜥蜴鼻子长
蜥蜴男孩
会魔法的马蒂
怪表风波
新年的礼物
特别的生日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