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的本质

2017-03-06罗振建张成明

理论月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共同利益本质力量

□罗振建,张成明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重庆 400064)

论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的本质

□罗振建,张成明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重庆 400064)

学习和研究统一战线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不能不深刻把握统一战线的本质。我们在本文中将原研究成果的“共同利益基础上团结合作”进一步概括为合作共赢,指出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的本质,集中体现为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本身固有的根本性质,是统一战线产生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统一战线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根本联系,是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原则。

统一战线学;合作共赢;统一战线的本质

“统一战线学,即统战学是关于统一战线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由统一战线学原理、统一战线思想史、统一战线史和统一战线工作等分支学科按照一定原则而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整体。”[1]其中,“统一战线的本质是统一战线学的逻辑起点”[2]。统一战线的本质,事关统一战线的性质和特征、目标和任务、范围和对象、功能和结构、战略和策略等基本问题,事关统一战线的产生发展、兴衰成败。学习和研究统一战线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不能不深刻把握统一战线的本质。我们在重庆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的《统一战线学研究》一书中专门就统一战线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统一战线的本质就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团结合作”[2]34,并从统一战线的根本目标、共同基础、利益关系、性质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深化对统一战线本质的认识,我们将之前的研究成果“共同利益基础上团结合作”进一步概括为合作共赢,指出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的本质,集中体现为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本身固有的根本性质,是统一战线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根本联系,是统一战线产生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原则。

1 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本身固有的根本性质

合作共赢集中体现了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在无产阶级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政治生活中有不同的特殊形式和具体表现,是统一战线的精髓。

1.1 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合作与共赢的统一

为了避免歧义,我们在这里首先声明,所说的统一战线是指广义上的统一战线,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古今中外的一切统一战线,不是指狭义上的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或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因此,我们在本文中所说统一战线的本质,也是从广义上说的,不是从狭义上说的。

那么,统一战线的本质是什么?这就需要从统一战线的一般规定中去探求。众所周知,统一战线是一些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政党、民族、国家等社会政治力量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结成的联盟。简而言之,统一战线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从统一战线的一般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统一战线有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联合,即团结合作,一个是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前者可以精简为合作,后者可以提炼为共赢,二者合称为合作共赢,即是统一战线的本质。

合作共赢,就是统一战线各主体要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照顾同盟者利益,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巩固和发展更加平等互利的团结合作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共同实现、维护和发展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合作共赢,集中概括了统一战线的核心要义:为共赢而合作、合作为了共赢;集中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基本公式:共赢——团结——共赢,即从共赢出发、通过团结、实现共赢;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建立统一战线、建立什么样的统一战线、怎样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问题,即为了共赢而合作、实行共赢的合作、合作服务于共赢。过去,我们讲统一战线的本质,只注重讲合作、讲团结、讲联合,忽略讲共赢、讲互利、讲共享;现在,我们讲统一战线的本质,也不能只讲共赢、讲互利、讲共享,而不讲合作、不讲联合、不讲团结,而应该把合作与共赢有机统一起来,讲合作共赢。

1.2 大团结、大共赢是合作共赢的统一战线本质在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本质上的特殊表现

既然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的本质,那么它同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本质(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本质)的关系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二者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3]。众所周知,这是贯穿《共产党宣言》的一个基本思想。1950年毛泽东把这个基本思想高度概括为“无产阶级必须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4],使之成为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根本指导思想。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解放自己,就要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以及这些现象所产生的根源。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最伟大的革命。因此,无产阶级在保持自身团结统一的同时,必须在不同的革命阶段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集团、政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共同敌人,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斗争。他们不仅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307,而且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3]307,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283。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两个绝大多数人”、“两个少数人”的精辟论述,不仅深刻地阐述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运动的本质区别,而且深刻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和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统一战线的本质区别。在他们看来,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少数人的、为少数人谋利益,概括地说,是小团结、小共赢;而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本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概括地说,是大团结、大共赢。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正是大团结、大共赢本质的生动体现。正如李瑞环指出,“围绕大目标,建立大联合,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5],强调“实现大团结大联合,说到底离不开大目标。有了大目标,大团结大联合才有广泛的基础,统一战线才有前进的方向;围绕大目标,才能超越分歧、凝聚人心,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团结起来、联合起来”[6],为了大目标需要大团结、实现大团结需要大目标这个道理不能变[5]265。由此可见,对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说,大团结大共赢只是统一战线本质的特殊形式。

1.3 大团结大联合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本质的一个方面

从现有资料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统一战线的本质还没作过明确的直接表述。最早明确提出统一战线的本质是邓小平。1950年6月6日,邓小平在中共重庆市第二次代表会议上作《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报告时说:“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战略策略原则的具体运用,它的本质就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7]。在这里,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关于统一战线本质的论断。

1.3.1邓小平关于统一战线本质的论断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本质特别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本质的论断,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邓小平在《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报告的上下文特别是关于“统一战线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7]155、“在统一战线中保持党的领导”[7]156等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所说的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他所说的统一战线的本质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本质,具体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本质,不是其他阶级、阶层、政党、集团、民族、国家等社会政治力量的统一战线本质。

1.3.2邓小平关于统一战线本质的论断是关于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的论断。这一论断比较准确地反映当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本质。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在邓小平1950年6月6日作《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报告的同一天,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当前总的方针是什么呢?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为了孤立和打击敌人,就要把人民中间不满意我们的人变成拥护我们。”[8]毛泽东提出“全党都要认真地、谨慎地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要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把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起来”[8]259,“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样一来,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就孤立了,地主阶级就孤立了,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就孤立了,帝国主义在我国人民中间就孤立了”[8]260。为了孤立敌人,必须团结大多数;团结大多数是为了孤立敌人。由此可见,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对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共同认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合作共赢的统一战线本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殊形式。团结大多数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本质的一个东西,孤立敌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的论断中共同富裕只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的话,那么邓小平关于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的论断中团结大多数只是统一战线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说邓小平关于“团结大多数”的论断涉及的是统一战线本质中团结方面的话,那么邓小平关于“孤立敌人”的论断涉及的是统一战线本质中的共赢方面。过去,我们对邓小平关于统一战线本质的论断存在着片面性的认识,只看到团结大多数的一面,没有看到孤立敌人的一面。我们应该准确完整地理解邓小平关于统一战线本质的论断。

邓小平关于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的论断,科学地提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特别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本质。能否据此推而广之地认为这就是统一战线的本质呢?显然不能。其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如果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本质等同于一切统一战线的本质,那么不仅混淆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而且还抹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阶级性、先进性。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既提到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统一战线反对敌人,也提到敌人结成统一战线来反对我们。例如,马克思致奥古斯特·倍倍尔的信中说资产阶级政党还会“彼此和解,并结成统一战线来反对我们”[10]。如果没落的反动统治阶级建立的统一战线也能团结大多数,做到大团结大联合,还有新兴阶级革命的胜利吗?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剥削阶级建立的统一战线不可能团结大多数,更不可能做到大团结大联合,甚至根本不愿意大团结大联合,否则剥削和统治的对象就变成少数了,也就没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两个绝大多数人”与“两个少数人”的本质区别问题了。因此,不能把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本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本质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本质等同于一切统一战线的本质。

第二,如果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本质等同于一切统一战线的本质,那么不能科学地揭示爱国统一战线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国内社会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方针和任务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实现了从主要为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改造服务转移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爱国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11]。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求最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最大公约数。由此可见,爱国统一战线的本质是最广泛团结、实现中国梦。如果仍然把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作为统一战线的本质,那么不仅不能反映爱国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发生的根本变化、根本任务实现的战略转移以及具有空前广泛性、巨大包容性、鲜明多样性、显著社会性等特征,而且还混淆了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统一战线的本质区别,也就不能揭示爱国统一战线的本质。

1.4 合作共赢的统一战线本质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离开现象的抽象本质是不存在的。合作共赢的统一战线本质也要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统一战线,即政党统一战线,其本质是合作共赢。对此,有的专家学者指出“我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之间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合作共赢关系”[12],认为“合作共赢是推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稳步发展,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基础”[12]65,“合作共赢不仅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也是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13],强调“一部多党合作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共赢史。这种合作,既体现在革命时期,也体现在建设和改革时期;既体现在政治建设方面,也体现在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这种共赢,既体现为中国共产党支持各民主党派分享共同利益,也体现为照顾其具体利益;既体现为照顾其物质利益,也体现为照顾其政治利益”[13]7。在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合作实践中,各民主党派之所以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形成和谐的政党关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始终坚持并做到了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合作共赢这一统一战线的本质创造性运用到国际关系,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合作共赢精神,强调“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1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15],并实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合作共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本质。

2 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产生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共赢是统一战线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是维系统一战线各主体之间团结合作的纽带;合作是实现统一战线各主体共同利益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是统一战线产生和发展的外在标志。合作共赢是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依据,是关系统一战线兴衰成败的生命。

2.1 共赢是人类合作得以实现、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和落脚点,是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统一战线所讲的共赢是指统一战线各主体实现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的统称。这种共赢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险时候,化敌为友,共同御敌,求得中华民族利益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各取所需,实现各自的政治目的。例如1939年8月,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了各自战略目标结成的暂时统一战线,延缓了双方爆发战争的时间。三是共享统一战线取得的成果。例如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中,我们提倡让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成果。不管是什么样的统一战线,没有共赢,就不会有真正的团结合作,就没有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2.1.1 一切社会政治力量参加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自身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6]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亨利·巴麦斯顿(1784-1865年)指出:“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我们应当以这种利益为指针。”[17]1989年,邓小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9]330这表明,一切阶级、阶层、集团、政党、民族、国家等社会政治力量从事一切政治活动都根源于自身利益,都是为了通过影响社会政治来获得或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分配。

维护自身利益是统一战线中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争夺领导权或者保持独立性的根本依据。放弃争夺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自身的独立性,就放弃了更好实现自身利益的机会,甚至使自身利益受到极大损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一方面猖狂地对中国进行侵略,另一方面又鼓吹中日友好,共创“大东亚共荣圈”。这种以牺牲中国独立和主权的中日合作是不可能为中国人民接受的。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王明等人先是提出要武装保卫苏联,而把自身民族利益放在次要地位,后又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实质是一切经过国民党,将统一战线领导权送给国民党,都是极其错误的。

2.1.2 共同利益是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维系统一战线中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团结合作的纽带。如果一种政治力量只顾各自利益,统一战线建立不起来。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是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共同利益。恩格斯指出:“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18]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之间共同利益越多,凝聚力就越强,统一战线就越牢固;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之间利益分歧越大,排斥力就越强,统一战线就越脆弱。可以说,共同利益压倒利益冲突则合,利益冲突压倒共同利益则分。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将它视为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但是,当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凶残的侵略扩张时,他们又和前苏联等共产党政权结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正是基于他们的共同利益。当然也正是在二战后自身利益压倒共同利益,导致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解体。

2.1.3 共赢是统一战线得以建立、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条件。要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既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不顾共同利益、他人利益,也不能只讲共同利益而长期牺牲自身利益、他人利益,而必须处理好共同利益与自身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实现统一战线各主体的共赢。如果合作的结果是双输,那这种合作是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是必然破裂的。如果合作的结果是单赢,一些社会政治力量感到利益受损,就会退出统一战线,甚至走向统一战线的反面,造成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恶果。只有在“1+1>2”共赢的情形下,不同社会政治力量才有可能结成联盟、实行合作。例如,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是以前苏联为首的原东欧国家结成的军事同盟,前苏联搞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对原东欧国家高压控制,肆意干涉内政,严重损害了原东欧国家利益,不但使华约成员国离心离德,成员国由1949年成立时的8个减少到1990年的6个,并于1991年7月华约正式解散,而且使华约成员国在前苏联解体后纷纷加入北约。

只有合作的结果是共赢,合作才能可持续发展。要建立长期、巩固的统一战线,就要确保统一战线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与自身具体利益有机结合,实现长期共赢。例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比较注重合作共赢,从1949年成立到目前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其成员国由12个增至28个;南非非国大与南非共产党、南非工会大会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结成了以非国大为首的三方政治联盟,保持了迄今20多年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持续蓬勃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并做到了合作共赢,建立了思想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

2.2 合作是实现共赢的必要手段,是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要求和标志

统一战线所讲的合作是指统一战线各主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联合行动或相互配合。这种合作可能是长期的、稳定的,也可能是短期的、临时的;可能是公开的、紧密的,也可能是秘密的、松散的。为了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主张尽最大可能、用一切机会与同盟者实行合作。正如毛泽东在1939年7月向陕北公学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同学讲话中指出:“一定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长期合作,凡是可以多留一天的,我们就留他一天,能够争取他半天一夜都是好的,甚至留他吃了早饭再去也是好的”[19]。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也说过:“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20]

人们为什么需要合作?荀子在《王制》篇中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这就是说,人的个体能力是有限的,但通过合作方式,形成群体力量则是无穷的。从人类社会的角度讲,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为了解决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与需求的多样性矛盾,必须要求人与人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合作共赢关系。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完成某些艰巨、复杂的任务,往往会围绕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自觉寻求合作,集中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完成任务,进而分享合作成果,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不同阶级、阶层、集团、政党、民族和国家等社会政治力量之所以结成联盟,就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之间存在共同利益,有着共同目标,甚至达成了合作协议,是否就必然结成统一战线了呢?还不一定。如果统一战线的目标、纲领、主张等只停留在协议或声明上而未付诸实际行动中,那么这样的统一战线还不是真正的统一战线,还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只有不同社会政治力量认识到了共同利益,提出了共同目标,达成了合作协议,并采取了相互支援与合作的行动,统一战线才真正建立起来。这时,共同目标就成为统一战线中不同社会政治力量行动的旗帜,共同协议就成为统一战线中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团结合作和共同行动的准则和评判标准。只有这样的统一战线才有凝聚力,才能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优势。因此,实际行动中的团结合作是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标志,是统一战线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统一战线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最主要手段。

总之,离开了共赢,合作就失去了动力,合作契约就不可能达成,合作就无法实现,统一战线就不可能形成;离开了合作,共赢就失去了实现的手段和基础,统一战线各主体的共同利益也就难以实现,或者至少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实现甚至只能部分地实现。

3 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根本联系

合作共赢决定着统一战线的性质、内容和范围,关系着统一战线的建立与破裂、壮大与缩小、持续与中断,是统一战线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根本联系,是贯穿统一战线全过程各方面的主线。

3.1 合作共赢贯穿于统一战线的始终,并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合作共赢作为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参加统一战线的目的,贯穿于统一战线的始终。古今中外存在过各种各样的统一战线。这些统一战线,有的以一种社会政治力量为主,有所谓的“盟主”、“中心”、“首领”,有的则是平等的联盟、合作;有的有较强的约束力和组织形式,有的则是松散的联合;有的较为长期稳定,有的则短暂多变;有的是革命的进步的,有的则是反动的落后的,等等。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统一战线,其内部合作共赢都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统一战线内部也存在着利益分歧与斗争,但这些分歧与斗争是以不破坏合作共赢为前提。如果没有合作了,统一战线也就解体了;如果没有共赢了,即使存在共同利益,合作也将不可能持续,统一战线也将名存实亡。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战国时期虞、虢两国互相支援,多次联合成功抵抗晋国吞并。后来虞国君主贪图晋国钱财,不仅不支援虢国抵抗晋国,反而让晋国军队通过虞国去消灭虢国,这样两国结成的统一战线就名存实亡了。

3.2 合作共赢的变化导致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发展或衰亡

世间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统一战线各主体的利益也在合作中不断变化。各种社会政治力量的共同利益是客观的,但能否认识到共同利益,对共同利益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以及与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共同利益的权衡取舍都影响着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特别是统一战线带来的实际成果能否为大家共享,对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发展或衰亡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例如战国时期,燕、赵、韩、齐、楚、魏、秦七个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朝秦暮楚这个成语正是当时社会政治力量频繁分化组合的反映。秦国正是运用“连横”策略,拆散敌国的“合纵”策略,统一了中国,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3.3 合作共赢是判断统一战线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判断统一战线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只能是合作共赢。凡是能够实现合作共赢的统一战线,就是成功的,反之则是不成功的。其中,能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战线,就是革命的、进步的;反之则是反动的、倒退的。例如,战国时期,从中国历史减少战乱、渴望统一的总趋势和秦国封建制相对于其它国家奴隶制的进步性来看,燕、赵、韩、齐、楚、魏六国的合纵策略无疑是落后的、倒退的,甚至是反动的。只有无产阶级建立的统一战线,才能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最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最进步、最广泛、最久远的统一战线。

4 合作共赢是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原则

科学理论只有指导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合作共赢是我们理解统一战线的本质进而把握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法规的钥匙。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持续蓬勃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根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统一战线成员一道,在中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通力合作、利益共赢。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坚持合作共赢的根本原则。

4.1 合作共赢是解决统一战线内部分歧与矛盾的根本原则

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必然存在共同利益与自身利益、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就会化解或缓和,统一战线就会得到巩固和发展;解决得不好,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就会更加尖锐,内耗会越来越大,并可能分道扬镳。例如,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定都天京之前,大家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两年多时间由广西金田村打到江苏南京城,建立了太平天国,军队由两万多人发展到近百万;定都天京后,胜利在望时,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终于酿成一场互相残杀的天京内乱,加之石达开的出走,革命反而彻底失败了。

如何解决好内部矛盾?仅考虑共同利益,或仅考虑自身利益的“单赢”策略都不能解决好这些矛盾。只有坚持合作共赢的根本原则,才能实现统一战线各主体利益共享、共赢,才能更好地化解内部矛盾,维护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合作。坚持合作共赢的根本原则,一要有合作理念,坚信合则两利,分则双输,不管有什么样的矛盾,都要顾全大局,不要让分歧破坏团结合作;二要有共赢理念,有活大家干、有饭大家吃,一起挑水、一起摘桃,不得吃独食、垄断摘桃,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维护共同利益、兼顾他人利益。

4.2 合作共赢是科学确立统一战线的根本目标、方针政策的根本准则

要建立统一战线,做好统战工作,首先要运用求同存异思维,找到统一战线当前阶段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合作共赢的基点。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这个阶段合作的目标口号,才能科学制定这个阶段的战略策略、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总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特点提出不同的统一战线根本目标、口号,以最大限度地团结这个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力量。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就是在“打倒军阀”这一根本目标上找到了合作共赢的基点,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新局面。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救国”这个根本目标上,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找到了合作共赢的基点,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了广大的同盟者。目前,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根本目标和最大公约数上找到了全体中华儿女合作共赢的基点,必将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上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的根本目标确立后,还需要形成合作协议,甚至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战略策略来规范统一战线内部团结合作行为,来化解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和分歧。而这些合作协议、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等是否合理、科学,评判标准仍然是合作共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些根据地实施“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斗争、单赢政策,破坏了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实施“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合作、双赢政策,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割资本主义经济的“尾巴”的斗争、单赢政策,窒息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合作、双赢政策,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4.3 要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时刻遵循统战成果共赢共享准则

统一战线中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合作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但是,如何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是统一战线各主体,尤其是统一战线领导者的重要任务。如果协调得好,大家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通力合作,就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取得的成效会远远大于各方单打独斗所取得的成效之总和;如果协调得不好,各方之间就会貌合神离、勾心斗角、互相拆台,取得的成效就会远远低于各方单打独斗所取得的成效之总和。因此,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必须坚持共赢原则,对同盟者平等相待,照顾同盟者利益,力求使同盟者顾全大局、共同奋斗,确保实现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确保合作成果共同分享;统一战线的同盟者也必须坚持共赢原则,以大局为重,尊重领导者,同领导者通力合作,共同实现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各方合理关切,在推动自身发展时兼顾各方共同发展。

4.4 要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弘扬通力合作精神,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成果上同心同享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和”文化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和”用诸政治,其本质即注重各种力量的团结合作。孟子在《公孙丑下》篇中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道出了团结合作的重大作用。我们都熟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也记得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吃水悖论。这说明,人多力量大是有条件的,或者说统一战线的威力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四条:一是必须思想认识上同德;二是必须在前进方向上同向;三是必须在拼搏行动上同行;四是必须在合作成果上同享。由此可见,在统战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这个法宝的威力,必须牢牢抓住合作共赢这个统一战线的本质,一方面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另一方面必须本着通力合作精神,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成果上同心同享,增强圆心的向心力、凝聚力。

[1]罗振建.统一战线学研究综述[G]//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庆社会科学年鉴(2011年卷).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2:214.

[2]罗振建,吴文华.统一战线学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33.

[3][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2,490.

[4]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7.

[5]李瑞环.务实求理: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6.

[6]李瑞环.辩证法随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2.

[7]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5.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58.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4.

[1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5-09-23(5).

[12]李弦.合作共赢—构建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基石[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63.

[13]陈喜庆.合作共赢是巩固发展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原则[J].中国统一战线,2010(11):7.

[1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

[15]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主持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N].人民日报,2014-11-30(1).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17]王荣堂,姜德昌.世界近代史(修订本):下册[M].北京: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358.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46-147.

[20]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0.

责任编辑 赵继棠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2.012

D613

A

1004-0544(2017)02-0061-08

罗振建(1957-),四川渠县人,法学学士,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历史研究室主任、教授;张成明(1965-),重庆荣昌人,法学硕士,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副教授。

猜你喜欢

共同利益本质力量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破坏发展环境,就是挑战东北人民共同利益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怀疑一切的力量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