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洋文化语镜的产品设计研究

2017-03-04杨海生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海洋文化产品设计

摘要:本文以连云港市为例阐述了海洋文化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连云港海洋文化如何深入、系统的挖掘、整合。提出了海洋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相融合的产品开发思路。

关键词:海洋文化、产品、设计

引言:连云港是中国东部沿海最早开发沿海疆土、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近海交通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生成海洋文化的重要港口城市。海洋孕育这里众多文化的母体,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几千年的沧海桑田,使得连云港与海洋有着无法割舍的文化渊源。连云港的海洋文化既有其它地区海洋文化的共同特征,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

一、连云港海洋文化产品现状

连云港是一个新兴的海滨旅游城市。如今旅游已成为连云港经济的新增长点,据统计2016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多亿元。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连云港的海洋文化产品也呼之欲来,当笔者进行实地调研一番后发现,连云港海洋文化产品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文化产品存在四方面问题和不足。第一,海洋文化产品种类单一,工艺粗糙的低端海洋文化产品;第二,连云港海洋产品文化内涵承载不足,未能将连云港悠久的历史和海洋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设计中。第三,海洋文化产品无特色,所售商品与其它沿海城市雷同,缺少地域特色;第四,以人为本的需求文化产品开发欠缺,海洋文化产品针对性和适用性较差。

二、挖掘海洋文化精髓和内涵

连云港地处黄海之滨,东夷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以海洋为母体逐渐直接催生连云港海洋文化价值取向的民俗文化,如在诸多"开洋、""谢洋"等鱼事活动中,形成的"船灯庙会"、 "鱼市节"、"船文化"、"请盐神"、"祭海神"等;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连云港有种类繁多的海洋饮食文化,自古海州湾自古就是天然渔港,品种超千种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海洋食物,其当地就有"煮豆丹" 、"烧海参"、"蒸鲍鱼"等名菜达200种之多。作为欧洲贸易、出口日、韩以及东南亚,最便捷的东方出海口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欧亚路桥文化。另外还有间接演变而来的如徐福东渡文化、孔子文化、海州湾文化、淮盐文化等诸多文化载体,也已经深深的根植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的各个方面。这些不论是间接文化还是直接文化都在哺育着、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引领着、改变着这片土地的人民走向文明和未来。这是浩瀚的大海赐予这里生活着的人民最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三、海洋文化产品开发的思路

1、嫁接式的海洋文化产品开发

连云港的海洋文化大多为自然遗存且大多沉寂于山坳或海角之间,这些遗存有些是刻在石头上的一段铭文或图腾符号、有些是一处山涧残破的建筑、有些是一个断崖上开凿的山洞、有些是一件考古出土的老物件、有些是一个散言碎语的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也有些是一个不知何年开始流传至今的乡间民俗……。不过这些文化遗存与现代的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根本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如今这样的海洋文化遗存处于如此窘境,怎么去传承和发扬光大呢?把它们一一搬到城市中,这显然不可取。将它们请进博物馆,也仅限于保护和封存。笔者认为要传承和发扬连云港海洋文化,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这些本土悠久的海洋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提炼,重新创意出代表连云港独特海洋文化的图形语言和文化符号。然后将这些图案和文化符号嫁接到人们日常使用的产品中,这样海洋文化就会搭上现代产品的"顺风车",通过产品买卖、流通进入寻常百姓家,在生活中海洋文化又会与人们朝夕相处,从而渐渐地传承下去。例如孔望山上的摩崖石刻记载了古代佛教文化从西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来的主要佐证,讲述了释迦牟尼"乘象投胎"的佛本生故事,"舍身饲虎"、"涅槃图"等佛本生故事和佛教故事所组成的一幅幅早期佛教从海上传入、佛道和谐的社会生活画面和造像场景。通过研究将这些石刻造像进行现代语言的提炼,使其形象、场景更为生动鲜活,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然后将这些图案、符号精心绘制到造型美观的一套茶具胎体上,通过高温烧制,一套品质精美的茶具展现到人们眼前。此时的这套茶具已经不是一套普通的喝茶器物,而是通过其表面装饰精美的图案符号,向人们传达着2000多年前佛教从印度经过海路由连云港登陆到达中国的佛教故事。这套茶具在发挥它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在发扬和传承着连云港的海洋文化。当然,茶具上的纹饰图案也为茶具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性和温情性,从而唤醒消费者的情感记忆,这也是现代产品设计的必然趋势。如法炮制,将代表连云港海洋文化纹饰图案和文化符号应用到日常生活必需品上,如户外用的太阳伞、手包,吃饭用的锅碗、瓢盆等载体上,会对连云港海洋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就有非常重要的促进。

2、以人为本的海洋文化产品开发

设计的目的是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设计。李砚祖先生说过:"出于技术水平、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判断什么是好的设计的永恒标准。但是只有一项是不变的,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关注,把人放到第一位。"人在生活中需要什么产品,我们就应该设计什么样的产品,对于文化产品开发设计业也是如此。例如追求浪漫是年轻男女的专利,而大海是缔造和传达浪漫的地方。海边的阳光、沙滩、海浪、卵石、微风总能给人们带来温馨、浪漫的情怀。尽情享受浪忙情怀的同时总想用某种富有魔力的信物将两人紧紧绑定,去见证爱的甜蜜和幸福。根据这种需求,再利用连云港本地特有的水晶、贝瓷、黑陶、石头、贝类等材质,采用象征和仿生的設计手法,创意出各种极富海洋文化特色的情侣小首饰,在大海的见证下,根据首饰大小或挂于胸前或戴在胳膊。这时的海洋文化首饰已经变成一枚极富文化内涵、极富纪念意义、极富地域特色的爱情见证体。

总之,连云港本土海洋文化产品的开发必须做好对海洋文化遗存的挖掘、归纳并将其提炼成能充分体现当地海洋文化的地域、历史文脉。借助现代产品让海洋文化重新回到老百姓生活中,使得海洋文化真正做到健康科学的传承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显章 曹莉,《艺术科学与文化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美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4](美)诺曼(Norman,D.A)著;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

[5]郭昊龙,《科学、人文及其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杨海生(1977.11)男,汉族,陕西宝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和品牌设计研究。

本文为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研究---以连云港为例"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15SJD680。

猜你喜欢

海洋文化产品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沿海高校学生海洋观培养与塑造浅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跨文化城市建设研究
近十五年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述评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