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017-03-01杨廷霞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搭板桥台路堤

杨廷霞

(贵州省铜仁路桥工程公司,贵州 铜仁 554300)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杨廷霞

(贵州省铜仁路桥工程公司,贵州 铜仁 554300)

针对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问题,首先总结了沉降对于道路桥梁造成的危害,然后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明确产生沉降的主要原因,如桥头结构不合理、台背压实不充分、引道地基处理不当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包含结构设计、缓和沉降段设置、地基和路基条件以及严控路面变形等在内的沉降段施工设计要点,最后根据现阶段道路桥梁实际要求,深入分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旨在为保障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避免沉降、变形等问题发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 沉降段施工设计

1.1 结构设计

施工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沉降段搭板实际长度与强度的设计。目前国内还未形成统一设计标准,道路施工方大多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计。搭板长度设计需综合分析桥头路堤与桥台自身实际沉降量,运用土工格栅等措施,充分发挥土层应有抗剪切作用,减小或避免填土位移,继而增大路基强度。

1.2 缓和沉降段的设置

在对沉降段软基实施处理的过程中,需对桥台、路基与路面强度进行综合考虑,设置强度适宜的沉降段。此外还需设置一个强度渐变区,以确保沉降段上合理过渡结构强度,桥台与路堤间的沉降渐变段长度应在50 m以上,将沉降差严格控制在5 cm左右。

1.3 地基和路基条件

如果路面地基存在一定载荷能力,在行车条件下不会发生沉降,则可采取由钢筋及合成材料填筑的路堤形式来提升其承载力,防止下沉。而想要确保路基满足设计要求,需确保沉降在10 cm以内,沉降差也不能超过5 cm。

1.4 严控路面变形

路面变形控制需先对路基在完成施工后的沉降幅度及路桥交界位置沉降进行控制,并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沉降曲线通过计算初步得出工后的沉降量,再结合工程要求,确保三个月之内不会出现太大的沉降差,而沉降量的确定需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

2 路基路面施工

2.1 搭板设置

搭板设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由于行车载荷会造成裂缝,对施工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搭板施工可确保路基路面顶部处在平行状态,所以要求底层与搭板的顶端保持在相同界面。(2)搭板顶部与正常段的顶面标高可维持在同一水平面,这样可有效处理路基与桥梁过渡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2.2 桥台软基处理

桥台软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如排水固结、水泥喷桩与强夯法等,其中由于水泥喷桩的实际处理效果良好,成本较低,故将其作为首选处理方法。通过对水泥喷桩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使原路基与水泥混合材料形成一个复合地基,有效提高了路基的整体强度和承载力。对于施工方案选取而言,需充分考虑工程要求与实际情况,尽可能避免软基沉降的发生,尤其是要对桥台实施有效预压,保证其牢固性与承载力,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

2.3 填料选择

选择具体路堤材料以前需按要求开展相关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能最为优异的填料。通常情况下,含水量相对较小的填料可作为优先选择对象,如砂石填料等,但要注意不得使用淤泥与沼泽土等材料。

2.4 台后填筑

对于桥梁路堤而言,其沉降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瞬时型沉降、固结式沉降与次固结式沉降。其中,固结式沉降与次固结式沉降是诱发桥头跳车问题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发现,轻质填料具有可靠压缩性,压实后对避免沉降有显著效果,并且还能减少由填料自重带来的形变。因此,在台后填筑施工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填料刚度处于路基与桥台所用材料的刚度界限内,保证压实施工效果,并提供良好透水性。

2.5 施工组织

桥台结构施工完毕后,及时对路堤进行施工,并在压实路堤的过程中,使用完全相同的压实机械设备,采取相同压实强度及压实方法。针对路堤与桥台之间的连接部分,可在不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进行同步作业。此外,对于较为特殊的点位,可优先安排施工,确保其静置预压切实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2.6 变形控制

对于沉降段上路基路面的变形控制,需从两个角度入手:(1)沉降段上路基完成施工之后的沉降控制;(2)道路与桥梁交界部位沉降控制,可用斜坡沉降取代。基于此,在进行变形控制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工后沉降与差异沉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沉降产生,进而从根本上避免变形。

2.7 排水施工

在天气复杂多变与降水量相对较高的地区,需加紧做好路基路面防水,如设置足够的排水沟槽与管路,确保沉降段没有积水,以免积水长时间浸泡填土结构,避免产生坍塌和变形等问题。此外,还需根据地下水的水位等情况,适当抬高路基,确保地下水不会对路基造成不利影响。

2.8 加强后期养护

道路桥梁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必然会受到极大负荷作用,因而容易产生各种实际问题,加之在外界环境直接影响下,很多原本较为微小的问题也会逐渐放大,最终影响道路桥梁整体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对此,除了要从做好设计与施工,还需进一步加强后期的养护与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障工程质量。对沉降段路基路面而言,需从防排水、防护坡及定期检修养护等着手,提高后期养护有效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道路桥梁施工实践可知,诱发桥头跳车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引道、桥台及路基间实际强度不平衡所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具体施工中,需在做好工程地质勘查的基础上,确保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重点考虑沉降段地基施工处理,并强化引道和桥台质量监督,选择适宜、性能合乎要求且质量合格的填料,加强施工防排水及工后养护监督,以有效减少道路桥梁沉降段的不均匀沉降,保障通行安全。

[1] 马东旭.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0(1):254-255+259.

[2] 廖艺.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5,11(8):105-106.

U416.1

C

1008-3383(2017)10-0023-02

2017-06-07

杨廷霞(1983-),女,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

猜你喜欢

搭板桥台路堤
铁路浸水路堤优化的边坡稳定分析
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研究
河南桥台高填方路基变形分析及处治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探讨
桥头搭板综述
解析桥梁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
论桥头搭板长度、厚度、配筋设计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研究
刚性楔形搭板在均匀地基沉降下的设计优化
U型桥台常见病害机理与加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