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耳标佩戴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2-27刘海强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8期
关键词:耳标标的积极性

刘海强

(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郑州 450008)

关于耳标佩戴工作的几点思考

刘海强

(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郑州 450008)

1 耳标佩戴工作现状

一是监管严格,保证了耳标佩戴率。通过产地检疫时的查验、运输过程中公路检查站的监督检查、进入屠宰环节前的查证验物,使得耳标佩戴率得到极大提升。

二是一些养殖场户缺乏戴标积极性。但同时,有些养殖场户自己又购买“市场耳标”(又称“生产耳标”),用以区分、登记在养殖过程中的用料、用药信息,以及生产统计、利润计算、种畜追溯种源等。也有一些养殖场户主动佩戴全国统一的牲畜耳标,并利用耳标进行生产管理。

三是监管部门推动戴标工作主动性不够。出于一些原因,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对耳标佩戴工作的推动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一些不按规定戴标,甚至个别不戴标的行为主动出击不够。

2 原因分析

2.1 监管部门缺乏积极性的原因

一是耳标长期佩戴后,容易出现磨损、污损,影响耳标识读,增加工作难度。二是识读设备老旧,多数损坏,影响工作顺利开展。三是采集大量戴标信息后,这些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更谈不上反哺畜牧兽医监督监管工作,戴标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四是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分散了动物标识监管的精力、人力,戴标工作干得好没有相应政策激励,做得不好也没有相应的追责惩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2.2 养殖场户缺乏戴标积极性的原因

一是认为戴标会引起应激、感染、撕咬等现象,影响生产。二是掉标后耳标补戴及后续工作工作量大。三是企业认为戴标对自身生产管理并没有带来帮助。

2.3 耳标掉标原因

一是材料原因,聚乙烯比聚氨酯材料脆、硬,耳标锁孔缺乏弹性,戴标容易脱落也容易,如果减小锁孔,耳标又不易佩戴。二是部分生产工艺标准有待改善,如耳标颈过高,戴标后耳标主辅标面间距离大,容易摩擦发炎,也容易挂到外界物体。三是戴标部位不正确,运动中给牲畜戴标容易打偏,如果耳标太接近耳廓边缘,容易扯豁耳廓造成掉标。四是创口感染、同群撕咬等其他原因。

3 对于耳标佩戴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统一思想,加强引导

一是明确二维码耳标的不可替代性,统一思想。二是加强舆论引导,塑造良好氛围。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使社会上尤其是养殖场户树立自觉戴标的意识。三是对未佩戴耳标的现象加大打击力度。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知道耳标佩戴的规定,但还未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如果对未佩戴耳标的情况打击不力,很可能会使养殖企业偷懒耍滑、相互效仿,这些年努力争取到的局面也将功亏一篑。

3.2 融合“市场耳标”功能,满足生产需求

一是可以尝试扩大耳标标面尺寸。养殖场户买的市场耳标标面尺寸较大,可以用记号笔在上面标上编号,较远距离也可直观看见,以此区分、统计生产信息。二是针对养殖周期长、个体经济价值大的牲畜尝试推广电子耳标。现在电子耳标已经在部分奶牛场应用,因此推广起来难度不大,只需将全国统一的二维码雕刻到电子耳标上,同时理顺经费、补贴问题即可。政府管理与企业生产各取所需,这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长效机制的根本办法。

3.3 多措并举,解决掉标率偏高问题

一是调研确定更加合理的耳标生产技术标准。二是改善耳标生产材料,采用性能更佳的聚氨酯类原料。三是提高耳标佩戴操作水平,提高一线戴标人员实战动手能力。四是做好消毒防感染等创口处理措施。

3.4 更新完善识读设备,提高识读能力

现有的识读设备相当一部分不能正常工作,读取耳标信息距离、角度等受限,遇到污损情况分辨率不高,这些原因导致监管部门以及养殖企业的工作人员主动佩戴耳标、积极推动动物标识追溯工作的热情受挫。因此应当改善现有移动智能识读设备功能,开发手机端APP。

3.5提高数据利用率,加快信息融合共享

耳标佩戴后,将戴标信息与饲养、运输、屠宰各环节信息互联共享,可以提高日常监督监管的效率,也可以在暴发疫情时准确溯源,极大提升监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将耳标佩戴信息以大数据的形式反馈给养殖企业,为他们提供各地存栏、出栏数据,也可以为养殖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养殖企业对耳标佩戴工作的参与热情。□

猜你喜欢

耳标标的积极性
动物耳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藏羊佩戴不同材质和形状耳标的试验分析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红周刊绩优指数100只标的股一览
红周刊绩优指数100只标的股一览
红周刊绩优指数100只标的股一览
免疫耳标佩戴在防疫实践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