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之我见

2017-02-26赵磊

中小学校长 2017年6期
关键词:最大化个体化变革

◎ 赵磊

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之我见

◎ 赵磊

实现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当今时代所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基础教育适应新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更是当前和未来基础教育变革中的趋势。“个体化教育”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前提,“个性化教育”是进行“个体化教育”的目的。在这一变革趋势中,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在班级规模化教育环境下,在借助教育信息化和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整合、配置学校、社会和家庭资源,给每位学生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教育,进而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最大化。

基础教育;个性化教育

基础教育怎样变革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基础教育变革的方向在哪里?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深入探讨,以期望在基础教育变革中寻找到一种内在的、客观的发展趋势,进而为今后基础教育的发展做有益探索。

一、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形成的历史背景

近代和现代的教育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深深打上了批量、规模生产商品的烙印。我国人口众多,有限的教育资源与被教育者数量严重失衡。这种教育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只灌输知识,而轻视能力;只重视规模,无视个体;强化了求同思维,强调统一性、标准性;扼杀了求异思维、创新思维。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统一的产品在标准生产线上生产,在标准模具中进行锻压、塑造。在这样的教育流水线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都是严重同质化的群体,他们往往缺乏当今时代所需要的独立意识、个性特质、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就是缺乏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根本无法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大批个性化创新人才。

当前以标准化生产、批量生产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衰退,以信息化为基础,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风起云涌,推动这一时代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尊重人的独特性、个体性,是尊重人的个性化发展。这样,尊重人的个性化就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所以,时代的发展呼唤教育模式的变革,需要有一个能满足当今时代人才个性化教育需求,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教育体系。

二、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具有的基本特征

当前基础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种变革的方向也正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纵观变化,我认为,这一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征:

1.科学规律、科技手段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应用到基础教育当中,并由此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

过去几十年中,科学界与人类学习相关的大量研究成果,并没有对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太大的影响,在缺乏更深入的科技成果支持与运用前提下,教育改革步履蹒跚,大同小异,无法实现实质性的大突破。随着人们对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今后,大量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将会不断地应用到基础教育当中。其应用成果之多,影响范围之广,推广速度之快,改变传统教育之大,都是以前所不能比拟的。它将深刻地影响或改变人类现有的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个性化的创新人才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必然是跨学科的,必然会在许多学科的科学理论中寻找答案。它既不是教育学、心理学所能单独研究清楚的问题,也不是脑科学独自能够阐明的科学命题。扩大视野,多学科、多层次地吸收当代科学研究成果,才能有所创新和有所突破。当然,基础教育能否实现革命性的变革,质的飞跃,主要取决于脑科学发展的进程。因为提高人的素质,归根到底就是提高以人脑为核心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和主动的运转水平。当前,如何准确地把握并运用当代与教育相关的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地开发学生的脑力资源,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实践与理论相接轨是摆在我国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2.传统教育教学的主体与要素将由于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而发生较大的、甚至颠覆性的改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便利,随着信息化门槛的降低,教育信息化将会使传统的教育教学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像教育教学场所和资源不再仅局限于教室、教材等有限的传统要素,它将会由狭义的室内空间拓展到校园、社区、教育基地等广义的户外环境;课堂也将会由于电子书包、电子课本、信息互动显示设备、翻转课堂、网络服务、云资源等要素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建设和应用而更加开放。课堂资源更加丰富,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教育生态系统。教学过程的主体也将由教师变为学生,教师将由教材的教授者变为个性化教育环境的组织者、个性化课程的开发者和个性化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将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变为合作学习的参与者、个性化学习的制订者和实施者。在班级规模化教学环境下实施差异化教学,支持个性化学习将会真正变为现实。所以,大量新型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和运用,将会把原来传统意义的教室、课堂、教材、教师、学生模糊化、外延化、个性化。

3.追求个体化教育,实现个性化教育最大化是时代赋予基础教育的使命

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正在由工业化经济下的规模化教育而逐渐转变为信息化经济下的个体化教育。追求个体化教育,进而实现个性化教育最大化是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大批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基础教育适应新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追求个体化教育,实现个性化教育最大化”是当前和未来基础教育变革中重要的趋势,而前两个趋势只是支持完成这一重要趋势的手段、前提和基础。在这一变革趋势中,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在班级规模化教育环境下,在借助教育信息化和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如何重新整合、配置学校、社会和家庭所有资源,倾全力给每位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差异化的个性化教育。也就是要创造条件,创设环境,全力以赴地追求最大化的差异化教育或最大程度地满足个体化教育,进而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最大化。“个体化教育”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前提,“个性化教育”是进行“个体化教育”的目的。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化,是熟视无睹地照样进行一体化教育教学,还是给每位学生提供差异化的个体化教育教学,时代发展的需要已经让我们的基础教育做出了正确选择。我们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如何顺应这一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如何应对这一历史变革带给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各种挑战。

三、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初显的具体例证

在近几年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基础教育这一发展趋势已初露端倪、逐渐显现,并正在由微观向宏观,由局部向全局发展之势。分析一下近几年影响较大的基础教育改革就不难发现,基础教育在教育方法、教学方式、学习过程、教学手段、学业评价机制等方面正在进行渐进式的或将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其变革的目的和方向却惊人的一致,即都是在为实现或满足个性化教育的最大化而努力。

1.“微课”在班级规模化教育环境下,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当前,美国的一部分学校和我国的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微课教学。学生借助微课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能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目标。微课资源的出现,使学生的个体化学习进程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进而为实现个性化教育最大化奠定了基础,这在个性化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翻转课堂”是在班级规模化教育环境下,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一种尝试

现在,国内外一些学校正在对“翻转课堂”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从表面上看,这一模式是对现有课堂教学结构和内容的变革,是由教到学的变革。但深入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变革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这一模式变革的核心,实质上就是把过去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讲授的内容前置到了课前,由学生选择性地自主学习完成。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可让每个学生根据个体情况,实现最大程度的个体化学习。前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主个体化,而个体化学习的目的又是为了师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个性化教育。所以,课前、课上和课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否保证实现最大程度的个体化学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是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

3.不断开发的网络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

当前,随着网络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开始进行深度融合。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使用何种信息技术,无论怎样与教育进行融合,其最终目的都是在现有教育教学环境下,为“实现个性化教育”提供可能和保障。所以,无论是云教育、微课、慕课、创客的出现,还是电子课本、派特终端的运用,无一不是为了推动个体化教育的进程,无一不是为了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最大化。只有认识到这一高度,我们才能找准教育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4.新的课程设置与开发,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从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到我国近几年在课程改革方面所进行的部署和要求来看,是在为学生提供完整系统学业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对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其中,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的重要性在于它给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开发上以充分的自主权,大量的、可充分自主选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机会。这些校本课程在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人文情怀和品德修养,提高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求异化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为每位学生未来都能够成为独特的、适应社会的、具有发展个性的“自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5.评价机制和考试制度正在向综合性评价和个性化考核方向发展,为个性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制度保障

当前基础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办法正在由年级、班级规模化的群体横向评价,向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自我纵向评价转变,将原来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推向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教育部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扩大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规定2015年起,自主招生将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这些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建立一个更有利于培养和选拔个性化人才的考试招生制度。

有专家指出“未来的中国教育应该形成以教育实施、教育评价、教育咨询为核心的教育生态闭环,评价就像指挥棒,对学习内容进行反馈及指导。而改革的实质是人才评价标准与人才选拔标准的改革,从过去对知识掌握方面的考查,变为既考查学生过去知识的积累,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未来学术发展潜能的综合评价模式”。

在当前各种教育变革中,我们要用智慧的、超前的、科学的办学理念指引自己,把握时代脉搏,超前预知基础教育发展趋势,遵循教育规律、办学规律,整合资源,提前布局,顺势而为。在变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从根本上研究和探索其内在规律,而不要被变革的形式和表象所牵制。无论是政府和学校,还是校长和老师,在班级规模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最大程度地满足个体化教育,进而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最大化,既是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一大机遇。能否真正实现个体化教育,进而实现个性化教育最大化,是衡量基础教育变革成败的重要指标。我们需要为此不懈努力。

(作者: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东昌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刘新丽]

G620

A

1673-9949(2017)06-0013-04

猜你喜欢

最大化个体化变革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变革开始了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