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草原景区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启示
——以那拉提、喀拉峻和巴音布鲁克草原景区为例

2017-03-03陈苏能闵祥凤姜卫兵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喀拉巴音那拉提

 陈苏能,闵祥凤,王 茜,姜卫兵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新疆草原景区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启示
——以那拉提、喀拉峻和巴音布鲁克草原景区为例

陈苏能,闵祥凤,王 茜,姜卫兵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随着新疆草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草原景区旅游开发所暴露的问题也成为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辨析草原旅游与农牧业、森林、生态、以及文化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以新疆三大代表性草原景区为例,分析其景观特色、旅游开发的异同及优缺点,阐明新疆草原景区旅游的特点和内容,指出景区旅游开发存在旅游产品组合单一、景区景点设置不合理、旅游基础资源有待改善、季节制约性较严重和缺乏专业管理和人才的问题,并提出相应4点对策,包括草原旅游产品多样化开发,提升文化内涵;保护生态为前提,加强草原景区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加强草原综合管理,调节旅游淡旺季;加强政策引导,培养人才。

新疆;草原景区;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

我国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分布着广袤的草原。草原除了牧业生产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旅游功能,因其壮美的自然风光而开发成的旅游景区,吸引国内外游人纷至沓来。新疆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拥有五大草原,发展草原旅游前景广阔。

草原景区的旅游开发,不同于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具有上述旅游内涵与特征的综合特点。因为草原的景观生态资源包括了以生产为主的农业资源、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以牧草为主的草原生态资源以及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等。因此,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张岩等[1]国内学者提出,草原旅游的涵义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依托、草原文化为核心、旅游者为主体,以草原景观、草原人文历史遗迹、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接待设施为客体的多层次游憩活动。依托草原生态系统及与其和谐相生的人文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具有生态旅游的特点[1-2]。2017年8月,笔者考察新疆草原生态旅游开发,重点调研体验了那拉提、喀拉峻和巴音布鲁克等代表性草原景区;在观赏风景和体验畜牧科技文化的同时,以发掘草原景区旅游开发的潜力为出发点进行思辨和总结,以期给当地政府开发草原景区旅游业提供启示和建议。

1 新疆草原景区旅游开发现状

新疆的草原面积为5 726万hm2[3],约占新疆国土面积的36%,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7[4]。且新疆草原的类型之多居全国第一,共有11个大类25个亚类、687个草地型[5]。传统生态及民族文化极具特色,草原畜牧业发达,森林资源丰富。

目前新疆主要草原旅游景区共有20个,集中分布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山以及天山山脉,新疆南部主要有巴音布鲁克草原和玉其塔什夏牧场[6]。天山西段南麓分布着广阔的伊犁河谷草原,有著名的那拉提草原、唐布拉草原等,以河谷草甸和高山山地草原景观为主。还有位于西天山向伊犁河谷过渡段的喀拉峻草原,其高山草甸景观尤其独特。其他还有丰富的草原荒漠景观等。笔者主要以那拉提、喀拉峻以及巴音布鲁克等新疆代表性草原景区为例,分析了新疆草原景区共有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1.1 草原景区旅游开发概况

据统计2014年巴音布鲁克景区共接待游客54.34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亿元,2015年1~11月,伊犁州直实现旅游收入112.95亿元,旅游人次1 399.27万,旅游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旅游人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接待人数达10.92万人次,旅游收入逾1 300万,带动景区周边及牧民旅游从业人员超千人。而那拉提所在的新源县截至2016年上半年,接待游客数量达64.37万人次,旅游收入27 058.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73%。

1.2 新疆代表性草原景区的分析

1.2.1 那拉提草原景区 (1)自然地理概况。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境内,那拉提意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地处天山山脉中部,伊犁河谷东端,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属于高寒草甸。总面积约1 800 km2,海拔约1 500~3 000 m,年降雨量约880 mm,夏季平均气温仅20℃。

(2)景区现状。2011年,那拉提旅游风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其服务中心位于那拉提镇,以巩乃斯河上游以及楚鲁特山北坡的山地构成一个东西方向呈窄带状的高山草原。地势由南向北,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并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景区独特的河谷地貌造就了其优美的温带山地河谷草原景观。那拉提草原景区水资源丰富,绿草成茵,具备交错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险要的深峡以及茂密的森林景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牧场;草原展示了哈萨克族民俗风情和乌苏国历史文化俩大主题,游客中心也建立了哈萨克族民俗馆来宣传哈族文化,被誉为“浓缩伊犁草原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3)景区特色。一是在于其高山森林草原风光,那拉提草原每年到6月,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将草原点缀的绚丽多姿,草原中生杂草与禾草组成的植株高达50~60 cm,除此之外,还汇集了高山、河流、湖泊以及冰川、森林等各种自然景观,被誉为具有中国瑞士风光的“空中草原”。

二是在于其独特的哈萨克族文化,哈斯克族人以游牧为主,自西汉起就在此繁衍生息,经过历史的沉淀,那拉提草原形成了哈萨克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天文、地理、医学、音乐等,具有“哈萨克族的摇篮”之美誉,也被列入了世界吉尼斯之最——哈萨克族人口最多的草原。并且景区有意识的建立了哈萨克民俗馆,以便游人了解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以及民族文化。那拉提优美的高山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成为新疆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1.2.2 喀拉峻草原景区 (1)自然地理概况。喀拉峻草原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特克斯县境内,是西天山向伊犁河谷过渡的地带,属于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喀拉峻草原哈萨克语意为“苍苍莽莽的草原”,总面积2 848 km2,海拔约1 305~3 957 m。春夏季多降水,年平均气温6~9℃。

(2)景区现状。2016年,喀拉峻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成为新疆第十家、伊犁州第二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喀拉峻景区气候凉爽、降水丰富、土质肥沃,草质十分优秀,牧草大多为优质的禾本科、豆科、菊科植物,是世界上少有的一流天然牧场。喀拉峻作为“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天山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美学价值最高的区域。

(3)景区特色。喀拉峻草原主要是哈萨克游牧民族的夏牧场,但哈族文化没有那拉提草原悠久深刻。草原景区主要分为东喀拉峻和西喀拉峻。最大的亮点在东喀拉峻,它是整个森林草原景区的精华所在,既有草原风光也有雪山风光,还有森林峡谷等,景观丰富多彩。西喀拉峻则是以连绵起伏的丘陵为主。喀拉峻草原景区建设的优点如下。

一是景点设置较合理,景色特别多样化。尤其让人难忘的是鲜花台观景点,可以将身后的雪山拍入镜头,给人以雄美壮观的感受。三级夷平面观景台还可以瞭望远处花斑森林,景观豪放自然。

二是景点停留时间较合理。喀拉峻草原景区区间车实行班车制,每隔15 min会发一班车,因此游客不必担心在景点游玩时间过久而错过班车,从而可以深度体验草原风光。

三是景点参与性较强。景区观景台一般设置在距离观光车停车点2 000~3 000 km以外,游客可以选择骑马或步行到达观景台,增加游客满足感。

四是景点环境保护较好。喀拉峻草原景区原生态栈道采用废弃原木铺成,还有一种采用生态材料铺成网格状,不影响牧草生长,且可移动性很强,能够随时替换。

1.2.3 巴音布鲁克草原景区 (1)自然地理概况。巴音布鲁克草原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境内,坐落在天山腹地南麓,塔里木盆地之上,旧时也称裕勒都斯草原,总面积23 853 km2,是我国第二大草原,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巴音布鲁克在蒙古语中意为“丰富的泉水”,草原四周雪山环抱,周围山体海拔均在3 000 m以上,年平均降水量276 mm,年平均气温-4.6℃,是我国第一大亚高寒草甸高山草原。

(2)景区现状。2016年,巴音布鲁克景区成功晋级为国家5A级景区。巴音布鲁克景区草原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盛,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牛羊资源丰富,盛产“草原四宝”:“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巴音布鲁克大尾羊、中国的美利奴羊以及焉耆天山马,是新疆重要的畜牧业基地,集草原、盆地、山岳、湿地景观为一体。巴音布鲁克草原每年都会举办蒙古族特色的草原盛会——那达慕大会。

(3)景区特色。一是由于其四周雪山环绕,有大量雪山融水以及降雨补给水,故而形成大量的沼泽和湖泊,如著名的景点“九曲十八弯”。

二是植被类型也具有特色,由于尤鲁都斯盆地的沼泽草地位于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境内,是新疆的高位湿地之一。所以巴音布鲁克草地可分为水沼泽草甸和丘状沼泽草地。前者为水麦冬+水毛茛+苔草群系;后者为苔草+杂类草群系。

三是草原风光区别于高山草原的众多变化,类似于内蒙古一望无际的草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在新疆草原景区中极具特色。

四是我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保护区位于巴音布鲁克草原景区内,每年春天,天鹅迁徙到此栖息生活,是区别于新疆几大草原景区的一大特色。

五是从民族文化上来看,巴音布鲁克草原景区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每到农历六月初四至初六,来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游客还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观赏赛马摔跤、赛羊、赛牦牛、民族歌舞等传统表演。

另外,景区建设中观景台设置合理,站点较高,可以将远处的“九曲十八弯”等景点尽收眼底,也是绝佳的拍摄点。观光区间车时间和停留点能满足游人需求。

1.3 三大草原景区的比较总结

通过实地考察体验比较发现,作为新疆著名的三大草原,其生态资源与景区建设既有许多共同点,也存在明显差异。总结主要差异如下。

第一,从海拔高度来看,那拉提约1 500~3 000 m,喀拉峻在1 305~3 957 m之间,巴音布鲁克平均在3 000 m以上。那拉提和喀拉峻草原景区都是以森林、草原植被为主,而巴音布鲁克就是典型的高山草甸、沼泽草甸、草原植被,几乎没有高大的树木。其原因可能是巴音布鲁克平均海拔较高,且其四周都是雪山,温度过于低寒导致树木无法正常生长。

第二,从自然风光来说,那拉提是高山草原牧场景区,喀拉峻丘陵草甸与花斑森林交融,巴音布鲁克草原地势平坦,湿地景观独特,四周雪山环绕。

第三,从景点建设来看,喀拉峻和巴音布鲁克景点设置以游人的行动为主,观景点距离观光车停车点较远,游人能行走几千米进行深度体验;那拉提景点设置在观光车下车点,无法深度体验。

第四,从植被特征来说,那拉提是典型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生长着茂密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其他伴生糙苏、假龙胆、苔草、羊茅、草莓、冰草和百里香等。喀拉峻是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牧草大多是禾本科、菊科、豆科植物,有茂密的森林;而巴音布鲁克由于四周雪山,海拔较高,几乎没有高大的树木,以沼泽草地为主。

第五,从民族文化上来看,那拉提是典型的哈萨克族文化,在景区的游客中心还建有哈萨克民俗馆,但民俗馆设置较为简单,没有体验项目。喀拉峻也是以哈萨克文化为主,但景区设置的文化内涵逊于那拉提;巴音布鲁克则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

2 新疆草原景区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上述对新疆三大代表性草原景区的感受与分析,基于专业思考,总结新疆草原景区旅游开发存在以下问题。

2.1 旅游产品组合单一

新疆草原主要依托草原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哈萨克民族以及蒙古族文化开发的旅游产品大部分仅停留在观光层面,体验感不足。景区提供的体验活动只有骑马、景观观赏、吃手抓肉等表层自然文俗体验。如那拉提草原景区哈萨克民俗馆项目设置几乎没有体验参与性的部分,游客无法深入感受哈族文化的特色所在。喀拉峻景区此类参与体验项目几乎没有设置,缺少文化内涵。巴音布鲁克草原景区对蒙古族的文化宣传也很少,非一年一度草原盛会时节到来的游客,很难感受到蒙古族的民俗风情及特色。

2.2 景区景点设置不合理

由于草原景区广阔,高山草原景区海拔很高,所以景区都采用区间车的形式在景区的旅游景点处停留。但在游览体验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体验不足的地方。例如,那拉提草原景区的三条线路单独设置,项目内容过于单调,景区区间车在每个景点停留的时间过短,每处大约10 min,致使景点人流无法分散,每到一个景点都十分拥堵。且景点设置也不合理,那拉提“空中草原”线路上第一处停留点,观景台设置略低,无法登高望远,且观景台设置在高大的松树后,视觉受阻碍,削弱了游人的空间感受等。而在喀拉峻草原几乎没有看见羊群,且牧业旅游的项目很少,削减了游客对于草原“风吹草动现牛羊”的直观感受。巴音布鲁克景点回程的路线只有一条,游客无法选择,过于单调。这些都使游客游览过于仓促,走马观花。

2.3 旅游基础资源有待改善

新疆草原景区软硬件基础设施较薄弱。硬件方面如旅游区功能区游览、休憩空间不足,生活区餐饮、住宿条件档次低。如那拉提、喀拉峻住宿多为低档的招待所或草原上搭建的帐篷,满足不了需求较高的游客度假需求,且餐饮上内容过于单一,选择性很少。

2.4 季节制约性较严重

从生态旅游的角度看,由于草原独有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导致草原旅游的季节高度集中,6~9月成为旅游旺季,对于草原的生态压力较大,如何调节季节差异性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夏季,新疆草原的平均温度较低,十分凉爽,是旅游的最佳季节。而淡季大量的旅游设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2.5 缺乏专业管理和人才

由于新疆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相关的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管理手段上较为落后,服务水平明显不足。导游不能够很好地引导游客保护草原生态,进行深度草原游览等。旅游区管理和经营组织也不够完善。

3 对新疆草原景区旅游开发的建议

新疆草原资源丰富,比较分析的三大草原均已形成规模的旅游景区和各自特色。但其草原景区旅游开发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依据草原景区的内涵和特征,按照旅游开发的要求,针对新疆草原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提以下对策思路。

3.1 草原旅游产品多样化开发,提升文化内涵

从新疆草原资源特点来说,草原生态一定要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才能达到独特性。目前,在新疆各大草原上居住的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民族、蒙古族、维吾尔族、锡伯族等。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上,应该以体验式项目为主,挖掘草原文化旅游体验是增强其吸引力一大核心方式。要突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增强游客的体验意识。在餐饮上,除了提供本民族特有的食物以外,还应增加其他地域餐饮口味供游客选择,以满足大部分内地游客饮食需求。在政策上鼓励牧民接纳游客体验生活,参与草原农牧业生产及活动。

3.2 保护生态为前提,加强草原景区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

加大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为实现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杜绝草原过度利用,逐步完善草原景区的轮牧制度,鼓励牧民以圈养牲畜为主;引导游客尊重和符合当地的行为方式,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决不允许重型工业和高耗能污染性企业进入草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以满足草原景区的需要为主,在住宿和饮食上有所提升;其次是为草原景区的发展提供人力和资本的储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在景点设置上满足游人体验感,合理安排区间车停留时间以及发车班次,并尽可能延长景点观景点,增加游客满足感。

3.3 加强草原综合管理,调节旅游淡旺季

建立新疆草原旅游监测评估体系,加强监控力度,从而对草原生态环境及植被状态、客源状况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控制游客容量。并在草原旅游淡季,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吸引游客,从而分散旺季的部分客源。

3.4 加强政策引导,培养人才

创新用人制度,用优惠的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草原工作,同时加强对当地人的培训教育[7]。通过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方式,在当地旅游院校建立人才的培养计划,提高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

[1] 张 岩. 新源草原旅游业发展的理性思考[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2(19):128-131.

[2] 杨富裕,陈佐忠,张蕴薇. 草原旅游理论与管理实务[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 马玲玲. 新疆草业产业化的 SWOT 分析[J]. 新疆社会科学,2009,(3):30-34.

[4] 陈佐忠. 略论中国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优势、问题和对策[J]. 草原文化,2004,(2):42-45.

[5] 许 鹏. 新疆草地资源极其利用[ M].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出版社,1993.

[6] 虞敬峰,冯晓华. 新疆草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0):934-937.

[7] 李日欣. 浅谈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0):88-89.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vel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Grassland Scenic Spot

CHEN Su-neng,MIN Xiang-feng,WANG Qian,JIANG Wei-bi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PRC)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tourism in Xinjiang, the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grassland scenic area has also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tourism.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grassland tourism and agriculture, animal husbandry, forest, ecology, and cultural tourism, take three representative grassland scenic area in Xinjiang as an example,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larify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Xinjiang grassland tourism,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 single tourism product combination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scenic spots are not set up rationally, tourism basic resources need to be improved, seasonal constraints are serious and lack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and talents. 4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including grassland tourism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nd improv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ecology,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grasslan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cenic spot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grassland, adjust the off-season and peak season of tourism,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and cultivate talents.

Xinjiang; grassland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592.7

A

1006-060X(2017)11-0090-04

10.16498/j.cnki.hnnykx.2017.011.025

2017-09-14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2011PAPD)

陈苏能(1995-),女,江苏宿迁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应用与景观规划。

姜卫兵

(责任编辑:肖彦资)

猜你喜欢

喀拉巴音那拉提
那拉提的新娘
美丽的那拉提草原
末次盛冰期以来巴伦支海-喀拉海古海洋环境及海冰研究进展
喀拉峻的春
柴达木映画
昨天的风还在吹
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那拉提
巴音布鲁克
物探方法在喀拉通克铜镍矿外围G21异常区的找矿应用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