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金洋:三十二载矢志不渝在资源循环产业的耕耘中一路高歌

2017-02-28

资源再生 2017年1期
关键词:酸蓄电池企业

本刊记者/郭 艳

湖北金洋:三十二载矢志不渝在资源循环产业的耕耘中一路高歌

Hubei Jinyang: cultivating in the recycling industry for thirty-two years

本刊记者/郭 艳

从空中俯瞰鄂、豫、川、陕交汇处,一个闪耀着现代都市风采的千年古镇—鄂西北山区的谷城县石花镇,正以前所未有的工业化进程而崛起于中国腹地。谷城,古为楚国,楚人崇凤,传说凤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浴火重生,循环不已,成为永生。而石花镇在鄂西北的版图中不仅以起与著名的道教名山——武当山而受到世界的关注,更在于近年来这里的经济发展一直在整个地区中都十分突出;如今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龙头企业—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其突出的业绩而为全行业所关注。

这是一个从“小不点”成长为循环经济巨人的真实故事。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企业家在循环经济产业这片沃土上深耕三十余载,用辛勤的汗水与前瞻的智慧在这个领域中培育出一个“金”字招牌的企业。这源于他的---

攻坚克难 目标高远

这位当家人叫李富元。1982年,他接手了一个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全部资产也只有几万元,当时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产品质量低,经营困难;而一路之隔的铅酸蓄电池厂却热火朝天,一派生机。

面对难以为继的局面,李富元经过深思熟虑做出转产决定,由生产电池转向提取再生铅。然而,从废旧铅酸蓄电池中提取再生铅合金,最大障碍是冶炼成本高,弄不好还会带来污染。李富元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知道要想长久发展,必须把基础打好。那就是坚持绿色发展、清洁生产和科技创新,否则即使企业在污染中生产出再好的产品也不能走远。他从当时仅有的报纸和杂志上细细寻找可以合作或引进的技术,把企业的根基深深扎在科学技术的沃土之中。艰辛的起步和探索给李富元带来三个启示,一是做企业要抓住科技,二是要规范科学管理,三是要培养自己的科研与管理团队。这些原则在后来的生产经营中成为金洋的始终不渝的理念。三十二年来,金洋在有色金属再生利用领域一路高歌走到了今天。

《资源再生》杂志主编翟昕回忆起三十年前与李富元董事长初次见面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国内贸易部科技教育司正在组织全国科研单位和有关企业开展“八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其中,“无污染再生铅技术”是当中的一个重点。此时,也正值年轻的李富元一路风尘来到了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国内贸易部物资再生利用研究所,就再生铅的熔炼工艺、烟尘处理和铅膏以及废酸液的处理与与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在开题的论证会上,李富元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冶炼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十分精彩而全面的阐述。在那次的讨论中,李富元儒雅而严谨的治学作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他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走访考察了各地的再生铅集中生产区,走访了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单位,与有色金属冶炼专家们成了莫逆之交。

李富元认识到,新的业态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与理念,企业管理者要一直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如今,金洋是专门从事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利用、废铝回收利用、铅基合金及铝合金研制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再生铅及铅基合金生产企业之一。

环保先行 清洁生产

为了使再生利用过程避免二次污染,李富元带领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再生铅冶炼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创的“无污染再生铅”技术,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并在全国重点企业进行推广。

金洋秉承“从废电池中来,到新电池中去”的信念,与蓄电池企业建立起新型的循环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

2016年1月7日,工信部公布了国家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名单,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新技术示范项目顺利入选。

走进金洋厂区,闻不到异味,看不到废水、废物,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全部循环利用,其中废水循环利用每年节水50万吨,废气中的热量变成蒸汽,用于生产和生活,年节煤3万多吨。这些成功的背后是金洋对“环保先行”不懈的追求。他们借鉴国外设备和治理经验,对现有设备和工艺改造升级,先后实施“预处理分选项目”、“密闭转窑冶炼项目”、 “废水循环水利用工程”等。现在,除了生产合金铅和再生铝合金之外,金洋还生产再生塑料、硫酸钠、橡胶颗粒类等产品,实现了废旧铅酸蓄电池全产业链的综合利用。在对废铅酸蓄电池处置利用中,他们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到整个过程竭力控制资源流失和污染排放,将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责任担当 回报社会

近年来,金洋共投入改造治理资金上亿元,用于污水、酸水的循环再利用以及对烟气和粉尘的治理。为什么金洋人这么舍得干外人看是“花冤枉钱”的事?这不得不提金洋自始至终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和消费国。金洋在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深知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们主动地担当与践行国家与民族的需要,将这些作为己任与使命来实施和追求。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副会长单位,他们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及准入机制的制定,提供有效数据,不遗余力为产业进步甘心奉献。

在谷城甚至襄阳市,金洋连年荣获“纳税贡献奖”;其在江西的子公司也被江西省国家税务局、江西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评定为纳税信用等级“A级纳税人”称号。

当地的堰河村是金洋的对口帮扶村,堰河村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景区、全省唯一挂牌的“绿色幸福村”、 “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殊荣,这些荣誉背后,有着金洋默默无闻的奉献。

李富元亲自捐资扶助多名家庭特困生,并带头捐资在公司建立爱心基金,专门用以资助贫困员工生活、医疗等。汶川、玉树等地大地震后,金洋迅速向灾区捐款。

“一个企业和企业家,如果没有社会责任,就不会走远”。李富元说。

诚信经营 内外兼得

在金洋的企业文化中始终不变的是:我们以诚信面对客户、面对供应商和社会,把客户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这体现出金洋人对待各方合作者的态度和准则。

连续数年,金洋多次荣获省委省政府“湖北文明诚信私营企业”称号。

在金融危机的2008年,面对金融市场和金属价格的双重压力,许多企业都处于收缩生产或裁员降低成本的低迷期时,金洋人在李富元的带领下已经悄然将企业的触手从再生铅延伸到再生铝。在别人迷茫时他格外清醒,大胆地运用相关的多元化战略,使金洋安然渡过危机。同时,金洋也没有因为外部压力而裁掉一个员工,反而将员工送出去参加培训或进修,这种眼光,非常人所有。

李富元认为,员工是企业的财富,是我们实现任何一个战略成功的保障,因此,对员工诚信更为重要。

科技创新 勇攀高峰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绝活,金洋也不例外。他们拥有数个业内第一。这些成就的取得不是突然与偶然的。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一直是金洋人不懈的追求。早在1995年金洋公司就研发成功了中国第一条无污染再生铅生产线,无污染再生铅湿法预处理工艺处理废铅蓄电池、膏泥湿法转化脱硫,短窑还原熔炼的无污染再生铅回收新工艺技术,改造中国传统的反射炉熔炼再生铅回收工艺技术,消除了二氧化硫的环境污染,降低了能耗。这在当时的国内首屈一指。

自主创新是金洋持续发展的动力。基于这样的信念,金洋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建立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研究中心,其中两项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废铅酸蓄电池低温连续熔炼技术研究;建立了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带动了企业在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行。金洋每年应用于研发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3-5%,这使金洋牢牢占据行业技术领先的高峰。

如今,金洋秉承“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的企业理念,用一颗清洁之心,坚持环保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9%,工业废水全部循环利用。金洋是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是“中国再生资源十强企业”;“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技术项目”是我国第一批再生有色金属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废铅酸蓄电池连续熔炼熔池工艺、装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国家级的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以人为本 众志成城

人才是企业实现不断创新与进步的智力保障。

如今的金洋员工在年轻化和专业化配置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本科生、研究生越来越多,金洋人越来越有归属感。带薪培训、参加外部高级研修班、MBA学习等,金洋的培训方式、常学机制越来越完善。

整洁明亮的餐厅,设施齐备的活动中心,员工宿舍里电视、空调、热水器样样俱全。金洋的工会与党委还常常组织员工开展文化生活,演讲比赛、运动会、文艺晚会等活动深入人心。在车间,金洋对员工的生产保护更加专业细致,员工配有钢化玻璃面罩头盔、防高温的手套、工作服和劳保鞋,工作结束后每天由企业统一清洗工作服去掉污染物等,这些从头到脚的点滴关怀让员工倍受体贴,使他们更加爱岗敬业。这儿,就是他们的家。金洋人享受着这三十年所带来的一切。

“企业对我们好,我们只有全力回报企业。”员工周峰微笑着说,眼中充满坚定。

当一个企业具备了一群有思想、有干劲儿的员工,整合了技术领域的合作资源,剩下的工作就是让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 “金洋是一家重视环保的世界企业,不仅关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更关注他们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是否绿色环保。” 全球最大汽车部件和座椅的独立供应商——美国江森自控采购总监张瑜表示,金洋是他们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和优秀供应商。

金洋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谋求企业发展壮大。利用意大利政府环保基金,与非营利性组织和机构协作,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平稳推进企业壮大;引进国外智力,与世界级企业深入合作,成为美国江森自控、美国艾诺斯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优秀供应商,扩大了企业的世界影响力。

金洋,是一个快乐成长、团结奋斗、体现价值并输运价值的地方。

模式打造 优化布局

早在2008年,金洋就被湖北省环保厅独家授权为武汉城市圈“1+8”城市废铅酸蓄电池收集网络承建单位,得到环保部的充分肯定。2011年金洋公司又投资4.7亿元,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开始了废铅酸蓄电池低温连续熔炼项目,形成年处理废铅酸蓄电池20万吨、年产铅及铅合金15万吨的生产能力。此后又先后投入1亿多元,用于新增和完善环保设备,建设了废气处理系统11套、废水循环处理系统6套,生产工序全部采用国际国内领先工艺及技术。在金洋,每年 “吞进”2500万只废旧蓄电池,“吐出”13万吨铅,相当于节约130万吨原生铅矿,真正实现了“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大循环。

金洋多年来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目前,已完成集约技术整体升级和资源优化整合,在湖北谷城和江西丰城建有两个再生铅生产基地、一个再生铝生产基地和鄂西北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形成年处理3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年产25万吨铅及铅合金、10万吨再生铝合金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骨干企业和谷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支点企业。独特的“金洋模式”赢得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赞誉。

走在金洋美丽干净的厂区,我们感受着金洋人热火朝天的干劲。在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的指引下,金洋人眼光长远、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依托,发展再生金属产业,优化延伸双向产业链,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领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转型升级 面向未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日益显现。国家已经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湖北省每年废钢铁、废铝、废铅、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数量巨大,已经形成了武汉襄阳十堰横贯东西、绵延千里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带,为谷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企业要想成为这一行业的先锋,不仅要有先进过硬的技术支撑,还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长远的发展战略。而金洋,已经做到了。

李富元和他的团队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把一个从事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的小企业发展成了拥有国内一流甚至世界领先工艺技术的环保综合利用的大型现代化企业,步入了资源再生利用的循环发展之路,成为业界翘楚。金洋希望能在“互联网+”的竞合时代,做担当社会责任的环保型企业和再生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的引领者,实现由传统企业向创新企业跨越,全力打造世界级绿色循环示范工厂,铸就百年企业,永续绿色发展梦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金洋,这个再生金属行业中稳健又后劲十足的企业犹如一只金凤凰,正在中国大地上展翅翱翔,迎着朝阳,不畏风雨,飞向心中神往的地方。金洋人,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广阔领域里,将继续追逐心中的理想,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让我们共同期待与见证。

猜你喜欢

酸蓄电池企业
铅酸蓄电池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评《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与职业卫生防护》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提高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的措施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聊聊蓄电池的那点事儿(四)—汽车铅酸蓄电池的检测
关于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修复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