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小工程”奠基长效扶贫

2017-02-27陈荟竹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养殖

陈荟竹

广安市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和南充市南部县、蓬安县5地,是四川脱贫攻坚首批“摘帽”县。首批5个脱贫“摘帽”县的行动和作为,为我省余下的83个待退出的贫困县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标杆。

国定贫困县南部县地处秦巴山脉西南端干旱走廊、深丘地带,是川东北最为贫困的县之一。2016年底,南部县8519户27569人如期脱贫、66个贫困村成功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2.52%。追本溯源,破解南部脱贫奔康“收入从何而来”的则是一份“新年密码”。

让贫困户至少有一个短期增收门路

“南部县大力发展以小庭院、小养殖、小买卖、小作坊为核心的‘四小工程,让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有一个短期增收的门路,从最现实、最直接的地方入手解决‘增收难。”

碑院镇林坝村第一书记张浩说到“四小工程”就来劲,他指着林坝村规划整齐的田间地头和远处错落分布的农家小院说:“短平快的‘四小工程对我们林坝村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们林坝村有65户人家从事小养殖养土鸡。村里的养殖大户牵头成立林坝村大佛山鸡合作社,提供鸡苗,统一收购鸡蛋。分散的小养殖也降低了防疫风险,实现了低风险的短期迅速增收。”

林坝村四组的张定科也是“四小工程”受益者之一。帮扶责任人发现张定科很有生意头脑,建议他在农闲时候做点小买卖,比如花椒生意等。由于南部县不产花椒,张定科短短两月里赚了三千余元,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

2016年,南部县规划实施“四小工程”10339户,占贫困户总数的61%。其中,小庭院4713户、小养殖5500户、小作坊27户、小买卖99户。南部县扶贫移民局总工程师李承周说:“‘四小工程见效快,周期短,能让贫困户立刻看到成效,坚定脱贫信心,同时也提升了贫困户对我们的信任,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整合资源产业护航

依然是林坝村,早上九点,由在甘肃兰州经营肉食品冷冻批发的四组村民胡永红发起建立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养殖基地已经热闹起来。刚出栏的生猪正在装载上车,另一个养殖大棚里的肉牛已经出栏,留下两个工人清理大棚。据了解,这两名工人是林坝村的贫困户,在养殖基地打工每月能挣1500元。整个养殖基地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达12人。

张浩介绍道:“借助‘四小工程的小养殖打基础,村里引导胡永红返乡发展养殖基地。这样就把一家一户的小养殖小产业,由返乡创业的养殖大户带领整合,变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长效产业,共同抵抗养殖风险、市场风险,从而持续稳定增收脱贫。”

除了养殖业,林坝村还积极发展“两翼”支柱產业。耕地林地发展特色水果脆香甜柚,水田则充分利用肉牛养殖中的“废弃物”牛粪,变废为宝,作为有机肥发展生态紫米种植。这样,林坝村就形成了以养殖业为核心的科学立体种养系统,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更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后续发展有力。

传好接力棒 持续攻坚

“四小工程”目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它是否能承担起脱贫攻坚工作中持续发力这一要求?

李承周回答道:“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使贫困群众能够真正脱贫奔康。‘四小工程只是一个阶段,不是全部,更不是终点,我们始终追寻的是一个后继有力的长效扶贫机制。”

以大堰乡为例。在“四小工程”成功“奠基”之后,2016年7月,大堰乡纯阳山村引进四川省森肽集团公司,得到了贫困户的大力支持。27户贫困户全部入股加盟新成立的合作社,建立起了脱贫奔康(食用菌)农民产业园。

据了解,园区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金融+保险”模式,带动15户在家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户均入股5万元(县财政贴息)后,独立负责1个智能菇棚的生产,户均年获利10万元左右。对于12户举家外出或无劳动力的贫困户,按每户5万元(县财政贴息)入股,年保底分红7000元以上。

纯阳山村第一书记魏小杰还告诉记者:“整个产业园区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这既解决了眼前贫困户增收的难题,更解决了贫困户奔康的长远出路。”

长效扶贫,长久脱贫,永不返贫,不只是南部县,更是奋斗在脱贫攻坚战最前线所有人们的新年心声。

(责编:陈晖)endprint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养殖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攻坚脱贫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