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

2017-03-02温冠男

黑龙江史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报萧红黑龙江

[摘 要]黑龙江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研究、传播、开发的主要阵地,拥有雄厚的地域文化研究实力和坚实的文化研究基础。以黑龙江高校学报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切入点,探讨地域文化传播的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的内涵及体现。

[关键词]黑龙江高校;学报;历史文化;传播地域文化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显著特征来区别其他文化类型的一种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具体而言,“地域文化应当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1]从这个定义出发,“以历史为主线”,决定了地域文化传播在历史维度上的展开,“以现实为表象”,决定了地域文化传播在现实观照上的价值和意义。

传播是以媒介为载体的,丰富多样的媒介形态及其传播活动,对地域文化传播的能力和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随着科学技术、通讯手段的高速发展,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媒体媒介在社会广泛传播。新媒体以其传播迅速、知识信息量庞大、即时互动等优势成为在地域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文化认知和文化体验的重要传播手段。在它的推动下,地域文化必然要产生自身价值和意义的拓展,其中包括地域文化资源新的价值赋予,也包括在更广泛文化背景下对地域文化现象新的价值阐释。”[2]由此可见,媒介文化生态也是在历史和现实两个向度上作用于地域文化传播,而这两个向度则在地域文化传播的实践中达成统一。

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研究、传播、开发的主要阵地 ,拥有雄厚的地域文化研究实力和坚实的文化研究基础。[3]地方高校学报是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传播载体,因其特有的学术研究属性和文化建构能力,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大众媒介的特殊的媒介,在地域文化传播的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上,具有其他大众媒介所不具备的独特功能和作用。随着地方高校学报出版发行融入新媒体后,其传播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及时。黑龙江省目前共有高校学报77家,一些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期刊、栏目为传播黑龙江历史、文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以黑龙江省高校学报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切入点探讨龙江文化传播的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历史维度:利用、生产和拓展地域文化的历史

高校学报是专业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其作者多为工作在各领域和学科的第一线研发、教学和管理人员,他们具有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能充分结合的独有特色,多年来一直为黑龙江的历史文化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已成为为龙江经济文化发展建言献策的园地、研究者与实践者对话的平台、政府决策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双向互动的桥梁。由于作者大多生活在黑龙江各地,熟悉所在地域的文化发展历史与现状,同时也了解所生活区域读者的需求,因此,在发掘、生产和拓展黑龙江文化的历史资源和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进行地域文化传播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和体现历史纵深度和历史文化价值。

(一)利用地方高校所处地域的产业文化资源,实现地域文化营销力的提高

例如,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大豆科技》期刊,利用大豆是黑龙江省著名特产,每年大量出口,是黑龙江省主要产业、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的特点,在我国著名的大豆专家王金陵先生积极倡导并推进下,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顾问专家担任编委会顾问组成员,创建的独具黑龙江特色的优秀期刊。一颗颗圆润饱满,皮薄色黄,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氨基酸,质量上乘的大豆在融入新媒体后的期刊网页上配合声音、影像,甚至动画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为宣传黑龙江大豆、提高大豆产量、促进大豆营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起,《大豆科技》期刊又与日本科技期刊《THE MAGAZINE OF FOOD CULTURE》达成合作协议,凡在《大豆科技》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都有机会被日本期刊收录并全文翻译成日文在日本期刊上发表,进一步增强黑龙江产业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期刊刊登内容的专家视点、农业生产、病虫防治、加工技术、农机设备、人物传记、科技前沿摘编等栏目既有学术性,又有科普性,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的办刊初衷。

(二)研究名人及其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进行地域文化生产,实现传播价值提升

例如,《绥化学院学报》的“黑龙江作家研究”栏目。这个栏目是自2008年第3期开始与黑龙江省作家协会、黑龙江省文学院合办的,面向全省的,向全国反映黑龙江作家群体状态的一个可靠而坚实的窗口。其主编林超然是研究黑龙江文学卓有成就的青年评论家,其扎实的学术背景和学术成绩,为“黑龙江作家研究”栏目提供了有力支撑。所载学术论文,对黑龙江文学史、黑龙江作家做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和有价值的探讨与评价。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主办的《呼兰师专学报》,“萧红研究”作为特色栏目,研究萧红黑龙江省责无旁贷。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她是感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伟大作家。萧红作为黑龙江文学发展的旗帜,就是要在萧红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黑龙江现当代作家的研究,推动黑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此栏目为基础,成立萧红研究会,将黑龙江文学院更名为萧红文学院,设立萧红文学奖,编辑出版新版《萧红全集》,打造以萧红和其作品为题材的舞台艺术、影视剧,建设好萧红故居、萧红纪念馆,在黑龙江大学设立萧红文学馆,为萧红迁墓,启动萧红诞辰百年纪念活动,建设作家创作基地。这不但会推动黑龙江文学创作、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的发展,更将为龙江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依托地域文化地理优势,拓展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例如,黑龙江大学主办的《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多年来,期刊始终担负着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与攻关任务,主攻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山水相连,与俄罗斯边境线长达3038公里,地方政府之间协商沟通机制健全,民间往来频繁。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为研究俄罗斯文化、拓展地域文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媒体的融入,电子期刊不定期出版《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和《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定期出版《工作简报》和《成果简报》,并建有独立域名的专业网站,以现代高科技的方式传播着古老、悠久的俄罗斯文化。再如,黑龙江大学主办的另外一个刊物《俄罗斯学刊》,办刊宗旨为是反映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历史、文化、法律等领域问题的研究成果,中俄关系全局性及区域性合作问题的研究成果。它立足学术研究,主张创新理论思维,倡导在理性的氛围中开展批评与对话,热情扶持学术新人,倾力打造一流學术期刊,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探索俄罗斯问题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这些办刊宗旨及学术成果为拓展黑龙江、俄罗斯地域文化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现实观照:总结提炼地域文化新内容,促进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

当前,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增强地域经济竞争能力和推动的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深入开展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探求地域文化的形成、演变轨迹和规律,把握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 ,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特定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4]是地域文化传播的现实观照的根本体现。结合黑龙江高校学报的实际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总结提炼现实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文化新内容,实现地域文化传播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在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团座谈时讲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指明了现实环境下,冰雪文化赋予黑龙江旅游的新内容。黑龙江省冰雪文化享誉国内外,潜力巨大。哈尔滨的“冰灯”、亚布力的“滑雪”、大海林的“雪乡”、大庆的“雪地温泉”等都是冰雪文化的名城名区。通过高校学报的宣传,我们亦可看到地方高校学报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例如,哈尔滨体育大学主办的《哈尔滨体育大学学报》,借助哈尔滨多次举办冰雪节的契机,设立哈尔滨旅游景点专栏,集中刊登了一批研究哈尔滨旅游、发展的文章。再如,以“闯关东”“东北抗联”“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对中华民族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传达正能量的内容也将为现实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文化增加新的元素。《大庆石油学院学报》在2012年开辟专栏发表“大庆讲坛”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统教育报告会内容、稿件。再如,为推动我国翻译事业发展,黑龙江大学主办的《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与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俄罗斯文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中国译协联合举办“全球俄汉翻译大赛”为广大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一方展示成果的园地,以方便学术交流,推进俄语语言学和俄罗斯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这些都是为提炼现实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文化新内容,实现地域文化传播的现实价值。

(二)丰富地域文化的品位和内涵,促进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

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密山、虎林、同江、黑河等17个市县与俄罗斯5个州接壤,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为中俄两国的,边境线长达3000公里,为与俄罗斯发展边贸经济创造了绝无仅有的优势条件。黑河学院主办的《黑河学院学报》,利用独特的地域特征,开辟界江文化研究栏目,同时推动经濟贸易的大联合、大发展。如开发的鲟鳇大马哈大白鱼等特产介绍,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层次,扩大国内外影响力。促进了黑龙江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

黑龙江高校学报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确有其不可忽视和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如能对此予以深刻认识和把握,并充分发挥,一方面将裨益于地域文化传播历史纵深度和历史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亦可凸显黑龙江高校学报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5]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http//theory.people.com.cn/49157/4198898.html

[2]刘坚.媒介文化生态与地域文化传播——以吉林省地域文化传播为例[J].华夏文化论坛,2011(06).

[3]杨金花.地市高校引领区域文化的战略构想[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

[4]唐永进.繁荣地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要天府新论,2004(05).

[5]周欣.地域文化传播的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J].新闻界,2011(09):121-122.

基金项目:2015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高校学报融合新媒体发展的对策思考”(15XWB04)。

作者简介:温冠男,女,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主要从事新闻出版与传播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学报萧红黑龙江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萧红墓畔口占
羡慕等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萧红临终讲述的往事
铅笔长高了
琴声不再响起的遗憾
黑龙江出版集团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