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在痔疮手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7-02-28沈冬妹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便秘中医护理痔疮

沈冬妹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痔疮手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便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把58例患者分为对照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便秘解除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便秘解除率为96.6%,对照组便秘解除率为75.9%,观察组便秘解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手术后便秘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便秘情况,使患者便秘情况得以解除,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护理; 痔疮; 手术; 便秘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084-02

痔疮在临床上较常见,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术后受饮食因素、疼痛因素、心理因素等影响,患者术后容易引发便秘,便秘已成为痔疮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便秘会加重患者疼痛,还会引发水肿、出血等,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1]。可见,预防患者术后便秘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探讨中医护理在痔疮手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便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便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把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男10例,女19例;年龄20~70岁,平均(45.5±2.8)岁;观察组男9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平均(44.8±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包括腹部按摩、穴位按压、耳穴贴压、提肛运动等,具体护理措施如下,腹部按摩: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使腹肌尽可能放松,将手掌置于患者脐部的上方,以拇指和外四指指腹对患者结肠处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各个方向按摩,直至按摩到患者左下腹,加大指腹压,力度以患者未产生疼痛感为标准,在患者便前以双手食指指腹按揉患者的迎香穴,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大肠的蠕动,促进患者排便[2]。穴位按压:患者便前,护理人员要以双手食指按压患者双侧的天枢穴,直至患者有明显的酸胀感。同时,还要应用食指、拇指以点按法按压患者的中脘穴、足三里穴和关元穴等,每次按压时间控制在5~10 min,可以促进患者的排便。耳穴贴压:根据辨证选穴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三焦、大肠、小肠和胃;实秘患者要增加神门、乙状结肠和肺;虚秘患者可以增加内分泌、脾、肾;于患者耳穴处清洁以后将耳穴磁珠贴在耳穴周围穴位,配合食指、拇指反复按压,按压直至患者有酸沉麻木感,每次按压时间控制在3 min,每日按压3次,在患者左耳和右耳交替按压。提肛运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学习提肛运动,包括夹腿提肛法和踮足提肛法、坐立提肛法,实际选择哪种提肛运动方法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决定。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把本次研究中便秘解除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排便顺畅、便质已转软,而且便秘在短期内没有再次复发;有效:患者3 d内排便,但是排便通畅性不佳,便质较软;无效:患者便秘未见缓解。便秘解除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

发放笔者所在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项目包括护理人员接待、医院环境、护理服务态度及技术操作等,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便秘解除率比较

观察组便秘解除率为96.6%,对照组便秘解除率为75.9%,观察组便秘解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15例,一般12例,不满意2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1%,对照组满意10例,一般11例,不满意8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痔疮手术以后患者大多排便困难,临床患者会表现出大便干结、秘结不通等情况,如果患者排便过于用力,还会使切口疼痛,甚至出血,患者排便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手术疗效与预后[4]。

痔疮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任何年龄段都会发生痔疮,而俗语中也说到“十人九痔”,痔疮发病十分普遍。痔疮发病时只发病于局部,却和人体气血、经络及阴阳等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体脏腑亏虚或气血不足时,会使脉络发生瘀阻,从而蕴生湿热,从而引起痔疮。同时,与饮食习惯、久站或久蹲、妊娠分娩、遗传等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上治疗痔疮有多种方法,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尤其是结合中医护理,用于痔疮手术后便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中医护理是按照辨证分型的方法通过熏洗或按摩穴位等方式起到良好效果。根据中医辨病、辨证和辨症,能取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中医护理在临床上操作简单,而且简单易学,具有适用广的特点,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预防发生便秘。中医护理是以预防为主,指导患者学习痔疮相关知识,养成良好习惯,拒绝不良嗜好,例如过度烟、酒等,加强身体锻炼,都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配合中医药的治疗,能有效预防便秘发生。痔疮治疗效果与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得当能预防发生便秘等多种并发症,也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症状,对痔疮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一定不要把痔疮当作小毛病,忽视临床便秘等症状,只将便秘归结于简单的上火,使痔疮手术效果受到影响。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便秘解除率为96.6%,对照组便秘解除率为75.9%,觀察组便秘解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往研究相符[5]。痔疮术后便秘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时增加中医护理,通过腹部按摩、穴位按压及耳穴贴压、提肛运动等护理措施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便秘解除率,效果理想。腹部按摩这种护理方式经济又简便,可以对患者肠蠕动直接刺激,而穴位按压则应用中医医学理论中的经络腧穴学,通过按摩的方式刺激患者特定穴位,使患者经络之气得以激发,起到通经活络,改善脏腑功能的目的。提肛运动能增强患者肛门扩约肌的功能,使肛周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促进肠蠕动,利于患者顺利排便[6-8]。而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痔疮术后便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在控制便秘同时,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总之,痔疮手术后便秘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同时,增加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便秘情况,使患者便秘情况得以解除,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子龙,张生彬.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认识及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7):147-149.

[2]庞家容,侯银兄.护理干预对痔疮患者术后便秘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2):4602-4603.

[3]杨芳华.肝胆手术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和护理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3):155-157.

[4]赵翠凤.混合痔术后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3,19(12):1907.

[5]吕艳冰,杨日高,李林,等.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模式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6):120-122.

[6]任胜林.马应龙痔疮膏配合提肛锻炼治疗痔疮28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125-126.

[7]党保玲,韦红英,刘叶兰.中医艾灸对术后便秘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5):199-200.

[8]张秀莉.围术期痔疮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99-101.

(收稿日期:2016-06-05)

猜你喜欢

便秘中医护理痔疮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痔疮会产生癌变吗
生大黄脐疗对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单足站立可防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