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规模化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分析

2017-02-25河北省新能源技术推广站王熙春

河北农机 2017年7期
关键词:流式沼渣沼液

河北省新能源技术推广站王熙春

河北省规模化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分析

河北省新能源技术推广站王熙春

1 引言

河北省农村沼气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从2003年开始,按照省政府部署,大力实施“百万农户沼气建设行动计划”,截至2015年底,全省发展户用沼气267.62万户,建成农村沼气物业服务网点6302处,年产沼气65640.88万立方米,各类沼气工程2922处,总池容51.3万立方米,年产沼气9888万立方米,沼气主要用于为农户供气或企业自用、发电等,沼渣、沼液用作有机肥,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

2 规模化沼气工程发展特点

总体看,全省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工程数量快速增加

2008年以前,全省养殖场规模化沼气工程仅有2处。2008以后,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每年新增30~60处。

2.2 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2008年以前,河北省的沼气工程技术工艺落后、配套设备简单、运行效率很低。近年来建设的工程,采用国内多种先进技术工艺、配套设备齐全,最大单体容积达5000立方米,部分工程实现了自动监控。

2.3 秸秆沼气工程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2008年,沧州青县建成我国第一座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随后河北省加大了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力度。目前,河北省的秸秆沼气工程发酵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对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4 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2015年农村沼气转型升级以来,我省争取生物天然气试点工程4处,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12处,争取中央资金数位居全国前四名。实现了由主要发展户用沼气向规模化沼气转变,由功能单一向功能多元化转变,由单个环节项目建设向全产业链一体化统筹推进转变。在集中供气、发电并网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正在不断探索有价值、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农村沼气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3 河北省规模化沼气工程的工艺类型

规模化沼气工程技术是一项以开发利用有机废弃物(如养殖场粪污等)为对象,以获取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为目的的农村能源工程技术。

3.1 主要类型

按照机械化程度、技术工艺路线以及配套设备情况等分为两种类型。

3.1.1 以地上厌氧发酵塔、储气柜为主体的沼气工程

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工艺复杂,配套设备齐全。主要构成系统:一般包括原料(废水)的收集系统、预处理系统、消化(厌氧)系统、出料的后处理系统和沼气净化、储存、利用系统。主要设备:钢制格栅、水力筛网片、污水提升泵、厌氧发酵塔、储气柜、脱硫塔、沼气凝水器、沼气流量计、管道、阀门及配件、消火栓及消防设备、电气设备、固液分离机等。厌氧发酵塔类型:分为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器(CSTR)、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USR)、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过滤器(AF)、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GSB)、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等多种类型。目前,我省以CSTR、USR型反应器居多。此类工程根据所要实现的目的不同,又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

(1)能源生态型。以用肥和用能为目的,是全国最典型的模式。畜禽粪便污水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后,沼气用作能源或发电,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用于种植业,没有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实现了零排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如果直接排放,仍然是严重的富营养化,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我省养殖场规模化沼气工程基本为能源生态型。

(2)能源环保。以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用能为目的。有机废水经过厌氧发酵后,再经过好氧处理(如曝气)、沉淀、过滤等,排放水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要求。该模式投资非常高,占地面积大,从农村能源行业看,实际应用较少,我省目前还没有此类工程。

3.1.2 地下塞流式沼气工程

50~100立方米地下塞流式沼气工程拱顶做储气室或配套建立储气柜,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增温保温、运行管理费用低等优点,通过地上配套建阳光板采暖温室,较好地解决了冬季受气温影响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无须更多动力费用,比较适合小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河北省已制订发布了地方标准《畜禽养殖厂用塞流式水压沼气池标准图集》。

3.2 主要工艺模式

我省规模化沼气工程主要采取完全混合式、塞流式、升流式三种工艺,现对常用工艺进行简要介绍并进行比较。

3.2.1 完全混合式工艺

先对各类畜禽粪便及其他有机物进行粉碎处理,调整进料TS浓度8~13%范围内,进入CSTR反应器,CSTR反应器采用上进料下出料方式,并带有机械搅拌,产气率视原料和温度不同在1.0~15.0之间。沼渣沼液COD浓度和TS浓度含量高,一般不经固液分离即可直接用于农田施肥,是典型的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工艺。采用CSTR工艺产生的沼气如进行热电联产(CHP),热能输出部分可满足大部分北方地区冬季的原料加热要求,不需外来能源加热。

3.2.2 塞流式工艺

消化器为长方形非完全混合式,原料从一端进入,呈活塞式推移状态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消化器内沼气的产生,呈现垂直的搅拌作用,而纵向搅拌作用甚微。在进料端呈现较强的水解酸化作用,甲烷的产生随着向出料方向的流动而增强。

由于该体系进料端缺乏接种物,所以要进行固体的回流。

3.2.3 升流式工艺

先对各类畜禽粪便及其他有机物进行预处理,除去大颗粒和粗纤维物质(进料TS浓度3~5%)后,进入USR反应器,USR反应器采用上流式污泥床原理,不使用机械搅拌,产气率视温度不同在0.4~1.2之间。沼渣沼液COD浓度含量很高,不适宜好氧处理达标排放,一般用于农电施肥进行生态化处理,是典型的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工艺。采用USR工艺产生的沼气如进行热电联产(CHP),热能输出部分可满足20℃左右温度条件下原料的升温要求,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自身热量无法满足运行要求,需要使用锅炉或其他能量进行加热。

经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几种工艺各有所长,升流式工艺作为国内较成熟的工艺,尤其适用于我省中部和南部养猪场粪污处理和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在北方地区冬季运行经济效益不佳;塞流式工艺适合各类中小型粪污处理沼气工程,有一定的应用空间;完全混合式工艺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效益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4 存在的问题

4.1 沼气工程盈利能力较差

沼肥市场还未成熟,沼渣、沼液以自产自用为主,尚未形成有机肥产、供、销产业链条,利用方式简单粗放,利用规模较小,综合效益不高。沼气以直接使用为主,没有进行高值转化,收益不高。总体来看,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链条不完整,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效益。

4.2 冬季运行能耗大

我省规模化沼气工程冬季大都采用烧锅炉为罐体增温,部分工程通过煤、油等常规能源实现增温,运行成本过高。

4.3 设备市场有待规范

目前规模化沼气工程主体发酵罐材质有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搪瓷拼装罐、利浦罐等,与其配套设备种类繁多,标准化程度低,部分为非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而且造价差异很大。

4.4 日常运行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沼气工程有一定技术含量,对管理人员的维护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有些沼气工程管理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再加上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得运行效果欠佳。

5 有关建议

河北省目前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河北省面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转型升级、京津冀协调发展、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等相比,发展速度明显滞后。针对这些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5.1 积极发展规模化沼气工程

紧紧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发展,上连养殖业,下促种植业,坚持因地制宜、发酵原料多元化、多种模式发展,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推广沼气、沼渣、沼液全产业链综合高效利用模式,提升综合效益。探索专业化沼气发展模式,鼓励通过向农户供气、养殖场自用、发电上网、提纯压缩等多种方式开展沼气多元化利用。支持建设沼肥储存、加工、浓缩、运输设施设备,拓展利用渠道,提高附加值。

5.2 试点示范以“沼气循环”为纽带的“1233”模式

一沼:优先利用一处沼气现有工程;双联:左联种植业、右联畜牧业;三改善:改善农牧业生产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三促进,促进沼肥开发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业园区建设,促进高端农产品生产,实现沼气、沼渣、沼液的全价值链开发与循环利用。

5.3 解决冬季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规模化沼气工程冬季避免采用常规能源进行增温,鼓励热电联产,收集发电机余热,辅助生物质压块或沼气燃烧,进行罐体增温。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地热或地源热泵增温,靠近焦化、炼钢等企业的,可以利用废水余热增温。

5.4 提高沼气工程管理水平

督促沼气工程业主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要求沼气站内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上墙,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每年组织沼气站工人技术和安全操作培训,重点讲解安全操作规程,特别强调“哪些操作是必须的,哪些事情是严禁的”,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杜绝事故隐患,确保运行安全。

猜你喜欢

流式沼渣沼液
微藻处理后的沼液对水稻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2种6色流式细胞术试剂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性能比较
湿垃圾沼渣对草本植物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干式厌氧消化沼渣管理的研究进展综述
流式大数据数据清洗系统设计与实现
沼渣在葡萄园施用肥效试验初报
沼渣沼液在韭菜上的使用技术
自调流式喷管型ICD的设计与数值验证
高比转速轴流式和斜流式泵喷水推进器推进特性分析
沼液喂猪有讲究