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性表达力的培养
——《有趣的象声词》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7-02-26江苏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真性习作想象

江苏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 顾 云

真性表达力的培养
——《有趣的象声词》教学实践与思考

江苏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 顾 云

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积累语言素材,同时还要花大力气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和思考,促进他们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提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帮助学生形成构思,让学生善于表达;引导学生聚焦重点,让学生具体表达,从而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激发兴趣 帮助构思 聚焦重点 真性表达

新课程改革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倡导“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个性化、真实性的表达,即真性表达。所谓真性表达,就是较少受到束缚地表达自己的所想以及所感。这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真,不说假话,就是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准确地再现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二是准,就是能准确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三是特,就是能个性化地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和感受,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和认知,表达出属于自己体验成果的内容。要让学生能够在习作中真性表达,我们教师就必须破除习作教学中多余的,不必要的限制,摆脱对学生真性表达的种种束缚,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学生的真性表达。

《有趣的象声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其目的是借助例文让学生懂得象声词的作用和用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奇妙声响,学习在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中用上几个象声词,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和敏锐的洞察力。本次习作指导课中,我在摸准学情的基础上,牢牢地把握住本次习作的特点和习作指导中的重难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作了精心的设计与组织,以谜语激趣导入——倾听声音——想象画面——描述故事——提供丰富素材为主线,促使学生品味声音,感悟生活,描述画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在自己的教育论著《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指出: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算将他们绑在教室里也无济于事。因此,习作教学首先应该关注的并不是方法的传授,而应该是兴趣的激发。本节课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象声词,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也能作用于学生的内在认知实践,让学生触手可及,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愿学。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针对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利用猜谜语的方法进行导入(弟兄两个,隔山而坐。任何声音,休想逃过。——耳朵)。这种方式顺应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有效地调整了学生的内在认知动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接着播放各种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竖起耳朵仔细听,学生既感到非常简单,又感到新鲜有趣。“我听到了小孩子的笑声”“我听到了小狗的叫声”“我听到了过年时放鞭炮的声音”“我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学生说出了生活中真实的声音,也理解了什么是象声词。然后让学生去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学生兴趣盎然,表达的欲望也相当强烈,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各种声音的兴趣,进而引发了他们对自己熟悉声音的关注,也为教师下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著名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运用动作、声音、色彩进行思维的。”教师要能够真正洞察学生内在认知的本质,多为学生拓展补充一些真实、可感的物体,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认知动力。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就直接为学生呈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为学生的认知与兴趣的激发提供了素材,真正为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帮助学生形成构思,让学生善于表达

真性表达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鼓励学生能够站在自己的视角,形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认知和他人的成果来替代每个学生的体验。因此,教师就应该大力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敢于发表不一样的声音。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四幅图可供参考,编者的目的并不是要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素材,而旨在给学生提供生动的素材,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唤起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生活的热情,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探求欲望和参与的积极性,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于是我根据学生富有想象的特点,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进入了象声词的世界。单个的象声词躺在纸上不见生命力,但当它站立起来进入学生的想象世界时,就“活”了起来。我播放了掌声、风雨声、呼噜声,让学生想象眼前出现的情景。有的学生说:“听到这掌声,我想起以前考试考了一百分,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难以忘记的掌声。”我适时评价:“这是你受表扬的经历。”有的学生说:“我听到这呼噜声,就想起爸爸睡觉时在打呼噜,这时一只蚊子飞来叮在爸爸的手臂上,爸爸一下子就把蚊子给打死了。”我及时评价:“这是人蚊大战。”……在学生的想象中,一个象声词就是一处场景,一个象声词就是一串故事……在无拘无束的畅想中,在兴高采烈地聊聊说说中,象声词充满了情趣,富有生机,吸引学生不由自主地来到了精彩纷呈的象声词世界。于是学生的习作题裁非常广泛,有“猫捉老鼠”“‘卡努’台风”“一场喜人的雷阵雨”“母鸡下蛋”“一场精彩的球赛”……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个性得到了张扬。这些耳熟能详的画面正是学生们真实情感的流露,丰富的心灵世界的外化。这也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倡的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理念。

在这一案例中,我给予了学生广阔而自由的认知世界,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宽松、民主的交流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认知过程中,不仅放飞了自己的心灵,更激活了自己的认知思维,为学生的真性表达奠定了基础。

三、引导学生聚焦重点,让学生具体表达

当下,学生习作中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只会泛泛而谈,而无法准确地考察素材的重点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善于从事件和现象中确定重点,夯实学生的内在特点,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这堂课的习作要求是通过叙述一件事或描写一个场景,用上几个象声词。本课让声音成为想象习作的依托,同时,学生的文学创作又丰富了对声音的认识。在处理本堂课的过程中,我采用“句——段——篇”这样一个程序来过渡,重点落在对段的指导。在指导片段的过程中,我先播放炒菜过程中的声音,让学生想象画面,接着播放炒菜的视频,然后教给他们方法——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感受,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按照先后顺序连贯地将炒菜的过程说具体。这样一来,学生便有了一定的方法和模式,原来的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了。学生兴致勃勃地描述着妈妈炒菜的经过,还恰当地用上象声词,教师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处加以适当指导,促使学生品味声音,感悟生活、描述场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像爬楼梯一样顺利地到达顶端,本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难点也突破了。随后,我还精心准备了“下水文”,并充分利用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剖析,发掘范文背后潜藏的写作“秘诀”,为学生下一步的作文实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了解、积累了大量的象声词,同时也创设适合的情境引领学生进行深入历练,明确了象声词的认知方法和运用范畴,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认知。

本堂课,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长期而系统的过程,也是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能指望学生一蹴而就,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多历练。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积累语言素材,同时还要花大力气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和思考,促进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真性习作想象
快乐的想象
建筑原真性探微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习作展示
真性,真孝,真才子——为丰坊辩
关于治疗近视眼答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