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新品种浙椒3号的选育

2017-02-27阮美颖王荣青周国治叶青静李志邈姚祝平万红建杨悦俭

中国蔬菜 2017年2期
关键词:风味辣椒浙江省

阮美颖 王荣青 周国治 叶青静 李志邈 姚祝平 万红建 杨悦俭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辣椒新品种浙椒3号的选育

阮美颖 王荣青 周国治 叶青静 李志邈 姚祝平 万红建 杨悦俭*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浙椒3号是以细羊角椒自交系09-139-1-01-22-4-30-31为母本,以牛角椒自交系08-007-91-03-0-12-212-1-31为父本育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果实深绿色,细羊角形,平均纵径18 cm,平均果肩宽2.0 cm,平均单果质量22.5 g,每667 m2产量达3 700 kg左右。耐高温,高抗TMV,抗疫病。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设施、露地或高山栽培,也可作越夏长季节栽培。

辣椒;浙椒3号;一代杂种

辣椒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蔬菜作物,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50万~160万hm2,鲜食辣椒类型品种种植面积50万hm2左右(耿三省 等,2015)。浙江省辣椒栽培面积约为0.7万hm2左右,以鲜食和加工为主(刘健,2006),其中微辣型鲜食辣椒占据主导地位。

浙江省20世纪80年代育成的著名杭椒品种鸡爪×吉林以及后来出现的一系列改良型鸡爪×吉林类型杭椒品种(如杭椒2号等),由于优良的风味品质成为浙江省的主栽品种(索桂川,2011)。然而,该类型的品种均存在耐高温能力弱、不抗病毒病和疫病等问题,产量不稳定,经常导致减产,在严重的年份和地区减产达到50%以上,影响了浙江省辣椒产业的发展(刘健,2006)。因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针对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合鲜食的微辣型、抗病和抗逆性强、产量高、风味品质优良的辣椒新品种现状,选育出了浙辣3号,以满足消费者和种植户等多方面的需求。

1 选育过程

母本09-139-1-01-22-4-30-31,是2007年秋季开始以从广州引进的早熟、抗病毒病、风味品质佳、编号为09-139 的细羊角椒为原始材料,经7代连续自交、单株选择,于2011年春季育成的自交系。主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早熟,坐果能力极强,叶色深绿;高抗病毒病,耐高温、低温能力强;果实纵径约18 cm,果肩宽约1.5 cm,单果质量约10 g;果实为细羊角形,果条笔直美观,果表色泽鲜亮,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火红色;微辣风味,果皮口感薄脆无渣。

父本08-007-91-03-0-12-212-1-31,是2007年秋季开始以从广州引进的编号为08-007的牛角椒为原始材料,以风味品质、园艺性状等为目标进行定向选择,经连续8代自交、单株选择而成的优良自交系。主要特征特性表现为:中熟,坐果能力强;果实纵径约15 cm,果肩宽约3 cm,单果质量约35 g;果实为牛角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微辣口味,果皮口感薄脆无渣,果肉厚,风味品质特佳。

从2010年开始进行杂交组合试配和配合力测定,同时继续亲本材料的自交提纯工作,至2011年春季共配制杂交组合200余份,经品种比较试验,以及抗病性和耐高温能力鉴定,组合09-139-1-01-22-4-30-31×08-007-91-03-0-12-212-1-31表现优良,2012~2013年进行两年区域试验,2013~2014年进行生产性示范推广,表现均较突出,定名为浙椒3号。截至2015年春季已在浙江省内累计推广113 hm2。

2 选育结果

2.1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1年秋季至2012年春季,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海宁杨渡试验基地的塑料大棚内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8 m2,畦宽1.5 m,双行种植,株距40 cm,行距75 cm,以目前类似品种中栽培面积较大的杭椒2号作为对照,肥水按当地常规管理。2011年秋季浙椒3号平均产量3 708.12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22.71%;2012年春季浙椒3号产量达3 894.52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24.05%。

2.1.2 区域试验 2012~2013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海宁杨渡基地、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头蓬基地、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进行春秋两季区域试验。春季栽培12月播种,秋季栽培7月播种。试验在标准塑料大棚内进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均为80 m2,双行种植,株距40 cm,行距75 cm,栽培管理按当地常规,以杭椒2号为对照。春季栽培,浙椒3号平均产量3 967.4 kg·(667 m2)-1,比对照杭椒2号增产23.7%。秋季栽培,浙椒3号平均产量3 666.0 kg·(667 m2)-1,比对照杭椒2号增产24.8%(表1)。

表1 浙椒3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 2013~2014年在海宁杨渡镇天明村、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临浦基地、杭州富阳春江街道中沙村进行生产试验。2013年12月16日播种,试验在单体塑料大棚内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均为160 m2,双行种植,株距40 cm,行距75 cm,以杭椒2号为对照。浙椒3号平均产量为4 007.4 kg·(667 m2)-1,比对照杭椒2号增产32.9%(表2)。

表2 浙椒3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2抗病性

2013年委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TMV、CMV和疫病室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表3),浙椒3号对TMV、CMV表现为高抗,对疫病表现为抗病。由于目前国内外很少有高抗CMV的辣椒资源,本试验结果存在病毒致病力退化的可能性,对CMV的抗性有待进一步鉴定验证。

表3 浙椒3号抗病性鉴定结果

2.3品质

2014年7月委托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对浙椒3号进行品质检测。浙椒3号VC含量为456 mg·kg-1,粗纤维含量1.7%,总氨基酸含量1.25%;对照杭椒2号VC含量576 mg·kg-1,粗纤维含量2.4%,总氨基酸含量1.10%。

3 品种特征特性

浙椒3号始花节位为第9节,属于中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健,叶色浓绿;株高98~106 cm,开展度80~95 cm,分枝性强,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为细羊角形,果条笔直美观,果表光泽度好,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纵径18 cm左右,果肩宽2.0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22.5 g左右,果实微辣风味。丰产性好,每667 m2产量3 700 kg左右。耐高温,高抗TMV,抗疫病。适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设施、露地或高山栽培,也可作越夏长季节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春季保护地和长季节栽培,宜在12月中下旬播种,翌年3月中下旬定植;秋季保护地栽培宜在7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定植;高山越夏栽培宜在3~4月播种。春季栽培,先播种于苗床,当幼苗有1片真叶时假植于36孔穴盘,苗龄控制在90 d(天)左右;夏季栽培可直播于72孔穴盘,苗龄控制在50~60 d(天);注意苗床的光照和通风,防止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发生。每667 m2定植密度宜在2 000株左右。移栽前生产田块每667 m2施有机肥1 000 kg、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下同)15 kg、钾肥20 kg、磷肥15 kg。进入采收期后,每采收2次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7 kg。防止田间积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治虫害为主,兼防病害。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蓟马等。根据病虫情报,尽量选择色板诱杀和生物农药,减少农药用量,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及时采收,一般开花后15~20 d(天)为嫩椒的最佳采收期。

耿三省,陈斌,张晓芬,杜和山.2015.我国辣椒品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及育种对策.中国蔬菜,(3):1-5.

刘健.2006.辣椒春季露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浙江农业科学,(1):11-12.

索桂川.2011.蔬菜主栽品种问卷调查结果——辣椒.中国蔬菜,(11):30-32.

A New Pepper F1Hybrid —‘Zhejiao No.3’

RUAN Mei-ying,WANG Rong-qing,ZHOU Guo-zhi,YE Qing-jing,LI Zhi-miao,YAO Zhu-ping,WAN Hong-jian,YANG Yue-jian*
(Institute of Vegetables,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310021,Zhejiang,China)

‘Zhejiao No.3’is a new pepper F1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fine claw pepper inbred line ‘09-139-1-01-22-4-30-31’as female parent and OX horn pepper inbred line‘08-007-91-03-0-12-212-1-31’as male parent.It is mid-early maturity.The fruit is deep green,fine claw shaped,18 cm in length and 2.0 cm in diameter.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about 22.5 g with productivity of about 55.5 t·hm-2.It is highly resistant to TMV and resistant to Phytophthora blight.It is suitable for open field,protected field and trans-summer long season cultivation in many places in China.

Pepper;‘Zhejiao No.3’;F1hybrid

阮美颖,女,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遗传育种工作,电话:0571-86404352,E-mail:957147364@qq.com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杨悦俭,男,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遗传育种工作,E-mail:younghz@163.com

2016-06-21;接受日期:2016-12-30

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1)

猜你喜欢

风味辣椒浙江省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初尝胆机风味 McGee(美极)HARMONY合并功放/LEGEND2.0音箱
辣椒也疯狂
《风味人间》:原生之味
山川依旧 风味不改
辣椒之争
拣辣椒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颇有新锐派英国声风味FYNE AUDIO F300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