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几点认识

2017-03-02向秋巴珍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具体化数学模型数学教学

向秋巴珍

【摘要】近年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的建立成为了数学与生活的一种联系,教师们采用这种思想作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乐趣以及深入贯彻数学思想更加简单的融入生活中,通过转变分析,提出具体变法,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推进数学教学。

【关键词】数学模型 具体化 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改革,教育教学也进行了深入改革。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模型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如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实践数学模型思想成为了老师教学的一大问题,将理念落实到实践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数学模型思想与教学结合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学的主体,以往的教学中大量的作业与单一的教学模式削弱了小学生对数学的乐趣。长此以往,甚至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厌学心理,也使教师产生了教学的灰色影响。所以,现在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让教学不再是枯燥和乏味的,而是要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学的乐趣[1]。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而数学模型是通过一些数学符号和通俗的数学用语建立的一种数学结构,表现出了数学与事物的数学联系。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模型建立思想,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乐趣,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自己构建数学模型,使学习数学成为一种主动,而不是单纯被动的受教。学生掌握主动权,这便是数学模型的思想。

二、教师培养模型思想的基本方法

1.创造背景,感受建模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从而推断出他们的兴趣点,在一道数学题中,将原本死板枯燥的数学题重新赋予背景,感受数学模型思想的奇特。在背景创作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有数学的沉闷紧张气氛,活跃轻松课堂气氛。例如在甲乙两车的行驶问题中,可以让两名同学分别站在黑板两侧,模拟甲乙两车的行使情况:相向、背向、相遇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可以总结出一般规律,再通过实际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而如果在过去的学习中,基本就是单纯的从书面上进行理解。这样的解题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小学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运用了数学模型的教学之后,就能很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还有类似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在相距甲岸700米处相遇。到达目的地后,每艘船将停留10分钟,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两船在相距乙岸4OO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的问题。可以让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做,其他同学做在作业本上,然后讲解,并充分肯定學生的表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合理建模,体现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合理建立数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的应用本来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问题中难以理解的问题转变成与生活更实际相关的问题,以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问题,深入理解数学思想,学会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所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想办法从变化当中找到不变的量,也可以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

3.渗透思想,培养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使数学建模思想自然而然的渗透到学习过程中是教师的艰巨任务。一旦培养了这种思维,那么建模的思想也就能随时的解决数学问题了。比如自然数的起源,自然数是我们的祖先所建立的模型思想。小学生在面对种种数学问题时,一旦掌握了模型思想[2],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也就抓住了。对于教师来说,要强调学生建模的概念,虽然建模思想是处理数学问题的简便方法,但是也不可对于所有数学问题一味采用建模思想。数学建模思想只是一种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不是必须使用的,要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工具,否则便陷入了怪圈。

通过一波三折的思维建立,学生能够加强对数学问题的解题理解。教师应通过科学的办法和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一步步对模型思想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学而为人,努力教学

如果说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那么建模思想就是重要的课程目标。准确把握从抽象到具体的过度,是建模思想的开始,在后续过程中,还要准确把握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变化过程。数学建模的过程也是规律发现的过程,可以从一个问题引出一系列问题,从一个角度扩展到多个角度,实现从复杂到简单又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转变。这是一种推理过程也是一种思想的归纳。所以说,数学建模思想能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是对学生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通过不懈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一定能收获巨大的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为了保证质量,教师也不能松懈,要不断充实自己,出色的完成这项任务。通过以上分析,通过各种研究与分析,在教学的这条长河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建模思想是重中之重,这是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三、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时代在发展,小学生的思想也在变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因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减小思想时代的差距。建模思想不是一蹴而就,教师与学生的时代差距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减少的。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关心同学的生活与心理,在培养过程中,要耐心解释学生不懂的问题。通过对模型思想的反复总结使学生在数学联系中得到不断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反省自己的态度,注意教学方式,面对小学生,他们的思维不够活跃,接受新概念的能力也比较弱,在建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的职业素养是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4]。不要忘记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教师要一步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想,不能刻意为之,建模是一个长久之路,但却是一个持久之路。一旦学生建立了模型思想,在以后的数学问题中可以举一反三。同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这样也会对学生带来比较大的思想压力。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而教师在这样学习方式推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不断的把模型思想融入到学习之中,让学生不断的进行练习。才能真的把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普及。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爱上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勋达.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D].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2]孙继凤,赵良云.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z1)

[3]张苏良.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4(32)

[4]陈丽云.浅谈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9)

猜你喜欢

具体化数学模型数学教学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关于高中数学学科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