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掖蔬菜“向西走出去”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2017-02-27张文斌华李文德王勤礼王鼎国张

中国蔬菜 2017年2期
关键词:阿拉木图张掖市中亚国家

张文斌华 军,2*李文德王勤礼王鼎国张 荣

(1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734000;2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张掖734000;3河西学院河西走廊设施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张掖734000)

张掖蔬菜“向西走出去”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张文斌1华 军1,2*李文德1王勤礼3王鼎国1张 荣1

(1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734000;2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张掖734000;3河西学院河西走廊设施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张掖734000)

中亚国家冬季蔬菜主要依靠进口,张掖蔬菜“向西走出去”具有区位、品牌、规模、政策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以及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需要考虑关税、汇率、政策和基地规模方面的不利因素。

2016年5月20~24日,笔者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进行商务考察,期间走访了阿拉木图市蔬菜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中餐厅和西餐厅,依据考察掌握的情况,结合中亚国家对蔬菜的需求及与中国的贸易情况,分析张掖市蔬菜“向西走出去”的竞争优势及不利因素,并就张掖市蔬菜如何“向西走出去”提出了对策措施。

1 中亚国家农产品需求及与中国贸易情况分析

1.1总体价格比较

由表1可看出,2016年5月24日,在调查的14种蔬菜中,阿拉木图蔬菜价格较张掖高的品种有8种,低的有5种,持平的有1种,均价(7.83元·kg-1)较张掖(4.38 元·kg-1)高出3.45元· kg-1。2016年12月12日,阿拉木图蔬菜价格较张掖高的品种有11种,低的仅有3种,均价(10.23元·kg-1)较张掖(4.21元·kg-1)高出6.02元· kg-1;2016年12月22日,阿拉木图蔬菜价格高于张掖的品种有10种,低的有3种,基本持平的有1种,均价(12.17元·kg-1)较张掖(5.01元·kg-1)高出7.16元·kg-1。根据3次调查和张掖市在阿拉木图直销点的企业反映,每年的5~10月阿拉木图气候温和,适宜蔬菜生长,蔬菜生产基本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进口量不大。11月以后,阿拉木图冬季蔬菜价格普遍较高,均价较张掖高出6.00元·kg-1以上,向阿拉木图出口蔬菜除洋葱、大葱、胡萝卜没有竞争优势外,其余品种均竞争优势明显。

此外,依据考察掌握的情况,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亚国家某些蔬菜自给能力低、市场缺口大,是进口番茄、马铃薯、彩椒等农产品的高峰期,也是张掖市向中亚国家出口冬季蔬菜的黄金时期;而每年5~10月,中亚国家蔬菜自给和周边供应能力较强,价格也较低,且中亚五国之间货运不收取关税,张掖农产品出口中亚市场缺乏竞争优势。

1.2从餐桌上看蔬菜品种需求

调查的4家中餐厅和4家西餐厅,以经营肉食和面食为主。从消费的蔬菜品种来看,几乎所有的中西餐厅对番茄和彩椒都有需求;其次,需求量从大到小的蔬菜依次为洋葱、马铃薯、番茄、黄瓜和茄子;其他蔬菜很少见到。

表1 阿拉木图与张掖蔬菜价格比较

1.3从批发市场看蔬菜市场需求

八扎果蔬批发市场是阿拉木图乃至中亚最大的果蔬批发市场,是中国出口及当地周边果蔬运往中亚及俄罗斯的中转站和集散中心,每天的蔬菜交易量为250.00 t,年交易量约为9.10万t,年交易量只有中国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的2.5%。

1.4中亚各国农产品需求情况

中亚五国总面积近400万km2,总人口约5 700万,均普遍重视粮食生产,水果和蔬菜成为中亚国家比较短缺的农产品。五国之中,只有乌兹别克斯坦能够为周边邻国和俄罗斯提供水果和蔬菜。哈萨克斯坦拥有耕地2 941万hm2(44 115万亩),是世界上人均占有耕地较多的国家之一(张雅茜 等,2015),有适于农业耕种的气候条件,在20世纪50年代就成为苏联著名的“粮仓”,也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果蔬供应基地。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十分落后,所需的水果和蔬菜40%以上依赖于国外进口,市场摊铺和商店柜台充满了来自从中国到厄瓜多尔等全球各地的水果和蔬菜。塔吉克斯坦属于北温带及亚寒带的山区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无霜期短,不适合蔬菜栽培,水果更是需要长期进口(阳军,2015)。吉尔吉斯斯坦的温室大棚总占地面积达2 000 hm2(30万亩),但到了冬季,能正常使用的仅为5%,国产蔬菜和水果的自给率只有12%(刘荣茂和何亚峰,2006)。土库曼斯坦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中亚国家,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其蔬菜种植面积仅占当地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2.24%。土库曼斯坦自2008年从中国有少量蔬菜进口,2009年中国蔬菜在土库曼斯坦的市场份额仅为1.41%。而近些年,由于中国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土库曼斯坦调整从中国进口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减少了部分农产品的进口。

1.5中国蔬菜出口中亚贸易情况

第一,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蔬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从总体上看,中国对中亚五国的蔬菜出口总额以年均18.2%的速率增加,但其占中国蔬菜出口世界总额的比重在1%以下;中国从中亚五国进口的蔬菜总额约占中国蔬菜全球进口总额的0.01%(刘芳 等,2011)。第二,中国蔬菜产品在中亚五国市场上竞争力差距较大。中国蔬菜在哈萨克斯坦市场占有率总体在25%以上,排名稳居第1位;在吉尔吉斯斯坦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排名也稳居第一位(曹守峰和马惠兰,2011);在土库曼斯坦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波动较大,但是排名逐步上升,2013年为第 2位;在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占有率总体在2%左右,排名不稳定,2013年居第8 位;在塔吉克斯坦市场占有率总体在10%以上,排名稳居第3 位。第三,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蔬菜品种较为集中,主要以鲜冷和深加工蔬菜为主(马慧兰和刘英杰,2011)。

1.6季节性需求情况

中亚各国农业管理粗放,温室很少,冬季蔬菜基本依赖于进口,但仅限番茄、彩椒、黄瓜、茄子、南瓜、马铃薯、洋葱、大蒜等少数品种。夏季蔬菜基本能够自给,依赖于进口的品种和数量很少。

2 张掖蔬菜“向西走出去”的有利条件分析

2.1区位优势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拥有“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在通道经济和战略走廊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属典型的绿洲农业区,处在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率先发展区和加快推进区。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张掖是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上的重要枢纽城市,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客运专线,连霍高速及国道312、227线,甘新公路,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立体交通框架已基本形成。

2.2品牌优势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张掖市从标准化种植和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等环节入手,认真把好基地选择、种植技术和生产过程全程检测三道关,不断提升蔬菜标准化水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高原夏菜标准园、设施蔬菜标准化小区93个,育苗中心16个,认证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蔬菜类产品86个,“三品一标”蔬菜面积达3.40万hm2(51.00万亩)。同时,按照“统一品牌、抱团发展”的理念,发起成立了“张掖市蔬菜产销协会”,统一注册了“金张掖夏菜”商标,采取“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四统一”模式,张掖市蔬菜产业进入品牌化发展阶段。

2.3规模优势

张掖市不断加强规划引导,使蔬菜生产布局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形成了以近郊乡镇、交通干道沿线乡镇、沿山冷凉乡镇为主的重点蔬菜乡镇集群,全市已建成万亩蔬菜乡27个,蔬菜播种面积达4.67万hm2(70.05万亩),其中高原夏菜3.67万hm2(55.05万亩),设施蔬菜1.00万hm2(15.00万亩)。呈现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露地生产“三种生产模式并举”,反季节蔬菜、高原夏菜、加工蔬菜“三大优势蔬菜齐抓”的特色产业开发新格局。

2.4基础优势

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甘肃省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抢抓“一带一路”政策机遇,鼓励企业加大对中西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目前全市共有18家企业在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备案登记拥有自营出口权。2015年张掖对俄罗斯、中亚等国家的出口额达到了362.00万美元,同比增长452倍,在全省名列前茅;2016年1~6月,在全省外贸出口总体下行的大背景下,张掖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实现自营出口总额9 196.00万元,虽然基数比较小,但是同比增长了24%。

2.5政策优势

2016年,张掖争取市财政农产品市场开拓对外贸易补助资金30万元,对8家农产品企业进行了额度不等的奖励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市场开拓和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张掖市政府向市农投公司投放“双创”资金4 000万元,对10多家企业采取直接借款、担保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进行了扶持。

3 张掖蔬菜“向西走出去”的不利因素分析

3.1关税

产品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口中亚需缴纳一定的关税,而且一年四季税额不变。以蔬菜为例,2016年缴纳关税额度为3.20元·kg-1,从张掖运到阿拉木图的运费为0.80元·kg-1,合计为4.00元·kg-1。若蔬菜收购价为2.00元·kg-1,则在阿拉木图批发价低于6.00元·kg-1就会亏本。

3.2汇率

蔬菜销售完毕后,结算采用坚戈兑换成美元,再用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的方式。若坚戈和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发生变化,就会有亏本的可能。

3.3政策

中亚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还不稳定,在当地投资建设发展农业有一定的风险;在当地雇佣劳动力虽然廉价,但劳动效率很低,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后即使加价工人也不会加班;而从国内向中亚输送劳动力的劳务签证费每人每年为2.8万元,劳务成本较高。

3.4基地规模

张掖市出口中亚的优势农产品主要为冬季蔬菜,主要品种为番茄、彩椒,其次为黄瓜和茄子等,但这些品种在张掖市的种植面积只有667 hm2(10 000亩)左右,不能满足出口需求,需求量最大的番茄和彩椒还需要从山东等地调入。

4 对策措施

充分发挥张掖农业资源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合作,推动张掖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全省向西开放战略实施中先行一步。

4.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便利条件

出台扶持农业“向西走出去”的政策措施,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发挥政府金融平台的担保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张掖的“双创”政策和资金,协调解决企业在农业“向西走出去”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动员支持更多的企业办理进出口自营权,壮大农产品出口企业团队;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把“金张掖”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品牌和规模做强、做大。

4.2成立行业商会组织引导企业“抱团发展”

农业企业“向西走出去”,涉及生产、运输、报关、清关、资金结算等诸多环节,靠少数企业单打独斗很难形成气候。成立张掖市农产品外贸商会,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协调、行业维权、对外协作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外贸企业间的联系协作,凝聚各方资源优势,为张掖市农业“向西走出去”提供有效服务。

4.3提高张掖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中西亚市场实际需求,积极调整优化蔬菜等农产品的种植结构,重点建设一批出口农产品特别是反季节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增强出口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同时,鼓励和扶持企业在中亚建立以日光温室蔬菜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就地销售。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制定出口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着力打造“金张掖北纬38度”等地域品牌,不断提升张掖农产品在中亚市场的产地认可度及产品知名度,抢占更多中西亚市场份额。

4.4围绕中亚各国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

每年11月至翌年4月是中亚国家对冬季番茄、马铃薯、洋葱等产品的需求高峰期,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蔬菜自给能力低,市场缺口大,这一阶段是张掖出口冬季蔬菜的黄金时机。而每年的5~10月,中亚国家蔬菜自给和周边供应能力较强且价格较低,张掖农产品出口中亚市场缺乏竞争优势。鉴于此,张掖市农业向西合作发展要立足中亚各国对优质农产品季节性和互补性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冬季应以“出口农产品走出去”为重点开展贸易合作,夏秋季应以“农业技术、服务走出去”为重点,合作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但由于哈萨克斯坦等国土地政策的特殊性,民众对外国人购置和长期租赁土地持抵触态度,由我方提供资金、技术、服务,对方提供土地的合作模式比较可行。从长远讲,要鼓励支持我方企业本着积极稳妥的态度投资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规避和化解风险。

4.5购买冷藏运输车解决农产品长途保鲜难题

张掖距霍尔果斯口岸2 100 km,农产品运输距离远,普通货车不利保鲜,开通货运专列收购工作量大、时间长,农产品容易变质。应通过财政贴息、农投公司担保、“双创”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购买冷藏运输车解决农产品长途运输保鲜难题。

曹守峰,马惠兰.2011.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蔬菜贸易问题.欧亚经济,(2):18-23.

刘芳,王琛,何忠伟.2011.中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7):91-98.

刘荣茂,何亚峰.2006.加快我国蔬菜出口产业发展的策略.浙江农业科学,(1):1-5.

马慧兰,刘英杰.2011.新疆与中亚国家蔬菜贸易特征及竞争性分析.农业经济问题,(9):77-80.

阳军.2015.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潜力的数理解析.欧亚经济,(1):88-103.

张雅茜,曹冲,宋玉兰.2015.中国蔬菜在中亚五国市场的竞争力研究.农业展望,(6):64-69.

张文斌,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及市场营销工作,E-mail:1783069548@qq.com

*通讯作者:华军,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E-mail:huajun_333@126.com

2016-10-13;接受日期:2017-01-09

甘肃省2014年农业技术推广及基地建设项目〔甘财农(2014)295号〕,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科技服务平台项目(144JTCG254-08),甘肃省2015年省级财政农牧渔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项目

猜你喜欢

阿拉木图张掖市中亚国家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的贸易变迁研究
张掖市第四中学
阿拉木图申冬奥“仍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