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除“本地人”“外地人”间的心墙(感悟)

2017-03-06周少来

环球时报 2017-03-06
关键词:本地人外地人常住人口

周少来

4日晚,北京地铁上一男子辱骂两名推广扫码女孩的视频流传甚广。视频中,该男子全程脏字不断,“一帮外地人”“滚”等字眼格外刺耳,地铁上其他乘客却大多安静旁观,这让我国部分城市“外地人”与“本地人”间的矛盾再度成为舆论热点。

如果有人问:“您是什么地方人?”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再三:我爸是“陕西人”,我妈是“四川人”,父母早年支援西部开发,工作生活在青海,我生在青海,童年成长在陕西,考学来到北京,并留京工作。然后反问:“您说我是哪里人?”

若对方接着问“您有北京户口吗?”“在北京买房子了吗?”“没有北京户口,孩子能在北京上学吗?”……,答案会越来越复杂!这就是多元开放社会的身份困惑,也是流动性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如果溯宗寻祖、甚至“上查五代”,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我从哪里来?”。

以北京为例,最早的“本地人”可能仅有“北京猿人”,当年的蛮荒之地一变而成繁华都市,其实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徙流民、实京师”过程。

从“金中都”“元大都”,一直到朱棣迁都“北平”,改名“北京”,人口一直在一二百万的区间徘徊。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常住人口从1949年的400多万,增加到1978年的800多万。随着改革开放的“流动大潮”,今天北京的常住人口已超过2100万。

“人口混杂”也是全国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人口流动,带来的是竞争与活力。正是大量“外地民工”,支撑着各地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开发。广东东莞市的虎门镇,“本地”人口不过10多万,“外地人”高达60多万。不管老市民、新市民,都是中国公民、城市居民,这正是各地政府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新老市民、城乡居民“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的。

那么,“本地人”与“外地人”之辩缘何而起?他们在“争辩”什么?“排除歧视”之说又为何一再泛起?户籍制度“分割”了城乡之民,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政策之利,又强化着身份差别。加之,“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复杂化互动关系:“本地人”满腹抱怨“外地人抢占工作、挤占房子”,“外地人”满腹委屈“本地人歧视外地人、谩骂外地人”。

其实,在竞争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就业、住房、生存等方面的竞争压力,不仅存在于“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同样也存在于“本地人与本地人”“外地人与外地人”之间,这是流动社会的活力所在,也是现代社会的动力之源。

最终,多元和谐的城市治理,不仅需要消除“制度之墙”“政策之墙”,更需要消除人们之间的“心灵之墙”。我们都是城市平等之一员,都拥有平带相待的权利和义务。“您是哪里人?”不但“说不清楚”,也许“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您是否遵守法律?是否道德高尚?是否宽厚待人?”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尊重,让我们的心灵温暖而靠近。心灵不再“一墙之隔”,拥挤而陌生的城市也许会更美好。▲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政治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本地人外地人常住人口
本地人
本地人
本地人,外地人
西安市常住人口超一千万
shock of THE NEW
皱眉人
北上广或迎人口拐点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
沉默的堰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