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学习力,需从数学教材的本源出发

2017-02-26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小学朱学玲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画图解决问题教材

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小学 朱学玲

发展学习力,需从数学教材的本源出发

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小学 朱学玲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学生核心数学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提升数学学习力的重要保障。本文认为要准确洞察意图,在灵活运用教材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尊重原始积累,在动态审视学生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高效实施教学,在发挥主导职能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服务。

洞察意图 原始积累 实施教学 发展学习力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更是学生的成长方式。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学习者学习力的持续发展,换言之,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最终诉求。所谓“学习力”,主要包含四个组成要素: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构成学习力的各要素、各层面是相互作用、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的,各要素的发展也必须相互协调。

儿童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与成人之间自然有着不同之处。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数学课堂教学的契机,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其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学生核心数学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提升数学学习力的重要保障。

一、准确洞察意图,在灵活运用教材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平台,更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材的编著有着自身的要求和独特规律,我们不能将所要教学的内容直接而生硬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教材的编者就是在尊重学生认知和心理规律的基础上,以契合学生接受特点的方式,使得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具条理性和层次感。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就在教学之前深入解读教材文本的编排方式,深入感知教材的设计意图,并充分关注学生原始性的认知体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独特的处理,从而设计出契合学生内在认知的教学版块。以四年级上册中的内容为例,有一道题:小明买3本笔记本共花去18元,那如果购买相同的笔记本5本,需要多少钱?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就将题目原封不动地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结果绝大部分学生在两分钟之内就算出了最终的结果,但几乎没有学生会想到运用列表的策略来解决题目中的问题。这又会让执教老师异常焦急:运用列表的方式可是教材中所规定的内容。于是,教师并不满意学生之前的解题方式,直接要求学生重新运用列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其实,认真审视就不难发现教材的真正用意是让学生借助这一问题感受列表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对于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可以通过播放录音的方式,第一次播放时,由于在聆听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记住相关条件和信息,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而第二次播放时,不少学生自主地用笔进行记录,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因为信息的遗漏而丧失了解决问题的契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列表的方式聆听题目,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在先后对比的过程中认识到列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尤其是对一些相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把握数学本质,理清彼此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真正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尊重原始积累,在动态审视学生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原始经验、认知特点以及能够抵达的程度,都应该是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考量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没有对学生的认真洞察,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就会成为一种空谈。而对学生的关注,我们决不能停留在机械生硬的层面中,而是要以动态发展的视角看待学生,才能真正为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发展奠基。

“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部分小学生而言,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多次。例如,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都是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对学生基本学情的考量需要以动态发展的视角展开,才能真正摸清学生在解决问题策略中的原始经验。

以教学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这一部分内容为例,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花圃呈长方形,花圃的长度为8米,如果将长度增加3米后,其面积也就增加了18平方厘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米?出示题目之后,教师认为这道题学生思考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引导学生以画图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方法的确能够帮助学生运用直观思维快速地解决问题,但整个过程学生始终都处于被动认知的状态,缺乏积极而自主化的构建意识,并没有能够真正认识到画图策略所形成的教学价值。如果之后再次出现需要画图来解决问题时,学生自然也难以想到运用画图的策略。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将“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意思”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引领学生明晰题目中“18平方米、8米、3米”几个数值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尝试运用画图的方式解决过问题,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以自主性的方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完成画图,从而让学生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整体性过程。学生自然就会发现原本搞不清、弄不明的数量关系变得更加清晰明了,画图的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也就真正镌刻在学生的意识中了。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的自身意识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教师就不能以自己固有的认知经验确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而是要在尊重学生认知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其学习力的发展提升奠定基础。

三、高效实施教学,在发挥主导职能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组织教学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核心板块,更是达成教学目标、展现教学策略的主要阵地。即使目标确定再精准、教学内容的研制再妥帖、教学策略的遴选再适宜,如果在课堂组织教学中没有能够得以落实,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而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价值和意义。那怎样才能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中,准确而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呢?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李师傅用18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菜地,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很快,不少学生就纷纷举手,有的学生是想到哪一种围法就直接说出来;有的学生连续说了两三种。很显然,这种毫无逻辑又略显凌乱的交流,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尤其是统计最终有多少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教师都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阐释,或者直接告知学生可以采用列举的方法得出最为准确的答案。也有部分教师让学生先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个还是有多种可能,从而引导学生在众多分散的答案中尝试摸出一定的规律。而一旦有自己没有想到的答案,教师则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反思:为什么这种情况自己就忽略了,导致这种遗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从而引领学生借助对比、聆听和细致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在完整列举的过程中形成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思维偏差,并没有强行扭转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节奏,而是充分发挥主导性的角色效能,将问题的关注点重新回归到学生的内在意识之中,组织学生在现有的认知中进行统计和罗列,对自己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正是在这种积极而有效的反思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思维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学生内在的反思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力的不断发展。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策略的相关内容很多学生已经有所了解,尤其是在生活体验中已经积累了相关的原始经验。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基本的学情,而要让学生在回顾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学习思路进行高低优劣的批判,让学生经历从解题到策略、从策略到思维的过程,从而真正提升学生数学的学习力。

[1]赵华.借研习单追问深思,促数学思维的发展[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5).

[2]柳双贵.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综合,2015(23).♪

猜你喜欢

画图解决问题教材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怎样画图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