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以德治班”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2017-03-01李艳红李龙珊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

李艳红+李龙珊

摘 要:班级是学生成长阶段接触最早、陪伴时间最长的一个集体环境,班级这个集体环境对学生以后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班级在学校中就像一个个诸侯国,而班主任在这个诸侯国的地位相当于谋士,为这个国家探寻最合时宜的发展方向,被大家认同的“以德治班”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理手段,但就如何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不断探索。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德治班;班主任

一个好的班主任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而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一系列硬规矩是行不通的,还需要这个班主任有情怀、有眼界,用德治代替人治。现当代的班级管理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难题,实现“以德治班”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习的基本技能。

一、“以德治班”实施的必要性

1.尷尬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尽管打交道最多,但因为这个原因,产生的矛盾、误会也最多,这严重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管理,很多的班主任为了自己的威严,制定了一大堆的班规,还发展了一部分小情报员为自己收集情况,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和家长告状,这些问题造成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并且影响一个班级的和谐发展。

2.天性被规矩压抑

每个班总有几个非常活泼的学生,他们天生不愿意受规矩的束缚,但是我们现在的班级管理似乎强调一个整体化的理念,很多的班规规定了每个学生要坐得一样整齐,文具用品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这个时候那些比较活泼的学生就会受到老师的强制管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很大。

3.班级“向心力的缺失”

班级管理具体包括建立班级组织机构、选拔班干部、明确人员职责、落实人员分工、制定班级条例、协调人际关系、建设班级文化、创造活动环境、引导个性发展、加强思想教育等职能,这是实现班级学习成长目标的保障。而目前严格班规下形成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不团结,很多的班干部尚未明确真正为班级服务是怎么个概念,只知道一味模仿老师对大家进行“管”,时间一长,班上就会出现拉帮结派的行为,各种小团体之间的斗争会模糊老师对班级的客观了解,并且不利于班级的发展。

二、如何进行“以德治班”

1.建立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制度

“和谐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班级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因此,建立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制度针对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班级管理的制度应该分两个体系,一个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还有一个是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以班级群体民主共同讨论的方式选举而成,学生和老师同属一个规矩之下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长时间以后,班规所代表的“硬制度”才会内化到学生的心里成为心理认同感。

2.树立榜样和给予尊重

其实一个班级中只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即可,让他们自己发展就很好。所以,榜样就变得很重要了,如果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是知礼节而亲和的,学生会喜欢这个老师,潜意识地学习自己喜欢的那个部分,就会带动整个班级的氛围,让学生从“被管”变成一种自我的修养,既形成了一个班级“隐形的规矩”,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立的人格,这给他们以后在一个大集体中生活奠定了基础。

3.培养积极健康的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是班级群体学习、生活、工作、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是班级个性、思想和品质的集中反映。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接受过“一根筷子容易被掰断,一把筷子掰不断”的思想,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应从多方面努力培养一个班集体的向心力,例如一起唱班歌,组织班级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或者野炊活动,在班级协作中潜移默化同一个班级的概念,达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平和愉悦的精神共同体”目标。

总之,“以德治班”理念是以老师自身为榜样,通过一系列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为主要手段的班级管理模式。将“保姆型”和“放任型”相结合,使班级群体在和谐的情境中,紧密团结、充分协作、相互尊重、全心倾听、平等对话、共同分享,凝聚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为班级群体的学习成长目标而朝气蓬勃地奉献和发展。在这个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老师自身的德育发展,形成和谐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的高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老健,陈观瑜.教师的学习与成长[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2]黄崴.教育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