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方治病利于行 扬帆远航铸辉煌

2017-02-27潘凌云

经济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信阳市问题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经济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阳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蓬勃发展的背后还隐藏诸多问题,文章从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生存环境入手,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五大问题,并明确提出社会、政府、合作社三方合力共建,朝四个方向努力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信阳市 农民专业合作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01-02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背景,坚持入社自愿、联合自由为前提,在充分发扬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信息资源技术互享互助,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为让信阳老区经济扬帆起航,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瞄准方向、明确定位,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

一、信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自从2009年河南省信阳市被批复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信阳市遍地开花,截至2013年6月,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528家,居全省第一位,入社农户总数达53.27万户,带动农户68.9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2%。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势产业,形成30多个主导特色产品。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资金互助合作、乡村旅游开发等各类型多领域特色产业经营服务纵横交错。合作社的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规模化逐渐加大,品牌化日趋形成。

二、信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社自身实力不足,带动作用小,缺乏吸引力。目前信阳市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靠乡邻之间的地缘、血缘、熟人圈的关系来维系合作社,规模还很小,辐射范围有限,多数合作社也就几户或十几户农户。缺乏“带领雁”,带动效应不强。另外,合作社的经营业务范围大多集中在农业的生产领域,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农产品附加值没得到深挖,总体经济效益不高,自身的服务功能没能充分发挥,对农户缺乏吸引力。

2.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民主管理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合作社正常运转和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但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由于合作社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多内部运作还很不规范。主要表现在:首先不少合作社成立动机不纯,为了享受国家的财政支持,导致很多空壳社、挂牌社的存在。其次,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大多流于形式。合作社要么没设立社员账户,要么形同虚设,社员没有知情权、决定权,真正能够按股分红、按交易量返现的合作社很少,导致社员与合作社没能形成“利益共同体”,社员对合作社的发展漠然处之。

3.合作社筹资渠道狭窄,做大做强受限。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结果,现阶段合作社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资金匮乏。有足够的资金才能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拓宽服务内容、创立品牌,争创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合作社的有限的原始储备、低速资本积累、严格的贷款限制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速度。

4.品牌意识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合作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注重产品品牌建设,以期提升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现阶段大多数合作社的品牌意识淡薄,无品牌或有品牌不维护不创新,结果要么产品销售不出去,要么优良产品价格很低,导致合作社后续发展缺乏动力。

5.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合作社发展质量不高。在调查中发现,信阳市农民合作社的领办人和合伙人多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大部分人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导致合作社的管理不能与市场顺利对接。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合作社的运行效率不高,是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三、促进信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1.培育合作文化,厚植合作社发展土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合作文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要求。老区农民由于受地域环境、历史传承、自身素质所限,整体合作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对此,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典型实例。通过合作思想的不断传输,唤醒合作意识,激活参与热情。其次,要善于发掘典型,树立榜样,加强示范效应。让农民亲自看到通过组建合作社带来的诸如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抵御风险,提高话语权等一系列实惠。最后强化农民的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农民作为合作社建设和发展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决定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因此,培育新型农民势在必行。一方面要通过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围绕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另一方面要培养农民的合作文化和合作意识,搭建一个平台,有效引领人民群众学习合作知识,使他们自觉树立合作共赢、共同致富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可以引导部分热衷于农村事业,扎根农村的一些种植经济类作物的农户及阅历丰富、思想开明的政治、經济精英加入到合作社事业发展中来,扩充队伍实力。

2.完善合作社自身建设,夯实合作社内生发展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要想向市场要效益,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拓宽生存发展空间,增强内在吸引力和凝聚力。第一,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调查中发现,信阳市发展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能很好的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进行特色生产。像浉河区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板栗专业合作社,固始县的养鸭专业合作社,平桥区的珍珠黑香瓜子等用好用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农”字做文章,打造浓郁的乡土特色产品,依托一村一品带动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促进区域产业化,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拓宽名优产品市场空间,夯实合作社发展的经济基础,为合作社的持续发展注入生命活力。第二,完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增强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鉴于目前大部分合作社在内部管理方面缺乏明晰的产权、规范的运作和民主的管理。可从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组织架构和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作为切入口;以强化内部管理,科学使用约束机制、不断探索并丰富激励机制。第三,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名片、是产品的高附加值保证,是农民增收法宝。首先,要增强农产品品牌意识,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注重品牌营销,促进品牌形象的提升。最后,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品牌价值。品牌的创建归根结底是技术的比拼。合作社要加大科技投入,坚持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并举、同时注重优化和推广,探索产品的深加工的路径,让产品附加值伴随档次不断攀升。第四,社社横向联合组建联合社,走规模化经营之道。针对我市合作社的发展规模较小,带动效应较弱的现状,通过成立联合社,可壮大合作社的成员规模和资本实力,进一步提高合作社组织化程度,实现资源融合,信息共享,取长补短,实现“大而强”的路径,壮大和提升该类农产品的产业。第五,“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纵向四结合,走深加工之路。让种植、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有机协作,建立利益联合机制,共尝产品增加值带来的甜头,最终共同发展,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3.优化外部环境,增强合作社外在发展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作社作为弱势群体的联合,要想站起得来,立得住,走得远,政府必须为其发展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助推其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正确定位,加强指导与服务,努力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做到在合适的时间用恰当的行为方式做正确的事情。第一,政府部门要积极宣传国家相关农业政策和合作社法律法规,合理安排好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并做好涉农资金项目的评审、追踪检查、效果评估和奖惩,从而提升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第二,要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的培训体系,使培训做到针对性和适用性。第三,加大财政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首先,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和项目服务力度,尝试设立扶持基金,用于开展技术培训、信息平台创建、市场营销网络开发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其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或扶贫项目的申请可适当放宽条件,让更多的合作社能够参与进来,从而增强自身实力。再次,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要用到实处,做到精准扶持,避免“撒胡椒粉”;充分发挥补贴、税收优惠的引导扶持作用,帮助合作社“爬坡过坎。”最后,政府还可通过立法手段保护合作金融事业,促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借助合作社这个平台,积极开展农户小额信贷和联户担保贷款,从而有效解决合作社的资金问题。第四,要不断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在调研过程中,深感农村由于信息匮乏、市场营销能力差,农民生产出来的优质农产品卖不上价钱,或因为跟风种植,产量与市场需求量不匹配,这种增产不增收现象让人很痛心。对此,政府可借助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如:积极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组建互联网推广推介平台等,让合作社的产品能够在更多的舞台上展现。

总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政府牢记扶持、服务的宗旨,做到“守位而不越位”、“放權而不无为”,对其内部事务少伸手,在创设良好环境方面“多施拳脚”。

4.重视人才培养,搭建人力资源保障平台。目前,信阳市合作社社员整体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经营管理缺乏,合作社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胜出,就必须拥有一支集生产、管理、经营于一身高精尖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尽快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划拨专项培训教育基金,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培训力度,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首先,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实施“引才留才”计划,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加入到合作社;另一方面就地培训转化。与当地的科技部门、高等院校合作,定期聘请专家学者授课,对合作社领头人定期开展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从而提升合作社社长经营管理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实现人才就地培训转化。其次,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是重中之重。为提高产品品质,过硬的技术是根本。一方面可成立专门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或与省内知名专家联合培训,进行科普宣传,加强社员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推广能力,拓宽社员视野;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员的技术培训,围绕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面对面、手把手地对成员进行技术指导,帮助社员提高技术水平,培育其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的创新开发能力。最后,加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鉴于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人才、技术双缺局面,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门提出建立合作社辅导员制,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促使合作社朝着规范、合规方向发展。为更好发挥辅导员作用,有必要加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合作社辅导员选聘和培训制度,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鼓励农经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合作社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到合作社兼职,通过政策导向吸引高校毕业生加入合作社。每年至少安排一期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力争与其岗位职责相对应,可把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等作为重点。其次,要建立合作社辅导员考核制度。把辅导员指导的合作社数量和质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接受辅导服务的合作社对辅导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信度采纳。最后,要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各级农经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辖区内的辅导员工作,为辅导员的工作排忧解难,建立辅导员奖励机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进行表扬、升职或加薪,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报道合作社辅导员的工作业绩,提升此群体的工作满意度和价值存在感。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的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630017);信阳市社科联2016年科研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6JJ048)]

参考文献:

[1] 韩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2] 傅晨.新一代合作社:合作社制度创新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2003

[3] 潘凌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5

[4] 张建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制约因素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

(作者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作者简介:潘凌云(1976—),女,河南省信阳人,管理学硕士,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从事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阳市问题
信阳市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信阳市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及应用
信阳市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