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运重建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探讨

2017-02-28王稳

中外医疗 2016年34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冠心病

王稳

[摘要] 目的 探究血运重建介入治疗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 100例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1年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50.36%,观察组总有效率68.19%,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7.82%,观察组发生率13.82%,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活动耐量及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远期预后较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运重建;高龄老年;冠心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a)-0099-03

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管类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较难根治,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预后较差[1]。近几年,随着冠脉血运重建术的发展并逐渐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有学者提出血运重建治疗改善心绞痛和心功能明显,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2]。该文为探究高龄老年患者采用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在参考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方便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 100例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1 100例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患者年龄70~90岁,平均年龄(82.15±6.29)岁,其中男性患者550例,女性患者5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 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采用一般药物治疗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每组患者550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80.28±7.28)岁,男性患者225例,女性患者225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83.47±3.29)岁,男性患者225例,女性患者2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强化双重抗血小板(DAPT)、抗凝、调脂、扩冠治疗,严格控制血压及血糖,合理饮食控制等措施综合治疗,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低分子肝素治疗。具体方法: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13023635)100 mg,qd,饭后口服;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130083)75 mg,qd,饭后口服;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80241)10 mg,qn,饭后口服;低分子肝素钙(或低分子肝素钠)(国药准字H19990079)0.4~0.6 mL/次,皮下注射,q12 h(按kg体重不同使用不同剂量:体重<60 kg,0.4 mL皮下注射, q12 h;体重>60 kg,0.6 mL,皮下注射, q12 h),2次/d,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血运重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给予心肌再灌注,在溶栓后进行冠脉造影并进行瞎逛动脉血运重建PIC治疗,该研究中主要是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方法行血运重建治疗。

1.3 统计方法

采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血管不良事件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50.36%,观察组总有效率68.19%,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

治疗1年后调查走访两组患者的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预后不良事件153例,发生率27.82%;观察组有76例患者发生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3.82%,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机体内冠状动脉发生狭窄、硬化等病变后引发的心肌出现缺氧或缺血所导致的心脏疾病,也成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3]。冠心病的病理机制及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冠心病在发生冠状动脉发生狭窄、硬化等病变后引发的心肌出现缺氧或缺血。冠状动脉的病变主要从受累的动脉从内膜病变开始,在内膜内积聚了复合糖类和脂质,导致表现出现斑块,形成血栓,导致了纤维组织的增生和钙化[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行血运重建介入治疗通过心导管技术和支架建立疏通闭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管腔,改善心肌血流。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其冠状动脉血管及组织器官功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且存在多支血管病变现象,常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临床有研究指出,血运重建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4.75%,血运重建可从根本上改善高龄患者心肌血流情况,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5],这与该次课题研究成果相一致。该次课题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50.36%,观察组总有效率68.19%;治疗1年后对照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7.82%,观察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3.8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龄老年患者多伴随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进一步导致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复杂化,会出现有局灶性钙化、弥漫性狭窄和血管完全闭塞等,患者不发达侧肢循环和冠状动脉内血栓的数量明显高于普通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可进一步改善血流循环。患者的血管呈现慢性闭塞现象,有血管迂回和中度钙化现象,因此,完全性血运重建比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的治疗策略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临床效果[6]。在高龄患者接受完全血运重建后,患者的复发病变部位则为局限,有效提高远期预后效果[7]。然而,有学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部分高龄患者接受完全血运重建治疗后可出现有严重血管迂曲、中度钙化及慢性闭塞等,因此,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运重建的方式选择上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病、生命体征、病程等综合情况谨慎选择[8]。同时,有研究指出进行不完全血运重建并给予药物配合治疗,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因此选择恰当的血运重建方式是高龄老年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关键。

综上所述,血運重建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活动耐量及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远期预后较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靳志涛,刘宏斌,李彦平.血运重建程度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10-14.

[2] 罗太阳,刘小慧,董建增.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运重建后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3):348-352.

[3] 刘毅君,邓盛,熊荣生.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学,2014(9):1430-1434.

[4] 朱小刚,韩凌,陈立伟.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血运重建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3):1080-1083.

[5] 高云,孙涛,阴赪茜,等.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8-21.

[6] 刘晔.冠心病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2):13-14.

[7] 刘晶晶,张健,霍勇.冠心病介入治疗不完全血运重建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12):709-711.

[8] 马敬,郭建华,叶玮. 我国冠心病治疗两种血运重建方式术后中远期随访结果的Meta分析[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6(1):27-35.

(收稿日期:2016-09-06)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13例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