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陈姓始
——探访淮阳陈胡公墓

2017-02-28文_张

河南电力 2017年7期
关键词:淮阳陈姓陈氏

文_张 瑜

古陈姓始
——探访淮阳陈胡公墓

文_张 瑜

“陈姓起源于古陈淮阳,这是有史书记载的,现在每年都有来自海内外的陈姓宗亲来陈胡公墓焚香祭祖,以告慰先祖在天之灵。”电话那端的淮阳陈胡公研究总会秘书长陈卫东介绍道。

于是,6月20日,笔者驱车来到了淮阳城南3公里的陈氏寻根祭祖地——陈胡公墓。

还没到跟前,远远地便看到长长的甬道上立着相对巍峨的石牌坊,其上书写着镏金的“陈胡公陵园”字样,显得沉稳大气。

经过牌坊后,甬道的两侧被湖水环绕,岸边垂柳绿荫,非常静谧,往前抬头望去,陈胡公陵园孝仪门就在眼前,“热烈欢迎抚州宗亲荣归故里寻根谒祖”的条幅悬挂在殿前的门楣上。大殿面阔三间,歇山式,灰瓦砖墙,大殿上悬“祖德流芳”的匾额。

在门口的展柜里放着关于陈氏的一些史书。守墓的老先生递给我一本《陈氏资料通史》,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是陈姓起源:舜帝后裔,以国为姓,使用陈姓始祖——胡公满。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虞舜后人妫满于陈,封为陈侯,称胡公满,其后子孙以国为姓。

也就是说,陈姓出自妫姓。因为陈姓的祖先是舜的后代,在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让她们住在“妫”,舜的后代有的就以妫为姓。舜的第三十四代孙妫满,被周武王姬发封于陈,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有称胡公满。他的子孙,就有人以国名为姓,也就是姓陈。因此,陈胡公被认为是陈姓的始祖。

此外,北魏孝文帝时期,大约是公元496年,北鲜卑族的三字姓侯莫陈氏被改为单姓陈。唐代,丘兹王后裔白永贵入仕内地,改姓陈。这些,也都是陈姓的一些主要来源。陈姓自胡公满开始,均发源于河南,在唐代,曾两次南迁福建,并在南宋时期,开始进入广东一带,到明朝末年,闽人陈永华随郑成功入台,使得陈姓开始在台湾出现。陈姓的聚居地,主要在南方,郡望有江州、汝南、下邳、广陵、河南等。陈姓是当今中国的第五大姓,人口约5000万,在台湾排名第一。南方人口中陈姓占的比例较高,在闽、台地区更有“陈林半天下”之美称。

胡公妫满既是陈国的始君,也是陈姓的得姓始祖,是天下陈、田、胡、孙、袁等姓的一世先祖。

了解了陈姓由来之后,合上史书,笔者继续前行,抬头便看到一面书有“根”字的石雕墙。寻根问祖,追溯姓氏之源,应该是中华儿女传承华夏文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文化。寻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寻姓氏之根,寻血脉之根,其实也是在寻民族之根、文化之根。

早在65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宛丘(今淮阳)建都,他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画八卦、造干戈、饰武功,肇始了华夏文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使社会从群居无序的状态,形成一个个以姓氏为共同体的人群,华夏姓氏自此起源,进而发展成中华民族的一支支血脉,所以淮阳也是中华万姓的起源地。2004年,首届“姓氏文化节”在淮阳举办,使淮阳成为了海内外华夏子孙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的圣地。

石雕墙后面即为二殿,二殿为后楼,面阔五间,歇山式,高三层,笔者前往时正在修缮,但是门前的“泰国陈氏后裔祭拜祖先寻根谒祖”的条幅赫然醒目,这也反映了海内外陈氏宗亲前来祭祀的香火不断。

最后的建筑便是陈胡公墓了,《淮阳县志》中记载,陈胡公铁墓在城湖东南隅。陈胡公死时是墓而不坟的年代,但对于王侯和德高望重的文武重臣,可以在陵墓上建拜殿。因此,陈胡公墓墓室就建在水下,而地上部分建的拜殿也早已不复存在,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发现了西周的陶片和战国板瓦,证实了当年陈胡公墓和陈胡公拜殿的建筑情况。明朝进士王良臣在诗中写道:“巧铸铁棺藏水底,光留玉叶照人间。”据史书记载,胡公墓是用铁汁烧铸而成,又称陈胡公铁墓。而现在这座陵墓,则是新加坡著名企业家陈永和先生1995年捐资修建的,只是用像铁一样的灰褐色砖墙砌成了铁墓的颜色。这通巨大的墓碑,是中国当代书法家、胡公裔孙陈天然先生的篆书,两边的碑碣均是捐献碑。

这时,守墓的老先生给我讲起了一个关于陈姓的成语故事:铜镜经常充当男女爱情的信物和象征物,早在汉代,就有在铜镜上铸“长相思,毋相忘”的先例,“破镜重圆”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

南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位风流天子。虽然身为皇帝,却不理朝政,荒淫无度。陈叔宝有一个妹妹乐昌公主,才貌出众,嫁与太子宾客徐德言为妻。

眼见陈朝日益衰微,徐德言对妻子说:“以你的才华和容貌,亡国后必定会落在豪强的家里,你我有缘,定能重逢,但要有个信物作为凭证。”徐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自己留一半,另一半给妻子,说:“每年正月十五那天,你在集市上卖这半面镜子,如果我还活着,我会在那天去找你。”

陈朝亡国后,乐昌公主果然落入了隋朝大臣越公杨素家里。徐德言历经流离颠沛,终于回到了京城。

正月十五这天,他来到集市上,看到有人正在高价叫卖半面镜子,徐德言将那人领到住处,那人所卖的半面镜子与自己的半面镜子正好合在了一起,徐于是写了一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托卖镜之人带给公主。公主看到诗后,心中悲痛万分。

杨素知道了这件事,放手让公主和徐德言团聚,二人终于携手同行,白头偕老。

返程在陈胡公墓长长的甬道上,笔者思绪万千,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它不但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符号,更是一个家族发源、生息、繁衍的历史,又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是一个民族传递的血脉、生长的根系,也正是这样的历史,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史。

(作者单位:淮阳县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淮阳陈姓陈氏
陈氏太极拳:拳小,艺精
淮阳方言中的时间词汇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激活人大代表工作的淮阳实践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淮阳:在“进”的态势中谱写开局新篇章
陈氏清肺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疗效
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