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思考

2017-03-04黄国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换土土质软土

黄国华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廖坊灌区管理局,江西 东乡 331800)

1 软土地基概述

1.1 软土地基含义

软土地基主要是指由软土所构成的地基,该类软土中含有较高的水量,压缩能力较强,土的质地较为松软。但是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较差,不能承载过重的压力,具有透水性差、强度低及压缩性能强大等特点。

1.2 软土地基特点

1)透水性差:水利工程中的软基主要由淤泥质黏土构成,该种土质的渗水性能较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分无法及时顺畅的排除出去,而产生淤水现象,影响着建设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提升项目的稳定性。

2)强度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主要成分是软土,软土的强度较差,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严重的塌陷及裂缝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3)压缩性能强大:软土地基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压缩性,与软土地基强度不高有关。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时,工程的各项建设工作会不断的持续推进,导致软土地基承担的压力增大,增加了地基经常性坍塌的发生概率[1]。

2 软土地基工程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注重基底土质实验

基底土质实验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软土地基工程的施工效果及施工质量,在开展软土地基技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数据开展各项操作工作,以基底土质实验数据为基准,确保软土地基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水利工程向着科学化及安全化的生产作业方式发展。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是软土地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对基底土质实验有着较高的要求,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助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制定软土地基技术处理方案

在开展地址勘察测量作业时,要求水利工程施工部门要做好地形地貌、水文调查、工程测量及水利勘察等工作,结合地基环境内的特征与性质,做好软土地基技术方案的合理制定,确保制定出来的软土地基技术处理方案具有经济化、有效化及可行化特点,避免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错误的技术指导,降低对工程的经济损失。

2.3 为基地技术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要想提升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作业能力,要求施工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将其作为软土地基施工中重点考虑的因素,为了确保测量及计算的正确性,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及仪器设备对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确保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土壤热化及剪切力等因素的准确统计,为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技术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4 了解影响软土地基的施工因素

深层次搅拌桩技术处理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掌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施工人员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充分考虑到各个季节影响软土地基的施工因素,对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其对施工时间及施工进度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需要考虑天气及外部环境对软土地基工作开展所造成的影响[2]。

3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 硅胶加固法

硅胶加固法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方法,其在软土地基中应用,需要借助浆管将Na2O.nSiO2溶液引入到软土层中,由于注浆管的侧壁位置处有大量的网状孔眼,透过孔眼,有助于确保溶液能够快速的渗入到软土层中,进而产生化学反应,在活化土表面生成了一种胶凝物质。该凝胶物质在结固化土颗粒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增强及加固软土地基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为了提升硅胶加固法的应用效果,需要将电渗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以扩大地基的硅化范围。

3.2 人工材料加筋加固法

人工材料加筋加固法主要应用到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前,需要将人工合成工程材料覆盖在地基表面上,对建筑物做加固处理,使建筑物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确保软土地基能够承受的住建筑物的承载压力,实现了对建筑物的强化加固,增加了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摩擦力,对确保建筑物的牢固性,防止建筑物出现侧滑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材料加筋加固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主要应用于沉降量不大的软土地基技术处理中,施工部门在开展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土工布垫隔方式,对增强建筑物的侧向约束,提升建筑物的刚度具有重要作用。

3.3 换土处理法

换土处理法作为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方法,通过对软土地基工程实施换土法,对改善区域环境内的土质特性,提升地基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换土处理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将水泥和灰土代替软土来使用,有助于促进地基承载能力的提升,确保软土能够符合水利工程施工要求,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及施工质量。换土处理法的施工操作方法较为简单,用其他土质或材料来替换软土,使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大大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以保证。但是,换土处理法在实施及开展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施工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将施工地位置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由于换土处理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受地理位置约束,通常会采取远距离的运输,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施工地周围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案。

3.4 桩基法

桩基法作为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的重要方法,该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软土层厚度相对较大的工程中,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通过桩基将建筑物产生的荷载作用在持力层上,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按照受力原理对桩基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种,其中,由于桩身无法与软土层形成一定的摩擦力,按照施工工序要求,可以分成灌注桩及预制桩两种,一般在地基中,主要是使用端承桩。现阶段,通过对软土地基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了解可知,预制桩的使用较为普遍,具有成桩质量高、施工简便等特点,施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群桩主要是采用从中心到两侧施工方法,需要严格按照对称施打及逐排顺序施打方式开展施工工作,防止沉桩情况出现,对桩间土质的密实度造成较大影响,出现难以施打情况的出现。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土体出现内部应力过大现象,进而影响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效果[3]。

3.5 填垫层技术

填垫层技术主要应用在2-3cm厚度的软土质中,为了提升施工质量,在施工前,需要对表层的软土做好相关的处理工作,用强度高及稳定性强的砂石及卵石材料来替代软土材料,该类材料自身的强度及密度较高,压缩性小、透水性好,有助于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对抑制沉降的地基,提升软土层排水固结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在对软土地基材料进行填充时,当发现材料的使用空间较大时,需要使用透水性能较好的材料,来做好相关的排水工作,避免软土地基出现冻胀现象,促进软土地基凝结速度的大大提升。但是在填充砂石过程中,要结合施工地土质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例如,了解碎石、砂砾、粗砂的性质及具体的应用方法,确保能够选择出最佳的砂砾,将其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换填材料。同时,需要做好相关的施工前准备工作,清除施工地周边的杂草,用专业的排水技术做好积水清理工作。各项施工工作都需要严格按照按照相关的施工程序开展,将碾压及夯实技术应用到材料填充施工中,有助于强化地基的稳定性。

3.6 添加剂处理技术

添加剂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主要是指将生石灰及水泥等材料作为一类添加剂,进而改变软土层的成分及结构,使软土层能够凝固成为一种高强度的土体,提升软土层的强度及稳定性。但是该种处理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软土土壤与所添加材料之间的配合比,提升土壤的含水率,防止土壤过于干燥,充分展现出其在水利工程中的施工效果,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4]。

4 结 论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水利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我国的全面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分布,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各地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施工条件及施工方法存在着一定差异。为了能够提升软土地基的施工效果,需要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严格按照软土地基施工要求开展各项施工工作,合理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丁毅.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21):135-136.

[2]吴学斌.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吉林农业,2017(16):61.

[3]吕秀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7,3(07):265.

[4]段景波.论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7(20):183-184.

猜你喜欢

换土土质软土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研究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温湿度对铜绿丽金龟卵生长发育的影响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厌倦
“换土+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