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斓的故事

2017-03-01隋雯雯王羿

中国服饰 2016年11期
关键词:桐油印花布染料

隋雯雯+王羿

儿时,奶奶家中有许多彩印花布包袱,里面总是藏着奶奶巧手缝制的各种宝贝:漂亮的小花布,正在做着的肚兜、鞋垫,以及包好的饼干、糖果……那一个个彩印花布包袱像极了魔术师手中的礼帽,总是能变出小小的我想要的一切。

由此,长大后的我对那一块块有着动人故事的彩印花布产生了浓厚兴趣。彩印花布由多种颜色、各种吉祥图案组成,有凸纹木模印花和镂空纸版刷印两种制作方法。凸纹木模印花因制作工艺繁复现已不用,镂空纸版彩印花布由隋唐时期的染缬工艺转变而来,沿用至今。一般将镂刻好图案纹样的油纸版平放在布上,用不同色彩的染料,直接刷印到布面上。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自古以来,齐国以桑蚕女红闻名。在织物上印花的始祖是“画缋”,据孔子选编古文献《尚书·皋陶谟》记载:“帝曰:育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女明。”彩印花布历代相传,至明清民国时期尤为繁盛,文化大革命时受到冲击,只留下了很少的花版工具。

而今,人们浮躁的内心仿佛厌倦了机器大生产的千篇一律和冰冷,试图追寻一种独特又自在的心境,而怀旧的情愫就牵引着我们寻找记忆深处的味道和触觉,就像是奶奶的友谊雪花膏味道,藏在箱子深处的儿时衣裳的气息。彩印花布,岁月的沉淀赋予它一种温暖的情怀和浓浓的人情味道,默默地吸引着人们来读出它的故事。

布上的艺术

带着这种心境,笔者寻踪找到了山东民间传统彩印花布传承人张明建老师,再一次看到了儿时记忆中斑斓的彩印花布。以大红、翠绿、桃红、紫、黄等色套印的花布绚丽无比,又透出一股亲切的淳朴气息。“喜见蒙山浓染黛,欣看沂水淡拖蓝。”谈及彩印花布,张老师如数家珍:“山东民间传统彩印花布工艺制作流程十分繁复,对于手艺也有严格的要求,要经过镂刻花版、制作调配染料、手工套版刷印几大流程。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讲究和门道。”

镂刻花版是整个彩印花布制作中极其关键的的第一步:花版的走线、方向等影响整个彩印花布的图案纹样风格。传统制作方法是将四五张毛头纸裱糊在一起制成画版,俗称“打纸帮”,铺平后打草图、定稿。镂刻时版下垫蜡盘,不仅能保证线条圆润顺直,还能保护刀口免受划伤。过程中要求从艺者手部力量到位,胸有成竹地刻好每一段线。屏气凝神,紧握手中刻刀,刻制力度均匀,确保每一条线连续顺直,没有断开及接口,不起毛茬,一气呵成。花版材料为牛皮纸,直接使用防水性能不佳,也经不起多次刷印,因此镂刻花版完成后还需刷一种特质桐油。

张老师着重强调:“这种桐油是自己采集制作的,刷油时要先刷生桐油一遍,晾干后再刷两遍,这样前后刷了三遍生桐油之后,最后再刷一遍热油(熟桐油),晾干平整,待其完全干透后方可使用,至此刷油的步骤才算完成,这张花版才易贮藏,保型好。”刷过桐油的花版可一版多次刷印,防水性能也得到提升,大大延长了使用周期。

“所用的染料一般为植物染料。譬如黄色,是采集槐树叶子加以制作而成的,俗称‘槐黄,另外还有‘二红等色。而且染料要根据所绘制图案大小、色彩等进行调配,一次配够,以免刷印时出现染料不够,需要补色的情况。”张老师称。

将织物铺平,花版置于织物之上,保持图案平直居于织物正中或所需位置。一色一版,一次一次地刷印图案。完成后需固色,用的是张老师秘方熬制的红油,也叫做油胶,以达到固色易保存、防虫蛀的目的。

如此繁复的工艺制作流程,完成一幅完整作品需要多久呢?张老师向笔者展示了他正在创作的《万寿图》彩印花布作品,“这幅作品需要100多张花版,每张花版长2m、宽1.6m,刻一张要7天的时间,一坐下来就是一天,经常刻到半夜一两点,睡到四五点起来继续刻,光刻版就要耗费两年多的时间。”这方彩布,经过老艺人双手的如此雕琢,有了温度。

手掌的温度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从来都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张老师正在刻制《万寿图》的100多张花版每一张都有一个主题。如第49号“生母千岁”花版围绕长寿祈福包含两个故事。第一个是“郯子鹿皮,鹿乳孝亲”,春秋时郯子为给父母医眼疾,不怕猛兽,身披鹿皮混入鹿群中挤取鹿乳,被猎人发现后问他为何如此大胆,郯子说:“为了医好父母眼疾,让二老能在晚年长寿享福,再危险的事都不怕。”另一个故事是民间流传的俗语:“高粱(蜀黍)地里撂违刀,千岁千岁千千岁”。旧时收割高粱时,将砍倒的高粱放在地上,男女劳力用小违刀割下高粱穗子,这个割的动作称为“迁穗”,谐音“千岁”,老百姓用这句话来表达长命百岁的美好愿景。

除了这种大面积的彩印作品外,比较传统的是一米见方的“包袱皮儿”,图案集中在70cm的正方形中,从正方形中心点作为对称点,上下左右图案对称或仅是上下对称,二方或四方连续的图案排列有序,内容丰富节奏紧凑,配色大胆视觉强烈,内容大多以“连年有余”“多子多福”“凤穿牡丹”等为主题。

在《凤穿牡丹》这幅经典彩印花布作品中,四朵牡丹花围绕中心的一朵牡丹排列于四角,两只凤凰穿梭其中,边缘的缘饰图案也极其精美,裝饰元素有盘长纹、寿字纹等。盘长纹代表了绵延不断,民间由此引申出对家族兴旺、子孙延续、富贵吉祥、世代相传的美好祈愿。

这些脍炙人口的俗语、故事口口相传,每一幅彩印花布都蕴藏一个甚至十几个故事。斑斓又强烈的色彩,朴实又丰富的图案,热烈又直接的情感,全都汇聚在这方刻满岁月与故事的粗布上。

张明建是彩印花布第七代传承人,师祖曹姓,据说曾是宫里制作花布的师傅。但如今,他已经不知该把这门手艺传给谁了。传统手工艺向来都有“传内不传外”之说,当年张明建一行四人向师傅学习,只他一人学成,师傅便将女儿嫁给了他。而今他已将近70岁,凭着这份对彩印花布的执着每天刻版至凌晨,心中一直有着让这份老手艺能流传下去的执念。

他说:“我有三个孩子,却没有一个人完全学会这项手艺。我要把这些留下来,没有人来做这件事,只有我能做。”他十分担心彩印花布的现状和传承,他说这段话时脸上的那种悲凉无奈又充满使命感的表情令笔者动容,不禁令人想起电影《百鸟朝凤》中游天鸣也是这样一个角色,他的唢呐不知道该怎样吹下去了,张明建的彩印花布还能一直灿烂如花吗?这是现代经济发展背景下所有传统手工艺都要思考的问题。

如今彩印花布大多作为艺术品来欣赏,日常生活中鲜见它的踪影。这些斑斓多彩丰富热烈的花布被框在墙上,人们远远的驻足观看仿佛隔着银河,双手无法碰触到这项从古代穿越至今的古老手艺,被一同框起来的还有彩印花布的千千万万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斑斓绚丽的图案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简单朴实充满人情味的触感。

值得庆幸的是,彩印花布并没有被人们所遗忘。在山东农村地区,虽然它不再被用来制作被单被罩、桌围门挡,但仍然有人家在嫁娶喜事时使用彩印花布,作为包裹嫁妆和嫁到夫家生活用品的包袱皮,缤纷的彩印花布在结婚喜事上愈加增添了一份喜庆,可谓喜上加喜。

彩印花布的内在灵魂,它来源于民间,在传统生活中与人民大众的生活紧紧相连。山东民间彩印花布渗透到了当地人们生活的血液里,但是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走出故土的人们是否还会坚守这份情怀?

茫茫宇宙星河万千,与之相比人的一生稍纵即逝,我们极其幸运能看到世间的美好,听到彩印花布里蕴藏的故事和传说,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美好寓意。如果彩印花布被时代淘汰和遗忘,以后这些故事又由谁来讲给后世人听?

猜你喜欢

桐油印花布染料
浅谈蓝印花布发展特点及其发展对策
吴元新蓝印花布四代传承人的故事
为什么彩色照片时间久了会褪色?
桐油在土家医外治法中的应用概述
欢度佳节,芝加哥河又“绿”啦!
生漆中桐油的检测方法
染料、油和水
桐油制备壬二酸的工艺线路探究
防水剂对石灰偏高岭土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将申请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