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

2017-03-02牟利民金华孔令杰

黑龙江水产 2017年5期
关键词:养蟹蜕壳动物性

牟利民 金华 孔令杰

(1.密山市密山镇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密山 158300)

(2.嫩江县水产局 黑龙江 嫩江 161400)

(3.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

牟利民1金华2孔令杰3

(1.密山市密山镇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密山 158300)

(2.嫩江县水产局 黑龙江 嫩江 161400)

(3.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近些年来,为解决黑龙江省河蟹养殖生产中存在的规格小、效益差的问题,积极示范推广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技术,促进了黑龙江省河蟹养殖生产从"大养蟹"到"养大蟹"、"养优质蟹"的转变,大幅度提高了河蟹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池塘养蟹亩效益1000元以上,稻田养蟹亩增效益300元以上,大中水面养河蟹亩增效益100元以上.

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1.改善河蟹养殖生态环境条件,建设好防逃设施

对于稻田养蟹,把田间工程改造作为重点,开挖蟹沟、蟹溜,并把"田凼式"作为重点推荐的工程改造模式,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或其它材料作为防逃墙材料.对于池塘养蟹,采取人工种植水草、水稻的方式提高池塘水生植物的覆盖面积(水草覆盖率达到30%~60%),种植的水草主要有金鱼藻、苦草、菹草、轮叶黑藻等;人工投螺,改善池塘饵料生物条件;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作为防逃墙材料.对于湖泊、水库等大中水面养殖河蟹,引种水草,扩大水草覆盖率;稀养河蟹,保持水体水草的持续生产;在上下游进出水口以及各灌溉渠、泄洪闸门设置拦网;设置暂养育肥池.

2.选择大规格优质蟹种合理放养、提早放养

为解决我省气温低、河蟹生长季节短的问题,提高放养的蟹种(扣蟹)规格.池塘和稻田养蟹,放养规格为120~160只/公斤的蟹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面放养的蟹种规格可以小一些.另外,把好蟹种质量关.养殖的蟹种主要以"辽蟹"为主,少量引进"长江"蟹.另外,还推广了地产蟹种绥芬河河蟹(日本绒螯蟹).选购规格整齐、活动力强、肢体完整、无病且体色有光泽的优质蟹种,避免购买小老蟹、病蟹和已退化的蟹种.养蟹池塘早注水,尽量在蟹种放养时间上抢前抓早.养蟹稻田可在田边或田中修建小型暂养池暂养蟹种,待稻田内分蘖肥施完后,一般是6月上旬将蟹种放入稻田.暂养期间要投足饲料,延长河蟹的生长期.在蟹种放养密度上,宜稀不宜密,池塘养蟹,每亩放养扣蟹600~1000只;稻田养蟹,每亩放养扣蟹200~500只;大中水面养蟹,每亩放养扣蟹100~200只.

3.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投饲

投喂的饲料应新鲜无污染,动物性饲料可选择: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蚬肉、蚕蛹、畜禽加工下脚料、昆虫幼体、丝蚯蚓等;植物性饲料可选择:豆粕、花生饼、小麦、豆渣、麦麸、玉米、米糠、瓜菜类及各种水草等,积极推广河蟹专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坚持"四定"投饵的原则.定时:池塘养蟹,每天投喂2次,早晨6时至7时投喂一次,傍晚5时至6时投喂1次;稻田养蟹,每天投喂1次,傍晚投喂一次即可.定位:每次都在固定位置投喂,对于养蟹稻田,可将饲料放在距田埂30cm的田面上;养河蟹池塘可搭建饲料台,也可直接投到岸边浅水处.定质:投喂的饲料应新鲜,无腐败变质.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应搭配投喂.掌握"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即6月份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夏季7月份至8月上旬,河蟹生长旺季,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并重,多喂一些水草;8月中旬以后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定量:河蟹的日投饲率为10%~15%.每天注意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根据河蟹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每天投喂以傍晚投喂为主,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另外,还可以投喂配合饲料.

4.加强河蟹蜕壳期间的管理

河蟹只有蜕壳,才能继续生长.因此,保证河蟹顺利蜕壳是提高河蟹产量和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河蟹蜕壳期在管理上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每次蜕壳前,如果投喂配合饲料,应在饲料中添加蜕壳素;如果投喂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应占总投饲量的1/2以上,保证饲料充足,以免河蟹互相残食.(2)发现个别河蟹已蜕壳,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池塘养蟹,每亩水面用生石灰7.5~12.5公斤;稻田养蟹,每亩水面用生石灰4~8公斤.(3)蜕壳期间,应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4)投料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分开,严禁在蜕壳区投料.如果蜕壳区水生植物少,应投放一些水生植物.另外,蜕壳区应保持环境安静.

5.注意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

河蟹对水质要求较高,对污染水质特别敏感.如果发现河蟹离水上岸不肯下水,不吃食,可能就是水质恶化或缺氧造成的,这时就应及时换水.对于养蟹池塘或稻田,应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从春季到夏初,每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7~8月份,水温较高,每3~4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4~1/3.9月份,气温下降后,每隔10~1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1/2.根据水质情况,灵活掌握换水次数和换水量.

6.设置河蟹暂养育肥池

养蟹稻田和大中水面应配备暂养池,以解决河蟹因生长期不足而导致的规格小、肥满度差以及均衡上市问题.暂养塘标准与养蟹池塘标准相同,也需要建设防逃设施,采用塑料薄膜即可.暂养池的深度应达到2米以上,池底平坦,不渗漏.一般每亩池塘可暂养商品蟹300~500公斤.暂养期间还应投喂饲料,这样既可避免商品蟹减重,又可提高河蟹的肥满度,增加体重,改善河蟹品质.投喂的饲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另外搭配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主要喂鲜鱼,植物性饲料主要喂煮熟的玉米、黄豆、小麦等.一般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投喂量为蟹体总重量的5%左右,根据河蟹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1.技术的推广要以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为目标

在我省推广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技术,为农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促使河蟹成为黑龙江省大宗的、达到产业化规模的水产养殖高效品种,改变了我省过去缺乏大宗高效水产养殖品种的局面,促进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因此,技术的推广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2.强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才能确保技术的应用效果

各县(市)水产部门注重渔民技术培训,发放了大量技术资料.各地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到基层指导渔民,及时解决渔民养蟹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养蟹好的蟹池、田间、大水面开现场会,请渔民介绍典型经验,现身说法,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3.暂养育肥措施改善了河蟹品质,解决了河蟹均衡上市问题

我省稻田养殖的河蟹一般在8月20日左右,也就是稻田放水时捕捞,但此时河蟹大多蟹肉不饱满,壳多肉少,不受市场欢迎.采用将捕出的河蟹放入池塘中暂养的办法,提高河蟹的肥满度.另外,湖泊、水库等大中水面养殖的河蟹秋季捕捞量较大,应提早捕捞,防止性成熟后逃跑,早捕的成蟹也应进行池塘暂养.商品蟹池塘暂养不仅可以起到提高河蟹的肥满度、增加体重、改善河蟹品质、变软脚蟹为硬脚蟹的作用,还能避开秋季河蟹大量集中上市(此时河蟹价格较低),在淡季10~11月份价格较高时销售,增加经济效益.

三、存在问题

1.部分稻田养蟹户,由于养殖规模小,且不连片,受鼠害影响较大,影响了养殖效果.

2.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域由于面积大,设置防逃设施困难,存在河蟹逃跑现象,对河蟹回捕率和养殖效益有影响.

猜你喜欢

养蟹蜕壳动物性
养蟹三部曲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陈鸿波
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蜕壳的歌唱家
蜕壳的歌唱家
螃蟹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危害与控制
包头市有机稻田养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