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在小儿耳鼻喉科呼吸困难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7-03-02毛向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30期
关键词:血气分析耳鼻喉科并发症

毛向清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小儿耳鼻喉科呼吸困难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耳鼻喉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216例呼吸困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據患儿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08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108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气管切开率、平均住院天数、血气分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耳鼻喉科呼吸困难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气管切开率。

[关键词] 耳鼻喉科;呼吸困难;儿童;血气分析;住院天数;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0-0072-03

小儿呼吸困难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构造及呼吸系统功能不完善,容易因为呼吸系统病变而造成呼吸困难[1],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因此,对于呼吸困难的患儿,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患儿通气[2]。近些年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3],机械通气成为临床治疗小儿呼吸困难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为深入研究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216例呼吸困难患儿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小儿耳鼻喉科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216例呼吸困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诊断均有呼吸困难。纳入标准: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小儿配合度尚可,中途无严重哭闹;肝肾功能正常,治疗结束后可随访。排除标准: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无法随访者、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循环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者。根据患儿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08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108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中男56例,女52例,年龄3个月~4岁,病程2 h~5 d,原发疾病:急性喉炎54例,支气管异物 25 例,肺部感染29例。观察组患儿中男57例,女53例,年龄3个月~5岁,病程3 h~5 d,原发疾病:急性喉炎53例,支气管异物 26 例,肺部感染29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机械通气指征[4]

①呼吸暂停时间大于20 s,或者呼吸停止,反复发作且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②低氧血症,给予100%氧吸入治疗或60%氧CPAP 吸入治疗,PaO2仍小于50 mm Hg;③PaCO2>70 mm Hg;或 PaCO2>60 mmHg,上升速度每小时>10 mmHg;④动脉血pH<7.20。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心衰、分泌物引流、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等。所用抗生素均为强力抗生素,如头孢三代,同时给予足量激素、抗病毒,对机体的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水失衡等进行纠正,观测患者生命指征,加强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行机械通气治疗(德国斯蒂芬苏菲小儿呼吸机 Sophie,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第3543998号),选择较正常年龄对应管号小 0.5~1.0号导管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应注意患儿有无窒息,插管成功后行机械通气治疗,参数设定: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呼吸频率20~40 次/min,潮气量为7~15 mL/kg,吸气峰压 PIP为10~25 cmH2O,呼气末正压PEEP为3~5 cmH2O,呼吸比1∶1.5~2.0,吸氧浓度为0.4~0.8 FiO2,吸入气温度应控制在33~35℃,上机后每间隔30 min复查动脉血气分析,参考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撤机前培养呼吸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最后撤机。撤机时机及指征:患儿病情得到好转则可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条件,做好撤机准备。一般而言,患儿自主呼吸平稳且意识清楚,排痰、咳嗽有力,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心率与血压等保持稳定,酸碱失衡及水失衡得到改善,电解质紊乱得到基本纠正,末梢循环良好。呼吸机参数中吸入氧浓度控制为低于0.4,而PaO2为50~60 mmHg。在压力支持辅助通气时,低通气条件下血气维持正常。SIMV+PSV为小儿常用撤机培养自主呼吸模式,培养时间为1~4 h,患儿血气正常时则可脱机。在脱机之后进行1~2 h的观察,若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情况仍正常,则可考虑是否拔管。在拔管之前应做好器管切开、再次插管的准备工作。

1.4 观察指标

判断患儿临床疗效,其中治愈的评判标准[5]为:自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水平,血常规恢复正常。统计患儿气管切开例数,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气管切开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动脉血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呼吸困难可由多种病因导致, 为临床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危重症,当患儿出现呼吸衰竭时,可严重影响小儿预后,因此选择适当的插管时机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抢救率的关键。当小儿出现呼吸频率减慢、节律不规则、有效通气量不足的情况,多提示患儿发生呼吸困难[6]。一般情况而言,呼吸困难在年龄低于3岁的小儿中较为多见,且因为小儿喉腔黏膜下组织疏松,容易造成炎性肿胀而造成喉狭窄。小儿支气管与气管管腔比较狭窄,黏膜有丰富的血管且软骨较为柔软,纤毛运动较差,容易引发感染而导致气道阻塞。另外,耳鼻喉科呼吸困难患儿病程较短,发病较快,短时间内疾病即可进展,甚至可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耳鼻喉科呼吸衰竭患儿应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及机械参数是治疗的重点[7]。机械通气是救治小儿耳鼻喉科呼吸困难的有效方法。在呼吸困难治疗中,若将气管切开或实施气管插管,可使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加湿、加温、净化等能力丧失,气体可直接进至下呼吸道中,导致气管黏膜受损,极易导致感染,因此通过机械通气的方法为患者送入下呼吸道气体,与患者的生理状态相符。机械通气可有效克服呼吸道的阻力,促使通气得以改善,使得难以充盈的肺泡顺利重启,促使通气/血流比值得到改善,实现良好的气体交换,预防呼吸机疲劳,减轻机体酸中毒及氧耗等[8]。

选择合适的呼气末正压是进行机械通气的重点,原则上应遵循从低到高,同时结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及时调整,如选择过高的呼气末正压,可导致患者血压降低,加重呼吸困难,造成肺气肿[9,10];同时也应注意撤机的最佳时机,当患者神智清楚,且恢复自主呼吸,节律平稳,动脉血气恢复正常时即应及时撤机,如撤机不及时,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在实施紧急插管时可见到患儿声门标志不清、咽腔内分泌物过多、喉部肿胀明显,因此应选择较正常年龄对应管号略小的导管进行操作,防止窒息的发生,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气道损伤[11,12]。另外,紧急情况下插管均可见到患儿喉部肿胀明显且喉狭窄[13],声门标志难以辨别,声门中分泌物较多,故而应根据患儿年龄给予对应管好的导管实施经口气管插管,避免给患儿气道造成损伤[14,15]。

由本文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气管切开率,平均住院天数及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小儿耳鼻喉科呼吸困难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结合全方位的综合治疗,如选取适当的抗生素对感染加以预防,合理应用激素,对患儿酸碱失衡予以纠正,对电解质紊乱进行调节,给予支持治疗,对呼吸机参数予以适时及适当的调整等,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降低病死率,是理想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瑞凤,康文斌.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胃食管返流关系探讨[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8):978-979.

[2] 孟新宇. 人工机械通气在耳鼻喉科患者呼吸困难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433-1435.

[3] 阿依努尔·买买提明,阿米娜·买买提,阿不都外力·阿布都克里木,等. 上呼吸道感染维医诊疗标准[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2):35-36.

[4] 习力. 机械通气救治小儿呼吸衰竭疗效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78-79.

[5] 王欣.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D].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9:12.

[6] 郭亚男,朱亚平. 盐酸氨溴索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护理[J]. 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8):2201-2203.

[7] 江月贞,王锦月,黄铄娜. 鼻塞法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防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监护[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40-41.

[8] 时富枝,赵磊,卢瑞存,等. 探讨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11,4(8):2034.

[9] 张峰,周智曌,蔡安林.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6例[J].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414-1415.

[10] 张彬,江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3):3588-3590.

[11] 李明霞,艾孜买提·阿吉,张蕾.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1):30-32.

[12] 侯亚伟,李耀森.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雜志(电子版),2016,3(15):2950-2951.

[13] 赵梁育,郑速征,张霞.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1):1561-1563.

[14] 孙光胜,朱巍,鲍洪雅. 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健康研究,2016,36(3):346-347.

[15] 黄选辉.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3):95-96.

(收稿日期:2015-12-31)

猜你喜欢

血气分析耳鼻喉科并发症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你得了“晕屏症”吗?
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