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正阳门城楼前的庙宇

2017-03-03刘鹏

北京档案 2017年1期
关键词:正阳门关帝瓮城

刘鹏

正阳门瓮城内有两座庙,西侧为道教寺庙关帝庙,东侧为佛教寺庙观音庙。1914年,原先封闭的瓮城被拆除后,那里变成了开阔地,关帝庙和观音庙随即露出。这两座庙曾经香火不断,每日前往求签者络绎不绝。特别是关帝庙,内城的九座瓮城内都建有庙宇,除德胜门、安定门供奉着真武大帝外,其余几座均供奉着关公,其中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当属正阳门翁城内的关帝庙,它的影响力超过旁边的观音庙。遗憾的是,这两座庙已在1967年被拆除了。时值新春佳节之际,再和大家说说这两座曾经香火很旺的庙宇。

关帝庙内有“三宝”天下第一灵验签

正阳门关帝庙也称前门关帝庙,此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由山门、石座、供桌、观圣帝君殿组成。据史料记载:庙内有义、圣、忠、王大字碑和明万历年撰写的碑文拓片,其中部分碑文为董其昌所书。2008年6月,丰台区南苑乡槐房村村民在拆建小房地基时,发现了正阳门瓮城关帝庙的两座著名石碑。其中一座碑的碑文是董其昌所书的《汉前将军关侯正阳门庙碑》,另一座碑的碑文为康熙皇帝书法老师沈荃撰并书的《正阳门关帝庙碑》。据了解,这两座石碑是1968年从正阳门运到槐房的,目前两座石碑已得到妥善保管。

关帝庙内还有一尊明世宗嘉靖皇帝供奉的关帝像,传说最早的关帝像尺寸较小,嘉靖皇帝又命人请木工制作了一尊大像,旧像已经过数百年的香火,曾来占卜的人太多,弃了不吉利,嘉靖皇帝遂命两像同时摆放。庙中有山西工匠张一忠制作的铁聲,重百余斤,聲虽然为铁质,却发出铜音。庙内还有“三宝”尤为珍贵:第一件为三柄大刀,最大的长两丈、重200千克,其余两柄分别为60千克和90千克,均为清嘉庆十五年(1810)陕西绥德城守营都司马国镒在前门外打磨厂三元刀铺定铸。每年农历五月初九,关帝庙都要举行一次磨刀典礼,届时将刀抬出,请三元刀铺的工匠按照普通磨刀法举行仪式将刀磨光,再放回原处,与白云观的洗骨典礼相同。第二件宝物为关帝画像一轴。据说这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手笔,1900年的庚子事变中被德兵掠取。第三件为关帝庙前的明代汉白玉石马,雕刻精细,是明代遗物,清末到民国初年,屡次拆改正阳门一带,石马不知何时丢失。

正阳门关帝庙的香火一直很旺盛,清代杨静亭的《都门杂咏·关帝庙》词中这样写道:“来往人皆拜瞻,香逢塑望倍多添。京中几万关夫子,难道前门许问签?”这首词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前来关帝庙求签的人很多,都说“关帝签”非常灵验。清代著名诗人王世祯当年参加科考前曾到正阳门关帝庙求签,他求得的签语是:“今君庚申未亨通,且向江头做钓翁。玉兔重生应发迹,万人头上逞英雄”。后来王世祯进士中选,本应留在京师,最终却在扬州就任。后来他被提拔为国子监祭酒时,才发现自己一生的沉浮,竟然应验在关帝庙抽取的签语中。京城一直流传着“灵签第一推关庙,更去前门庙里求”的说法。正阳门关帝庙的“关帝签”有着“天下第一灵验”之称。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李若农当年参加咸丰已未科会试时,曾经在考前来正阳门关帝庙求签。他求得的签语是“名在孙山外”。他看后很是失望,以为会名落孙山。没想到发榜时竟考取了进士。他逢人便说,此签实在不灵验。等到殿试发榜,状元为孙家鼐,榜眼名孫念祖,李若农得了个探花,实列“二孙”之后,与签语正巧合。李若农叹服不已。诸如此类的传闻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奇。

关帝庙农历每月十五日,开放庙门接受香火,每年农历除夕到初二开庙三天,游人最多,每当开庙时,庙里庙外坐满道士手抱签筒接待求签香客,百余摊位仍应接不暇,同时庙里还施舍道教善书,如《关圣帝君六十四爻》《关圣帝君桃园明圣经》等。清代杨米人《都门竹枝词》说道:“吕祖祠中好梦留,白云观里访仙游。灵签第一推关庙,更去前门洞里求。”描述了关帝庙虽然面积不算大,但香火之旺盛比白云观、东岳庙这样的大庙一点不差。

观音庙为祠堂改原为祭祀洪承畴

坐落在正阳门东侧的观音庙建于明代崇祯年间。从“样式雷”图样中看到它的布局和关帝庙基本相同,由山门、石座、供桌、观音殿组成。观音庙的建成还有一段传说:明崇祯末年,崇祯皇帝诏爱将洪承畴御敌,授予上方宝剑,朝中文武对他寄予很大希望。松山城破之后,洪承畴投降清朝,朝臣怕伤皇帝的心,便上奏洪承畴已死,崇祯皇帝以为洪承畴殉难痛哭失声,下令在正阳门东侧建祠堂祭祀,并亲笔写下祭文立于庙中。后来,得知洪承畴非但未死,而且已经投降清军,崇祯皇帝听后肺都快气炸了,立即下令停止祭祀仪式,并捣毁庙中供奉的洪承畴塑像和排位,将祠堂改为观音庙。此时,洪承畴投降的消息已传遍京城,老百姓纷纷赶到正阳门祠堂,打碎他的塑像丢进茅厕。洪承畴投降清朝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清顺治帝在紫禁城金銮宝殿加封文武百官,其中洪承畴功劳最大,被封为当朝一品。

顺治初年第一个春节,京城百姓燃放鞭炮庆祝,大年初一早晨,洪承畴睡得正香,忽然闻听护卫报告,有人赠送对联一副,洪承畴接过来一看,气得七窍生烟,问道:“这对联是谁送的?”护卫说:“是护城军早晨巡逻时,从正阳门祠堂前揭下来的”。只见对联上写着:“忠义孝悌礼仪廉,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联缺“耻”,下联无“八”。这分明在咒骂洪承畴是无耻的王八,他能不生气吗?祠堂改为观音庙见证了崇祯皇帝贻笑大方的一段历史。

清朝历代帝王每年在天坛祭祀后,回宫时必先到正阳门关帝庙和观音庙拈香。文中这张1902年拍摄的老照片记录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两宫回銮”时,乘火车抵丰台马家堡后返城,在经过正阳门的时候,慈禧太后走进正阳门瓮城内的关帝庙和观音庙拈香,当时关帝庙城墙上有很多外国人聚集观看,慈禧太后见到后挥了挥手,这个瞬间正好被相机记录了下来。

猜你喜欢

正阳门关帝瓮城
古城池中瓮城的起源、作用与历史发展
论明代北京皇城的瓮城结构
建构主义视角下关羽“关帝”角色的形成
北宋东京开封外城的历史演革
玩转正阳门
鄂尔多斯高原古代城址瓮城的类型学考察
2号线前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